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30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包括操作部,操作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活检孔道座,还包括插接固定于活检孔道座孔洞内的连接座,连接座上活动插接有一次性袋件,一次性袋件上设置有引导环,连接座与引导环平行分布,而待穿入活检孔道座内的附件由引导环穿入再通过连接座进入活检孔道座内。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活检孔道座溢流的液体被弹性波形收折管阻挡经过引流槽流入一次性袋件盛接;而从活检孔道座抽拉出附件上的粘液进行过滤并引流至一次性袋件进行集中收集,从而避免附件管道上的粘液残留在医护人员的一次性手套上,也防止了溢流的液体污染气管镜、地面等问题发生。地面等问题发生。地面等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气管镜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各种附件以配合进行检查、手术,如气管钳、注入生理盐水等临床活动。在气管镜手持部上都会设置有通过软塞密封的活检孔道,而待穿入的附件则是通过活检孔道进入气管镜通道进行操作的。在操作过程中从活检孔道抽出的附件管道外壁会附带粘液,而根据临床手册的规定,在进行手术或检查时需要佩戴一次性手套,而粘滑的黏贴会粘在手套上影响正常的操作。
[0003]由此可见,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用于清理从活检孔道抽拉出的附件管道上的粘液,以及清理临床操作过程中由活检孔道溢流出的液体。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活检孔道座,还包括插接固定于所述活检孔道座孔洞内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活动插接有一次性袋件,所述一次性袋件上设置有引导环,所述连接座与引导环平行分布,而待穿入活检孔道座内的附件由所述引导环穿入再通过连接座进入活检孔道座内。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具体为PVC管,且榫入所述活检孔道座孔洞内一端的内壁。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一次性袋件包括骨架和一次性塑料袋,所述骨架根据功能可划分为榫接环和设置于所述榫接环侧边上的矩形框架,所述一次性塑料袋的袋口固定于所述矩形框架上,所述榫接环插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骨架具体为塑料制成。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引导环设置于所述一次性袋件上的矩形框架上、并与所述一次性袋件上的榫接环相对分布,所述引导环内壁设置有聚丙烯丝束环。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榫接环的顶部设置有弹性波形收折管,所述弹性波形收折管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环。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榫接环上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下游朝向一次性塑料袋,所述弹性波形收折管的侧壁开设有与引流槽相对应的通道。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一次性配件的形式装配在活检孔道座上,且安装方便快捷,保证了临床操作过程中卫生,并且活检孔道座溢流的液体由一次性袋件盛接,而从活检孔道座抽拉出附件上的粘液进行过滤并引流至一次性袋件也进行集中收集,从而避免附件管道上的粘液残留在医护人员的一次性手套上,也防止了溢流的液体污染气管镜、地面等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袋件和弹性波形收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波形收折管收折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活检孔道座;2、连接座;3、一次性袋件;31、骨架;311、榫接环;312、矩形框架;32、一次性塑料袋;4、引导环;41、聚丙烯丝束环;5、操作部;6、弹性波形收折管;7、固定环;8、引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2]如图1

5所示,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包括操作部5,操作部5的侧壁上设置有活检孔道座1,还包括插接固定于活检孔道座1孔洞内的连接座2,连接座2上活动插接有一次性袋件3,一次性袋件3上设置有引导环4,连接座2与引导环4平行分布,而待穿入活检孔道座1内的附件由引导环4穿入再通过连接座2进入活检孔道座1内。
[0023]具体的,连接座2和一次性袋件3均属于配件形式,通过连接座2将其插在操作部5上活检孔道座1孔内,以实现密封避免液体从连接触溢出。而一次性袋件3则安装在连接座2上,即可装配完成(图1所示状态)。进一步的,待穿入活检孔道座1孔内的附件先通过引导环4穿入再通过连接座2进入活检孔道座1内。简言之就是当将附件抽出的时候,会先经过引导环4再彻底脱离配件,因此附件上的粘液会在经过引导环4的过程中被过滤下来,随着堆积而流入一次性袋件3进行收集。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一次性配件的形式装配在活检孔道座1上,且安装方便快捷,保证了临床操作过程中卫生,并且活检孔道座1溢流的液体由一次性袋件3盛接,对从活检孔道座1抽拉出附件上的粘液进行过滤并引流至一次性袋件3进行集中收集,从而避免附件管道上的粘液残留在医护人员的一次性手套上,也防止了溢流的液体污染气管镜、地面等问题发生。
[0025]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提供的最优实施例,该一次性袋件3包括骨架31和一次性塑料袋32。进一步的,根据图2和图3可知,该骨架31根据功能可划分为榫接环311和设置于榫接环311侧边上的矩形框架312。而一次性塑料袋32的袋口通过矩形框架312被撑开,而榫接环311则插接于连接座2上,使得整个一次性塑料袋32保持水平状态。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的骨架31、连接座2均为PVC塑料制成。材料价格低廉,整个售价较低。
[0027]更为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引导环4对附件上的粘液的过滤性,在引导环4内壁设置
有聚丙烯丝束环41,而穿入引导环4内的附件管道会穿过聚丙烯丝束环41中心的孔洞内,因此在进行抽取的时候,聚丙烯丝束环41将附件管道的粘液进行过滤下来,形成堆积,然后在流入一次性塑料袋32内从而进行收集。
[0028]根据图2和图3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临床操作过程中,液体从活检孔道座1溢流而出,在其榫接环311的顶部设置了可以竖直收缩的弹性波形收折管6,而弹性波形收折管6的顶部通过固定环7进行封闭。在上述方案中,根据图2可知,该榫接环311上开设了引流槽8,而溢流的液体会经过引流槽8流至一次性塑料袋32内。而固定环7的作用则是为了防止液体喷涌产生飞溅。
[0029]再者,根据图2可知,弹性波形收折管6上半环形结构,而两端的大小与引流槽8相对应,其作用就是了方便附件插入活检孔道座1,避免其弯曲角度过大,影响正常的使用。
[0030]工作原理:将连接座2插入活检孔道座1内,然后再将一次性袋件3固定在连接座2,使其保持水平,然后再将弹性波形收折管6拉伸展开。当将附件抽出的时候,会先经过引导环4再彻底脱离配件,在穿入引导环4内的附件管道会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包括操作部(5),所述操作部(5)的侧壁上设置有活检孔道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固定于所述活检孔道座(1)孔洞内的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上活动插接有一次性袋件(3),所述一次性袋件(3)上设置有引导环(4),所述连接座(2)与引导环(4)平行分布,而待穿入活检孔道座(1)内的附件由所述引导环(4)穿入再通过连接座(2)进入活检孔道座(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具体为PVC管,且榫入所述活检孔道座(1)孔洞内一端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镜附件管道防溢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袋件(3)包括骨架(31)和一次性塑料袋(32),所述骨架(31)根据功能可划分为榫接环(311)和设置于所述榫接环(311)侧边上的矩形框架(312),所述一次性塑料袋(32)的袋口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飞陈长山吴艳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