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桥的提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728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岸桥的提升系统,岸桥包括门腿结构和横梁结构;提升系统包括支腿结构、连接结构和第一提升结构;海侧横梁的两端和陆侧横梁的两端均连接一组连接结构;支腿结构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第一支腿的一端与海侧门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每根海侧门腿的顶部均匹配一根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的一端与陆侧门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每根陆侧门腿的顶部均匹配一根第二支腿;每根第一支腿的顶部和每根第二支腿的顶部均设有一组第一提升结构,每组第一提升结构均通过第一工作绳与对应的一组连接结构连接,适于将横梁结构提升至设定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结构,在横梁结构的提升过程中岸桥不易受钢绞线的损坏。梁结构的提升过程中岸桥不易受钢绞线的损坏。梁结构的提升过程中岸桥不易受钢绞线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岸桥的提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港口装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岸桥的提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岸桥,又称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在港口集装箱卸船码头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具有高度自动化的装卸和稳定高效的优势。随着海运的发展,集装箱运输船逐渐向大型化发展,特别是超巴拿马船型的出现,给港口的装卸效率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0003]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也逐渐向大型化和高效方向发展,目前,岸桥的运行速度,外伸距等均明显提高,但大型化的岸桥在组装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岸桥的主结构由门腿结构和横梁结构等组成,横梁结构包括陆侧横梁、海侧横梁、大梁及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梯形架、拉杆、机器房等)。现有的横梁结构的提升系统一般是利用滑轮组或液压机构通过钢绞线提升大梁,但是钢绞线直接与岸桥的门腿结构或横梁结构连接,对岸桥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岸桥在横梁结构的提升过程中容易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横梁结构的提升过程中岸桥不易受钢绞线的损坏的岸桥的提升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岸桥的提升系统,岸桥包括门腿结构和横梁结构;所述门腿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海侧门腿和两根陆侧门腿;横梁结构包括海侧横梁和陆侧横梁,所述海侧横梁的两端适于在设定高度分别与两根所述海侧门腿连接,所述陆侧横梁的两端在设定高度分别与两根所述陆侧门腿连接;提升系统包括支腿结构、连接结构和第一提升结构,所述海侧横梁的两端和所述陆侧横梁的两端均连接一组所述连接结构;支腿结构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海侧门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每根所述海侧门腿的顶部均匹配一根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的一端与所述陆侧门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每根所述陆侧门腿的顶部均匹配一根所述第二支腿;每根所述第一支腿的顶部和每根所述第二支腿的顶部均设有一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每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均通过第一工作绳与对应的一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适于将所述横梁结构提升至所述设定高度。
[0006]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第一支腿包括第一腿本体和第一吊耳,所述第一腿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海侧门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吊耳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腿本体朝向相邻的所述第二支腿的侧壁的顶端,对应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吊耳上;所述第二支腿包括第二腿本体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二腿本体的一端与所述陆侧门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吊耳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腿本体朝向相邻的所述第一支腿的侧壁的顶端,对应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二吊耳上。
[0007]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第一吊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提
升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吊耳的顶部,对应的所述第一工作绳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提升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吊耳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提升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二吊耳的顶部,对应的所述第一工作绳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提升结构连接。
[0008]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支腿结构还包括固定梁;所述第一支腿还包括第三吊耳,所述第三吊耳位于所述第一吊耳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错开;所述第二支腿还包括第四吊耳,所述第四吊耳位于所述第二吊耳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通孔相互错开;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吊耳和所述第四吊耳连接。
[0009]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第一支腿还包括第五吊耳,所述第五吊耳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腿本体上背向所述第一吊耳的侧壁上,所述第五吊耳适于通过安全绳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二支腿还包括第六吊耳,所述第六吊耳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腿本体上背向所述第二吊耳的侧壁上,所述第六吊耳适于通过安全绳与地面连接。
