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92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送出模块用于推动排出管道内腔的污泥送出,避免堵塞的情况出现,包括端部连接在主体模块上的导向组件、端部固定在导向组件上且与导向组件连通的送气组件、设置在送气组件一侧的分流嘴、安装在分流嘴上的进气管道以及连接分流嘴与送气组件的软管,导向组件包括一端与一侧的排出管道连接的第一管道以及一端与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排出管道连接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第一管道用于将污泥导入到第二管道中,第二管道用于使管道中的污泥与送气组件保持平行,该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具有防止堵塞以及实用性强的优点。有防止堵塞以及实用性强的优点。有防止堵塞以及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排泥机构
,具体为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污染处理装置,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主要目的是将生活污水和与之相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后达到回用水质要求,使废水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在水污染处理装置中,需要使用到排泥机构,用于将水污染处理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排出。
[0003]现有的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弊端:排泥装置将污泥通过排出管道进行排出时,由于管道较长,导致污泥的排出力度逐渐下降,使污泥容易在管道中堆积堵塞,影响排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包括:主体模块以及送出模块,所述送出模块包括端部连接在主体模块上的导向组件、端部固定在导向组件上且与导向组件连通的送气组件、设置在送气组件一侧的分流嘴、安装在分流嘴上的进气管道以及连接分流嘴与送气组件的软管。
[0006]优选的,所述主体模块包括排泥装置、一端连接排泥装置的排出管道以及安装在排出管道另一端上的排出管口。
[0007]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一端与一侧的排出管道连接的第一管道以及一端与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排出管道连接的第二管道。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0009]优选的,所述送气组件包括一端固定在第一管道外侧面上的连通管、安装在连通管另一个端部上的控制阀以及安装在连通管内壁上的止逆阀。
[0010]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与第二管道保持平行且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线上。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送出模块相互连接组成弯曲构型或者直线构型。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中,通过在排出管道上设置多个送出模块,利用第一管道以及与第一管道夹角呈120度设置的第二管道用作污泥通过管道,并在第一管道的外侧面上安装与第二管道平行设置的送气组件,使污泥在进入第一管道内向第二管道进行流动使,送气组件能够将高压气流送入到第二管道中,推动并挤压第二管道中的污泥向前移动,从而避免了污泥在排出管道中缺少前进作用力停下堵塞排出管道的情况发生,同时在排泥装置停止工作时,能够将排出管道中的污泥进行清空,避免污泥停留在管道内干燥凝固造成堵塞的情况发生,优选的保证了排泥装置中排出管道的通畅性,提升了排泥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4]2.本技术中,通过多个送出模块之间相互组合,可以形成弯曲构型以及直线
构型,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形状的排出管道随意进行组合,增加了送出模块以排出管道之间的适用性,提升了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弯曲构型剖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直线构型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送出模块剖视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00、主体模块;110、排泥装置;120、排出管道;130、排出管口;
[0020]200、送出模块;210、导向组件;211、第一管道;212、第二管道;220、送气组件;221、连通管;222、控制阀;223、止逆阀;230、分流嘴;240、进气管道;250、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

3,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包括:主体模块100以及送出模块200,主体模块100包括排泥装置110、一端连接排泥装置110的排出管道120以及安装在排出管道120另一端上的排出管口130,排泥装置110用于将水污染处理装置中的污泥进行排出,避免堆积在水污染处理装置内腔,排出管道120用于将排泥装置110排出的污泥进行输送,排出管口130用于将排出管道120内腔的污泥进行送出。
[0023]送出模块200用于推动排出管道120内腔的污泥送出,避免堵塞的情况出现,包括端部连接在主体模块100上的导向组件210、端部固定在导向组件210上且与导向组件210连通的送气组件220、设置在送气组件220一侧的分流嘴230、安装在分流嘴230上的进气管道240以及连接分流嘴230与送气组件220的软管250,导向组件210包括一端与一侧的排出管道120连接的第一管道211以及一端与第一管道211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排出管道120连接的第二管道212,第一管道211与第二管道21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第一管道211用于将污泥导入到第二管道212中,第二管道212用于使管道中的污泥与送气组件220保持平行,方便送气组件220对第二管道212中的污泥进行加压。
[0024]送气组件220包括一端固定在第一管道211外侧面上的连通管221、安装在连通管221另一个端部上的控制阀222以及安装在连通管221内壁上的止逆阀223,连通管221与第二管道212保持平行且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线上,用于将高压气体导入到第二管道212内,同时用于安装控制阀222以及止逆阀223,控制阀222用于控制连通管221的打开以及关闭,止逆阀223用于防止污泥倒灌,分流嘴230用于对气泵送入的气流进行分离,使其能够分别进入到每个送气组件220中,分离嘴通过软管250与送气组件220中的控制阀222进行连通,用于将高压气体送入到连通管221中,进气管道240用于通过管道与气泵进行连通,方便气泵将高压气体导入到分流嘴230中。
[0025]多个送出模块200相互连接组成弯曲构型或者直线构型,在弯曲构型中,第一管道
211的端部与相邻第二管道212的端部连接并保持平行,由于第一管道211与第二管道212之间存在倾斜度,因此多个送出模块200之间相互连接可以不同角度的弯曲,在直线构型中,第一管道211的端部与相邻第二管道212的端部相连接,但相邻的送出模块200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使污泥在经过送出模块200加压后,仍能够保持与原排出管道120平行的方向进行移动输送。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根据排出管道120实际形状选择安装直线构型或者弯曲构型,将进气管道240与气泵进行连接,当排出管道120中的污泥进入到第一管道211后,第一管道211将污泥导向第二管道212,此时打开控制阀222,气泵将高压空气通过分流嘴230以及软管250送入到连通管221内,对第二管道212内的污泥进行加压,从而推动并挤压第二管道212中的污泥向前进行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包括:主体模块(100)以及送出模块(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出模块(200)包括端部连接在主体模块(100)上的导向组件(210)、端部固定在导向组件(210)上且与导向组件(210)连通的送气组件(220)、设置在送气组件(220)一侧的分流嘴(230)、安装在分流嘴(230)上的进气管道(240)以及连接分流嘴(230)与送气组件(220)的软管(2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00)包括排泥装置(110)、一端连接排泥装置(110)的排出管道(120)以及安装在排出管道(120)另一端上的排出管口(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污染处理装置用排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210)包括一端与一侧的排出管道(120)连接的第一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俊刘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