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及组合线缆及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70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缆及组合线缆及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一水平设置具有若干导电片的电路板、及与所述导电片电性连接的组合线缆,所述组合线缆包括水平布置成一排的多组芯线,所述多组芯线包括第一芯线及第二芯线,所述第二芯线设置于外侧,所述第一芯线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信号线、包覆两根第一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在所述第二屏蔽层外的外被层,所述第一芯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的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一接地线仅设置一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组第一芯线和单组第二芯线的组合形成一排组合线缆,在满足高频要求的同时使组合线缆的宽度尺寸更小,进而使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尺寸也更小。组件的尺寸也更小。组件的尺寸也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及组合线缆及线缆连接器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线缆及组合线缆及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尺寸更小的线缆及组合线缆及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因现有高速连接器小型化发展的要求,要求焊盘的尺寸越来越小,进而对高速线缆的尺寸要求也愈加严格,而现有的高速线缆为双地线结构,尺寸越来越无法满足现有连接器结构轻薄、短小的要求。参考中国第CN111048239A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线缆,包括并排布置的多组电缆,所述电缆均为双地线结构。此种线缆宽度尺寸较大,不利于连接器小型化发展,无法满足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组合线缆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更小、成本更低、能满足高频要求的组合线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线缆,包括水平布置成一排的多组芯线,所述多组芯线包括第一芯线及第二芯线,所述第二芯线设置于外侧,所述第一芯线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信号线、包覆两根第一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在所述第二屏蔽层外的外被层,所述第一芯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的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一接地线仅设置一根。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地线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信号线一侧,并位于两根所述第一信号线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屏蔽层的外表面为铝箔材质,与已接地的所述第一接地线的一侧直接接触,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内表面为铝箔材质,与已接地的所述第一接地线的另一侧直接接触。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芯线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信号线、两根第二接地线、包覆在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和两根所述第二接地线外侧的屏蔽层及包覆在所述屏蔽层外的绝缘层,两根所述第二接地线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接地线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侧,另一根所述第二接地线设置于与其相对的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另一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芯线仅设置一组,位于所述多组芯线的外侧,与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一信号线相邻。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更小、电性性能稳定、能满足高频要求的线缆。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包括一对信号线、包覆一对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在所述第二屏
蔽层外的外被层,所述线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的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仅设置一根。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一对信号线及所述地线的中心线位于一直线上。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在满足高频要求的同时尺寸更小、成本更低,以满足产品结构轻薄短小的要求。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一水平设置具有若干导电片的电路板、及与所述导电片电性连接的组合线缆,所述组合线缆包括水平布置成一排的多组芯线,所述多组芯线包括第一芯线及第二芯线,所述第二芯线设置于外侧,所述第一芯线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信号线、包覆两根第一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在所述第二屏蔽层外的外被层,所述第一芯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的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一接地线仅设置一根。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芯线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信号线及两根第二接地线,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接地线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侧,另一根所述第二接地线设置于与其相对的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另一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水平设置成一排,并包括若干接地导电片与若干信号导电片,每两个所述信号导电片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导电片之间,所述第二芯线仅设置一组,并与所述第一芯线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相邻,所述第一接地线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信号线一侧,所述第二芯线的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接地线与所述一排导电片的一侧的所述接地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芯线的所述第一接地线和与其相对的所述一排导电片的另一侧的所述接地导电片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线缆及组合线缆及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多组第一芯线和单组第二芯线的组合形成一排组合线缆,在满足高频要求的同时使组合线缆的宽度尺寸更小,进而使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尺寸也更小,更能满足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第一组合线缆的剖视端视图。
[0020]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组合线缆中的一组第一芯线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3所示的第一组合线缆中的第二芯线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7是图6中方框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4]【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5]线缆连接器组件
ꢀꢀꢀꢀꢀ1ꢀꢀꢀꢀꢀꢀꢀꢀꢀꢀ
电路板
ꢀꢀꢀꢀꢀꢀꢀꢀꢀꢀꢀꢀ
11
[0026]组合线缆
ꢀꢀꢀꢀꢀꢀꢀꢀꢀꢀꢀ
12
ꢀꢀꢀꢀꢀꢀꢀꢀꢀ
第一组合线缆
ꢀꢀꢀꢀꢀꢀ
121
[0027]第二组合线缆
ꢀꢀꢀꢀꢀꢀꢀ
122
ꢀꢀꢀꢀꢀꢀꢀꢀ
导电片
ꢀꢀꢀꢀꢀꢀꢀꢀꢀꢀꢀꢀ
13
[0028]信号导电片
ꢀꢀꢀꢀꢀꢀꢀꢀꢀ
131
ꢀꢀꢀꢀꢀꢀꢀꢀ
接地导电片
ꢀꢀꢀꢀꢀꢀꢀꢀ
132
[0029]绝缘胶膜
ꢀꢀꢀꢀꢀꢀꢀꢀꢀꢀꢀ
133
ꢀꢀꢀꢀꢀꢀꢀꢀ
芯线
ꢀꢀꢀꢀꢀꢀꢀꢀꢀꢀꢀꢀꢀꢀ
20
[0030]第一芯线
ꢀꢀꢀꢀꢀꢀꢀꢀꢀꢀꢀ
21
ꢀꢀꢀꢀꢀꢀꢀꢀꢀ
第二芯线
ꢀꢀꢀꢀꢀꢀꢀꢀꢀꢀ
22
[0031]第一信号线
ꢀꢀꢀꢀꢀꢀꢀꢀꢀ
31
ꢀꢀꢀꢀꢀꢀꢀꢀꢀ
第一内导体
ꢀꢀꢀꢀꢀꢀꢀꢀ
311
[0032]第二内导体
ꢀꢀꢀꢀꢀꢀꢀꢀꢀ
321
ꢀꢀꢀꢀꢀꢀꢀꢀ
第一内绝缘层
ꢀꢀꢀꢀꢀꢀ
312
[0033]第二内绝缘层
ꢀꢀꢀꢀꢀꢀꢀ
322
ꢀꢀꢀꢀꢀꢀꢀꢀ
第二信号线
ꢀꢀꢀꢀꢀꢀꢀꢀ
32
[0034]第一屏蔽层
ꢀꢀꢀꢀꢀꢀꢀꢀꢀ
4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线缆,包括水平布置成一排的多组芯线,所述多组芯线包括第一芯线及第二芯线,所述第二芯线设置于外侧,所述第一芯线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信号线、包覆两根第一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在所述第二屏蔽层外的外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的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一接地线仅设置一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线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信号线一侧,并位于两根所述第一信号线中心线的延长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层的外表面为铝箔材质,与已接地的所述第一接地线的一侧直接接触,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内表面为铝箔材质,与已接地的所述第一接地线的另一侧直接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线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信号线、两根第二接地线、包覆在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和两根所述第二接地线外侧的屏蔽层及包覆在所述屏蔽层外的绝缘层,两根所述第二接地线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接地线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侧,另一根所述第二接地线设置于与其相对的两根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另一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线仅设置一组,位于所述多组芯线的外侧,与所述第一芯线的第一信号线相邻。6.一种线缆,包括一对信号线、包覆一对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外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在所述第二屏蔽层外的外被层,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伟朱正荣陈钧徐扬尊
申请(专利权)人: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