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96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包括电解液罐体、存储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罐、用于输送气体的送气管道及用于稀释气体并向外排放的主管道,主管道的出口处还设有喷射器用于喷出稀释气体,送气管道的一端连接于电解液罐体/储气罐,另一端连接在主管道的喷射器上并向内输送气体使两种气体混合稀释向外排出;通过增设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罐,使其与氢气相混合进行稀释排出,起到降低内部氢气浓度的效果,并使得当前空间内的氢气含量处于稀薄状态,有效的起到安全防护效果,并在电解液罐体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能够及时观测罐内的氢气压力情况,避免内部出现的氢气过多,并通过自动阀控制储气罐的气体流量,避免造成浪费的情况。避免造成浪费的情况。避免造成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液流电池
,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

技术介绍

[0002]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储能方式,受到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和重视,在使用时液流电池期间,会产生氢气,虽然数量微弱,但是在密封循环的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氢气堆积的量越来越多,不及时排出会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发生爆炸。
[0003]现有的做法是直接将所产生的氢气向外排放,使得电解液容器内的氢气含量降低,使其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但是长时间的排放氢气也会使当前空间内的氢气浓度增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包括电解液罐体、存储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罐、用于输送气体的送气管道及用于稀释气体并向外排放的主管道,主管道的出口处还设有喷射器用于喷出稀释气体,送气管道的一端连接于电解液罐体/储气罐,另一端连接在主管道的喷射器上并向内输送气体使两种气体混合稀释向外排出。
[0007]作为一种优选,送气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用于连接储气罐与主管道,第二管道用于连接电解液罐体与主管道,第一管道用于输送储气罐内的不可燃气体、第二管道用于输送电解液罐体内分解产生的氢气至主管道的喷射器内进行混合稀释排出。
[0008]作为一种优选,送气管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气体运送状态的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第一自动阀安装于第一管道上用于控制气体的运送状态,第二自动阀安装于第二管道上用于控制氢气的运送状态。
[0009]作为一种优选,第二管道还包括有主流道和支流道,支流道设置在主流道的一侧且不同时开启输送氢气气体,主流道上还设有呼吸阀用于控制开启/闭合主流道的送气状态,当主流道经呼吸阀正常输送氢气气体至喷射器时,支流道上的第二自动阀控制着支流道保持闭合状态。
[0010]作为一种优选,主流道上还设有阻火器用于保护主流道内的气体安全输送,防止主流道内出现内燃至电解液罐体处。
[0011]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有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电解液罐体上用于检测罐内所产生氢气的压力大小,当电解液罐体内的氢气压力过高时,压力检测装置将检
测到的压力变化数据传送至远程控制系统处,并自动开启主流道上的呼吸阀排气至主管道的喷射器内,再由远程控制系统自动开启第一管道上的第一自动阀运行驱使不可燃气体输送至主管道前端的喷射器内,使两种气体进行混合稀释向外排出。
[0012]作为一种优选,喷射器设置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制得文丘里喷射器用于压缩混合气体向外喷射;喷射器的一端连接于主管道用于接收经第一管道输送过来的气体,喷射器中端处连接于第二管道用于接收电解液罐体内所产生的氢气并混合稀释,由喷射器另一端喷射出稀释后的混合气体。
[0013]作为一种优选,储气罐内所存储的不可燃气体为氮气,在常温环境下稀释的气体为不可燃状态。
[0014]作为一种优选,储气罐内所存储的不可燃气体为惰性气体,所使用的惰性气体为氦气、氖气、氩气或氙气中的其中一种。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罐,使其与氢气相混合进行稀释排出,起到降低内部氢气浓度的效果,并使得当前空间内的氢气含量处于稀薄状态,不能达到可燃点,有效的起到安全防护效果,并在电解液罐体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能够及时观测罐内的氢气压力情况,避免内部出现的氢气过多,通过自动阀控制储气罐的气体流量,有效避免造成浪费情况,并根据罐内压力开启储气罐使气体与氢气混合排出,有效的降低电解液罐内的氢气压力,以及当前空间的氢气含量,增大了安全性能,使得液流电池能够长时间的运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识说明:
