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98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驾驶人视觉通道和交通环境之间设置该装置,可以控制驾驶人的可视距离,间接模拟外界交通环境的能见度,为研究大雾、雨雪等低能见度交通环境下的驾驶行为提供便利的解决方案,降低科学实验的研究成本,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交通环境能见度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大雾、雨雪等天气条件下,道路能见度较低,严重阻碍了驾驶人获取有效视觉信息的通道,导致驾驶人无法准确判断周围车辆的距离以及有效地识别道路交通设施,从而在车速和车距选择上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增加了交通事故风险。研究表明,道路能见度越低,驾驶人对前车的速度变化越不敏感,对自身车辆加速和减速的有效控制能力也随之降低,由此更容易引起追尾相撞事件。
[0003]鉴于在低能见度环境下进行实车道路实验存在极大的风险,目前多数研究采用驾驶模拟器搭建大雾、雨雪等仿真环境。但此种方法需要购置驾驶模拟器和相应的仿真软件,过于复杂,投资较大,且所搭建的仿真环境存在不真实现象,得出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低能见度下的驾驶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及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1)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框架中设置有透视度可变组件,所述主体框架用于固定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透视度可变组件中的液晶片电连接并组成回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电压,通过控制加载在透视度可变组件的液晶片上的电流来控制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的透光度。
>[0007](2)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设置观察点与多个标记点;每个标记点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不同,在每个标记点处设置有标志物;
[0009]步骤2,对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进行校准;
[0010]令多位视力正常的校准人员在观察点处通过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观察标志物;校准人员闭合开关,通过调节可变电阻,使自己恰好看到某个标记点处标记物,记录此时可变电阻的电阻值以及观察点与该标记点之间的距离,观察点与该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可视距离;
[0011]计算得到在恰好看到某个标记点处标记物时的所有校准人员设定的电阻值的平均值,记录平均电阻值与可视距离的对应关系;
[0012]步骤3,根据可视距离的要求,按照平均电阻值与可视距离的对应关系调节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实现模拟交通环境的能见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驾驶人视觉通道和交通环境之间设置该装置,可以控制驾驶人的可视距离,间接模拟外界交通环境的能见度,为研究大雾、雨雪等低能见度交通环境下的驾驶行为提供便利的解决方案,降低科学实验的研究成本,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透视度可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电路与透视度可变组件的液晶片组成的回路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框架,101镜框,102镜腿;2透视度可变组件,201液晶片,202偏振膜;3开关;4可变电阻的阻值调节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参考图1和图2,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框架中设置有透视度可变组件,所述主体框架用于固定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透视度可变组件中的液晶片电连接并组成回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电压,通过控制加载在透视度可变组件的液晶片上的电流来控制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的透光度。
[0022]进一步的,参考图3,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包括液晶片,所述液晶片的一侧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偏光膜,所述液晶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偏光膜。
[0023]进一步的,参考图4,所述控制电路包含电源,电源正极与开关一端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稳压器的一端连接,稳压器的另一端与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可变电阻的一端、液晶片的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分别与可变电阻的另一端、液晶片的另一端连接。
[0024]控制电路断电时,光线可以自由通过;控制电路通电时,液晶片的通光量受控制电路的电流大小影响。
[0025]当控制电路接通后,液晶片内的液晶分子会产生感应电荷,并产生静电扭力,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旋转排列状态,进而改变通过光线的旋转幅度;水平方向的偏光膜只能通过水平方向的光线,竖直方向的偏光膜只能通过竖直方向的光线;液晶片结合两片偏光膜,即可起到控制光线通过量的效果,从而实现控制能见度。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为眼镜框架,包括镜框和镜腿;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设置在所述镜框中。
[002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眼镜框架内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和可变电阻的阻值调节片设置在镜腿上。
[002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为碳纤维材质。
[0029]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设置观察点与5个标记点;每个标记点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不同,分别为1号标记点10m、2号标记点20m、3号标记点30m、4号标记点40m、5号标记点50m,在每个标记点处设置有标志物;
[0031]步骤2,对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进行校准;
[0032]令多位视力正常的校准人员在观察点处通过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观察标志物;校准人员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可变电阻的阻值调节片调节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分别使自己恰好看到1~5号标记点处的标记物,记录此时可变电阻的电阻值以及观察点与该标记点之间的距离,观察点与该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可视距离;
[0033]分别计算得到在恰好看到1~5号标记点处的标记物时的所有校准人员设定的电阻值的平均值,记录平均电阻值与可视距离的对应关系;
[0034]步骤3,根据可视距离的要求,按照平均电阻值与可视距离的对应关系调节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实现模拟交通环境的能见度。
[0035]当需要能见度为20m时,闭合开关,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为步骤2中记录的可视距离为20m时的平均电阻值,此时通过装置看向外界的能见度即为20m。
[0036]虽然,本说明书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框架中设置有透视度可变组件,所述主体框架用于固定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透视度可变组件中的液晶片电连接并组成回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电压,通过控制加载在透视度可变组件的液晶片上的电流来控制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的透光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包括液晶片,所述液晶片的一侧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偏光膜,所述液晶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偏光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含电源,电源正极与开关一端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稳压器的一端连接,稳压器的另一端与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可变电阻的阻值调节片、液晶片的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分别与可变电阻的电阻的一端、液晶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包含电阻和阻值调节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交通环境能见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为眼镜框架,包括镜框和镜腿;所述透视度可变组件设置在所述镜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珠兰刘卓凡何俞超曾钰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