[0010]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第一支腿还包括第七吊耳,所述第七吊耳凸出设置在背向另一根所述第一支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支腿还包括第八吊耳,所述第八吊耳凸出设置在背向另一根所述第二支腿的侧壁上;所述提升系统还包括第二提升结构,所述第二提升结构连接在地面上,每两根所述海侧门腿的两侧以及每两根所述陆侧门腿的两侧均对应设有一组所述第二提升结构;每个所述第七吊耳均通过第二工作绳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提升结构连接;每个所述第八吊耳均通过第二工作绳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提升结构连接。
[0011]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第一支腿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接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腿本体的底端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海侧门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支腿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腿本体的底端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陆侧门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抱箍和连接端;抱箍套设在所述海侧横梁或所述陆侧横梁的端部的外周;连接端凸出设置在所述抱箍的侧部,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的下方,并通过所述第一工作绳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连接。
[0013]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抱箍焊接在所述海侧横梁或所述陆侧横梁的端部;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通孔或相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在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
[0014]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横梁结构还包括两根大梁,所述海侧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大梁垂直连接,所述陆侧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大梁垂直连接。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提供的岸桥的提升系统,包括连接结构和支腿结构,连接结构连接在海侧横梁和陆侧横梁的两端;提升系统设置在支腿结构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上,通过支腿结构将提升系统可拆卸地连接在海侧门腿和陆侧门腿的顶部,提升系统不与门腿结构直接连接,且第一工作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提升结构和连接结构连接,第一工作绳不与岸桥的门腿结构或横梁结构连接,在提升过程中不会对岸桥造成损坏。且第一提升结构均通
过第一工作绳与对应的连接结构连接,可在提升横梁结构的过程中保证第一工作绳的垂直定位,进一步提高岸桥的横梁结构的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岸桥的提升系统的主视图;
[0019]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岸桥的提升系统的左视图;
[0020]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岸桥的提升系统的俯视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支腿或第二支腿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0022]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岸桥的提升系统,所述岸桥包括门腿结构(10)和横梁结构(50),所述门腿结构(1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海侧门腿(11)和两根陆侧门腿(12);横梁结构(50)包括海侧横梁(51)和陆侧横梁(52),所述海侧横梁(51)的两端适于在设定高度分别与两根所述海侧门腿(11)连接;所述陆侧横梁(52)的两端适于在所述设定高度分别与两根所述陆侧门腿(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连接结构(40),所述海侧横梁(51)的两端和所述陆侧横梁(52)的两端均连接一组所述连接结构(40);支腿结构(60),包括第一支腿(61)和第二支腿(62),所述第一支腿(61)的一端与所述海侧门腿(11)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每根所述海侧门腿(11)的顶部均匹配一根所述第一支腿(61);所述第二支腿(62)的一端与所述陆侧门腿(12)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每根所述陆侧门腿(12)的顶部均匹配一根所述第二支腿(62);第一提升结构(71),每根所述第一支腿(61)的顶部和每根所述第二支腿(62)的顶部均设有一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71),每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71)均通过第一工作绳与对应的一组所述连接结构(40)连接,适于将所述横梁结构(50)提升至所述设定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61)包括第一腿本体(611)和第一吊耳(612),所述第一腿本体(611)的一端与所述海侧门腿(11)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吊耳(612)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腿本体(611)朝向相邻的所述第二支腿(62)的侧壁的顶端,对应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71)连接在所述第一吊耳(612)上;所述第二支腿(62)包括第二腿本体(621)和第二吊耳(622),所述第二腿本体(621)的一端与所述陆侧门腿(12)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吊耳(622)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腿本体(621)朝向相邻的所述第一支腿(61)的侧壁的顶端,对应的所述第一提升结构(71)连接在所述第二吊耳(6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岸桥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耳(612)上设有第一通孔(613),所述第一提升结构(71)连接在所述第一吊耳(612)的顶部,对应的所述第一工作绳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13)与所述第一提升结构(71)连接;所述第二吊耳(622)上设有第二通孔(623),所述第一提升结构(71)连接在所述第二吊耳(622)的顶部,对应的所述第一工作绳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23)与所述第一提升结构(7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岸桥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结构(60)还包括固定梁(63);所述第一支腿(61)还包括第三吊耳(614),所述第三吊耳(614)位于所述第一吊耳(612)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通孔(613)相互错开;所述第二支腿(62)还包括第四吊耳(624),所述第四吊耳(624)位于所述第二吊耳(6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宗赵建君肖强黄法瑞刘江浩邱兆国赵迎九曹磊初柳辰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蓝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