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817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所述主水管、水肥管并排设置,所述主水管、水肥管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出口上设置有电磁阀,两个相邻的第一三通管的同一侧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三三通管的进口,所述第三三通管的出口连接环管,所述环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上设置有隔离套,所述溢水管之间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电磁阀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控制器。本新型的灌溉系统,能够精确的为每一棵果树施加水分,提升水的灌溉效率,同时,可以根据果树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及时添加水肥,并且可以为个别果树单独施肥,达到精准种植的目的,提升水、水肥的利用效率。用效率。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苹果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苹果种植的面积也越来越大,相应的,苹果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0003]以往苹果种植,通常是采用散种的方式,将果树栽培在山林即可,这种种植方式成本低,但是往往产量会因为气候等原因,变化大,不稳定。
[0004]后来随着品种的改进,以及种植技术的加强,逐渐形成了矮砧密植的种植技术,矮砧密植提升了苹果的单位面积种植产量以及苹果的品质,但是相应的,其对果树的水肥管理也越加要求严格,专利申请号:201821444939.7,公开了一种苹果种植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采用收集雨水即喷施、滴灌的方式为苹果树进行水肥施加,但是其采用的滴灌,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虽然使用了雨水回收,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滴灌过多,造成水资源浪费,与使用回收水的初衷相悖,如果滴加过少,苹果树的根茎一般较深,不能够使果树吸收,达不到施加水肥的目的,并且其不能根据各个果树的实际情况施加水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能够精确施加水或水肥,提升灌溉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它包括主水管、水肥管、第一三通管、第三三通管、环管、溢水管、隔离套、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主水管、水肥管并排设置,所述主水管、水肥管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出口上设置有电磁阀,两个相邻的第一三通管的同一侧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三三通管的进口,所述第三三通管的出口连接环管,所述环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上设置有隔离套,所述溢水管之间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电磁阀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控制器。
[0008]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同侧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三三通管的两个进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的数量最少为三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与环管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0011]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上等间距的环形开设置有若干个溢水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套为海绵套。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新型的灌溉系统,能够精确的为每一棵果树施加水分,提升水的灌溉效率,同时,可以根据果树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及时添加水肥,并且可以为
个别果树单独施肥,达到精准种植的目的,提升水、水肥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溢水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主水管;2、水肥管;3、第一三通管;4、第三三通管;5、环管;6、溢水管;7、隔离套;8、湿度传感器;9、控制器;31、电磁阀;32、管道;61、溢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0019]如图所示: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它包括主水管1、水肥管2、第一三通管3、第三三通管4、环管5、溢水管6、隔离套7、湿度传感器8、控制器9。
[0020]主水管1、水肥管2并排设置,主水管1、水肥管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三通管3,第一三通管3的出口上设置有电磁阀31,两个第一三通管3的同一侧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三三通管4的进口,第三三通管4的出口连接环管5,环管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溢水管6,溢水管6上设置有隔离套7,溢水管6之间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8、电磁阀31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控制器9。
[0021]主水管1、水肥管2分别连接储水罐与水肥罐,为果树输送水和水肥。主水管1、水肥管2并排设置在果树之间,这样主水管1、水肥管2可以同时服务两侧的果树的水、肥的施加。主水管1、水肥管2上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一三通管3,该间距与果树的间距相同,这样根据两侧果树的数量来设置。
[0022]第一三通管3设置在主水管1、水肥管2上,主要用于控制水、水肥的输出,第一三通管3的两个出口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31,便于控制水、水肥的量,具体的,主水管1、水肥管2上的第一三通管3,同侧的第一三通管3的出口通过管道32连接第三三通管4的两个进口,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相应的电磁阀31的开启或关闭,为环管5输入水或水肥。
[0023]第三三通管4用于连接主水管1、水肥管2与环管5,便于根据需要为环管5中施加水或水肥。
[0024]环管5预先埋设在果树栽植的坑洞的中部,其中心栽植果树,在后续施加水、水肥时,能够使水肥及时达到果树的根部,保证水、肥的使用效率,另外,为了便于施加的均匀性,可以在环管5内均匀的设置若干个与之相通的溢水管6,一般最少为三个,如图所述,以四个为例,这样可以保证施加水分的均匀性,确保果树每个方向的根系都能够被水、肥吸收。
[0025]溢水管6设置在环管5内,其与环管5之间的夹角(环管与溢水管接触点的切线与环管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如果果树较粗壮,那么相应的坑洞大,使用的环管5的半径也相应的要长,溢水管6的设置数量也就越多,溢水管6与环管5之间的夹角也就可以相应的设置小一些,这样也可以确保根系的水分施加。溢水管6上等间距的环形开设置有若干个(最少为3个,如图2,以三个为例)溢水孔61,便于水分或者水肥从环管5红溢出。
[0026]隔离套7为海绵套,隔离套7套装在溢水管6上,这样,可以在溢水管6渗水时,避免溢水孔61被泥土堵塞。
[0027]湿度传感器8设置在溢水管6之间,用于监控土壤的湿度,当湿度传感器8监控的土层湿度小于设定阀值时,即可通过控制器9控制相应处的第一三通管3的出口上的电磁阀31开启,为果树施加水或水肥,达到精确施加的目的。
[0028]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能够接收湿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并控制各相应的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
[0029]本装置,在栽植果树时候,与果树一并设置于土层中,后期根据每棵树的实际生长状况,为对应的果树施水或者追加水肥,精准施加,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够根据每棵树的真实生长状况,分别施加,提升水、肥的使用效率。
[0030]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水管(1)、水肥管(2)、第一三通管(3)、第三三通管(4)、环管(5)、溢水管(6)、隔离套(7)、湿度传感器(8)、控制器(9),所述主水管(1)、水肥管(2)并排设置,所述主水管(1)、水肥管(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三通管(3),所述第一三通管(3)的出口上设置有电磁阀(31),两个相邻的第一三通管(3)的同一侧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三三通管(4)的进口,所述第三三通管(4)的出口连接环管(5),所述环管(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溢水管(6),所述溢水管(6)上设置有隔离套(7),所述溢水管(6)之间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所述湿度传感器(8)、电磁阀(31)通过数据线分别连接控制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春李佩俊黄文静赵娅飞柏家雄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林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