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801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包括留声机主体,所述留声机主体上设置有唱臂,所述唱臂一端设置有唱针,所述唱臂另一端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在唱臂一端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方设置有配重组件,所述留声机主体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内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设置有光发射器,所述弧形轨道上设置有检测件,所述留声机主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此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通过设置配重组件,在唱片播放过程中即唱臂由外圈走向内圈的过程中,能够在播放过程中对针压进行调节,减少在播放过程中出现跳针的可能,且同时能够减少唱针的磨损以及保证播放音质的良好。减少唱针的磨损以及保证播放音质的良好。减少唱针的磨损以及保证播放音质的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留声机
,具体为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留声机作为一种古典高档的音响设备,在很多艺术气息较为浓厚的聚会上被广泛使用,其声音存储在以声学方法在唱片平面上刻出的弧形刻槽内,传统的留声机包括唱盘、唱臂、喇叭、控制电路以及共振膜等,唱臂上设有唱针,在通过留声机播放音频时,将唱片放置在唱盘上,控制电路控制唱盘带动唱片旋转,再摆动唱臂使得唱针与唱片接触,当唱针沿着唱片上高低不平的弧形刻槽移动时,唱针针尖随着该弧形刻槽的波动而轻微地振动,振动信号传递到共振膜,再现声波压力,变成声音,再经喇叭放大播出。
[0003]在留声机播放时,唱针在外圈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比内圈长,且唱针在刻槽内是不断震动的,因此唱针在外圈时相对于内圈更容易发生跳针现象,因此,唱针在外圈时所需要的针压就需要大一些,又由于针压的设置对留声机播放的音质以及唱针的磨损有影响,因此,随着唱臂往内圈走,针压要慢慢较少,这样才能够在兼顾音质的同时减少跳针的可能性,但是现有的留声机的针压虽然事先可以调整,但是也无法做到在使用过程中动态的调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包括留声机主体,所述留声机主体上设置有唱臂,所述唱臂一端设置有唱针,所述唱臂另一端设置有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实时调节针压的调节件;
[0006]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在唱臂一端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方设置有配重组件,所述留声机主体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内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配重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上,所述承载组件上设置有光发射器,所述弧形轨道上设置有检测件,所述留声机主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所述光发射器与检测件能够判定承载组件跟随唱臂移动的位置,所述移动组件带动配重组件沿着弧形轨道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弧形轨道内壁的弧形齿条,所述弧形轨道内活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弧形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移动电机启动时带动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进而带动滑块在弧形轨道内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检测件包括设置在弧形轨道底部的多个光接收器,当光接收器接受到光发射器的光信号后,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组件带动配重组件移动至该光接收器处。
[0009]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设置在唱臂端部的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上设置有多个
立柱,所述光发射器设置在承载块上。
[0010]优选的,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滑块上的配重单元,所述配重单元与立柱一一对应,所述配重单元包括设置在滑块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丝杆外侧螺纹套设有活动块,所述导向杆贯穿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重块,所述重块底部开设有与立柱配合使用的插槽,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对重块进行夹持和放松的夹持件。
[0011]优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在活动块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内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弹性橡胶块,所述弹性橡胶块与竖槽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微型电推杆,所述微型电推杆端部设置有顶块,所述微型电推杆伸长时带动顶块插入竖槽内,进而所述顶块挤压夹持板使其夹紧重块。
[0012]优选的,所述立柱为螺旋状,且所述插槽内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螺旋立柱配合使用使重块在立柱上螺旋下降。
[0013]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设置在唱臂端部的插块,所述插块外侧插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盒体。
[0014]优选的,所述检测件为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块底部的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加水口,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滴管,所述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配重组件,在唱片播放过程中即唱臂由外圈走向内圈的过程中,能够在播放过程中对针压进行调节,减少在播放过程中出现跳针的可能,且同时能够减少唱针的磨损以及保证播放音质的良好。
[0018]2、本专利技术,检测件配合光发射器能够对承载组件的位置进行判定,进而通过移动组件带动配重组件进行移动,保证在播放过程中,配重组件能够准确的与承载组件配合,在唱臂由外圈走向内圈的过程中逐渐对其远离唱针端进行增重,进而根据杠杆原理使针压在播放过程中逐渐减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另一方位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承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弧形轨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重块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另一方位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7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留声机主体;2

调节件;3

承载组件;31

承载块;32

立柱; 33

固定块;34

插块;35

套筒;36

盒体;4

配重组件;41

水箱;42

加水口;43

滴管;5

移动组件;51


形齿条;52

滑块;53

安装板;54

移动电机;55

齿轮;6

检测件;61

光接收器;62

摄像头;7

配重单元;71

驱动电机;72

丝杆;73

导向杆;74

活动块;75

重块;76

插槽;8

夹持件;81
‑ꢀ
固定环;82

竖槽;83

夹持板;84

弹性橡胶块;85

侧板;86

微型电推杆; 87

顶块;9

唱臂;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包括留声机主体(1),所述留声机主体(1)上设置有唱臂(9),所述唱臂(9)一端设置有唱针(10),其特征在于:所述唱臂(9)另一端设置有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实时调节针压的调节件(2);所述调节件(2)包括设置在唱臂(9)一端的承载组件(3),所述承载组件(3)上方设置有配重组件(4),所述留声机主体(1)上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弧形轨道(12),所述弧形轨道(12)内设置有移动组件(5),所述配重组件(4)设置在移动组件(5)上,所述承载组件(3)上设置有光发射器(13),所述弧形轨道(12)上设置有检测件(6),所述留声机主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所述光发射器(13)与检测件(6)能够判定承载组件(3)跟随唱臂(9)移动的位置,所述移动组件(5)带动配重组件(4)沿着弧形轨道(12)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弧形轨道(12)内壁的弧形齿条(51),所述弧形轨道(12)内活动设置有滑块(52),所述滑块(52)上设置有安装板(53),所述安装板(53)上设置有移动电机(54),所述移动电机(54)输出端设置有与弧形齿条(51)啮合的齿轮(55),所述移动电机(54)启动时带动齿轮(55)与弧形齿条(51)啮合,进而带动滑块(52)在弧形轨道(12)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6)包括设置在弧形轨道(12)底部的多个光接收器(61),当光接收器(61)接受到光发射器(13)的光信号后,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组件(5)带动配重组件(4)移动至该光接收器(61)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3)包括设置在唱臂(9)端部的承载块(31),所述承载块(31)上设置有多个立柱(32),所述光发射器(13)设置在承载块(3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留声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4)包括多个设置在滑块(52)上的配重单元(7),所述配重单元(7)与立柱(32)一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女陈燕娜叶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