[0018]10、电解液罐体;20、储气罐;30、送气管道;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321、主流道;322、支流道;33、第一自动阀;34、第二自动阀;35、呼吸阀;36、阻火器;40、主管道;50、喷射器;60、压力检测装置6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包括电解液罐体10、存储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罐20、用于输送气体的送气管道30及用于稀释气体并向外排放的主管道40,还通过在主管道40的出口处设有喷射器50,通过喷射器50喷出稀释后的气体,降低电解液罐体10内的氢气含量,以及使当前空间内的氢气含量不能达到可燃点,有效的起到安装防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把送气管道30的一端连接在电解液罐体10或储气罐20上,且送气管道30包括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通过使第一管道31连接在储气罐20与主管道40,使得存储在储气罐20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管道31输送至主管道40内,并将第二管道32连接在电解液罐体10与主管道40之间,使得电解液罐体10内所产生的氢气气体能够经第二管道32输送到主管道40的喷射器50内。
[002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管道31用于输送储气罐20内的不可燃气体、第二管道32
用于输送电解液罐体10内所分解产生的氢气至主管道40的喷射器50内进行混合稀释,通过把两种不同的气体稀释混合,从而得到浓度低的不可燃混合气体,并通过主管道40的喷射器50向外排放,有效避免当前空间内的氢气浓度过高,降低安全隐患。
[0022]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在送气管道30上设有用于控制气体运送状态的第一自动阀33和第二自动阀34,将第一自动阀33安装在第一管道31上用于控制不可燃气体的运送状态,并将第二自动阀34安装在第二管道32上用于控制氢气的运送状态,且第二管道32还包括有主流道321和支流道322,通过将支流道322设置在主流道321的一侧,并且在主流道321上还设有呼吸阀35用于控制开启/闭合主流道321的送气状态,在实际使用中,当主流道321经呼吸阀35正常输送氢气气体至喷射器50时,支流道322上的第二自动阀34控制着支流道322使其保持闭合状态,使得氢气只能从主流道321流出,当电解液罐体10内的压力过大时,主流道321不能够及时输送排出氢气时,第二自动阀34即开启运行,使得氢气能够通过支流道322流入到喷射器50内进行混合。
[0023]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在主流道321上设有起到保护主流道321内的氢气气体安装输送的阻火器36,有效防止主流道321内出现内燃至电解液罐体10处的情况,降低安全隐患。
[0024]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压力检测装置60,通过将压力检测装置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液罐体(10)、存储不可燃气体的储气罐(20)、用于输送气体的送气管道(30)及用于稀释气体并向外排放的主管道(40),主管道(40)的出口处还设有喷射器(50)用于喷出稀释气体,送气管道(30)的一端连接于电解液罐体(10)/储气罐(20),另一端连接在主管道(40)的喷射器(50)上并向内输送气体使两种气体混合稀释向外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其特征在于:送气管道(30)包括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第一管道(31)用于连接储气罐(20)与主管道(40),第二管道(32)用于连接电解液罐体(10)与主管道(40),第一管道(31)用于输送储气罐(20)内的不可燃气体、第二管道(32)用于输送电解液罐体(10)内分解产生的氢气至主管道(40)的喷射器(50)内进行混合稀释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其特征在于:送气管道(30)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气体运送状态的第一自动阀(33)和第二自动阀(34),第一自动阀(33)安装于第一管道(31)上用于控制气体的运送状态,第二自动阀(34)安装于第二管道(32)上用于控制氢气的运送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氢气稀释排放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二管道(32)还包括有主流道(321)和支流道(322),支流道(322)设置在主流道(321)的一侧且不同时开启输送氢气气体,主流道(321)上还设有呼吸阀(35)用于控制开启/闭合主流道(321)的送气状态,当主流道(321)经呼吸阀(35)正常输送氢气气体至喷射器(50)时,支流道(322)上的第二自动阀(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啟敏陆桃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