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09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架电缆放线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包括固定架、辅轴Ⅰ、辅轴Ⅱ、主轴和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主辊轮;所述固定架整体为h型,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辅轴Ⅰ及辅轴Ⅱ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辅助辊轮,所述辅轴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中部,所述辅轴Ⅱ与所述辅轴Ⅰ平行;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辅轴Ⅰ的底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辅轴Ⅱ的底端;所述辅轴Ⅰ、主轴及辅轴Ⅱ围成U字型电缆容纳槽;所述主辊轮两端的直径相同,所述主辊轮中间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所述主辊轮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光顺过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敷设电缆的直径和数量选择电缆桥架放线辊轮的数量和方式,更加灵活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架电缆放线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石化行业装置区内,新建装置或新增用电设备时,需要根据计划在电缆桥架上敷设足够数量的电缆。传统电缆敷设方法为人力拖动或配以滑轮进行辅助。而人力拖动非常费力影响施工效率,且在拖动过程中容易导致电缆摩擦尖锐物体从而使电缆绝缘层损坏,影响电缆绝缘性能。
[0003]现有的电缆桥架放线辅助工具存在以下缺点:
[0004]1)在电缆桥架上无固定措施,容易导致滑轮倾斜使电缆滑出,影响施工效率;
[0005]2)普通放线滑轮为单一滑轮,两侧无遮挡,放线过程中电缆左右摆动易使电缆从滑轮上滑出,影响施工效率;
[0006]3)普通放线滑轮在电缆桥架转角处只能竖向用绳子固定,条件限制居多且更容易使电缆滑出,导致电缆摩擦电缆桥架边缘的尖锐物体从而使电缆绝缘层损坏,影响电缆绝缘性能;
[0007]4)普通放线滑轮轮轴无轴承结构,由于轮轴与滑轮内孔相互摩擦,转动效率不高,从而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缆桥架放线辅助工具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包括固定架、辅轴Ⅰ、辅轴Ⅱ、主轴和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主辊轮。
[0011]所述固定架整体为h型,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固定槽。
[0012]所述辅轴Ⅰ及辅轴Ⅱ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辅助辊轮,所述辅轴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中部,所述辅轴Ⅱ与所述辅轴Ⅰ平行。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辅轴Ⅰ的底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辅轴Ⅱ的底端。所述辅轴Ⅰ、主轴及辅轴Ⅱ围成U字型电缆容纳槽。
[0013]所述主辊轮两端的直径相同,所述主辊轮中间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所述主辊轮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光顺过度。
[0014]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固定螺孔,所述固定架通过穿过所述固定螺孔的固定架螺栓固定在电缆桥架的侧板上。
[0015]进一步,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短轴。
[0016]进一步,所述辅轴Ⅰ的底部设置有辅轴底座Ⅰ,所述辅轴底座Ⅰ的左侧连接所述固定短轴,右侧连接所述主轴的一端。
[0017]进一步,所述辅轴Ⅱ的底部设置有辅轴底座Ⅱ,所述辅轴底座Ⅱ的左侧连接所述
主轴的一端,右侧设置有圆形内孔。
[0018]进一步,所述圆形内孔内插接有连接销。
[0019]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20]1.可根据敷设电缆的直径和数量选择电缆桥架放线辊轮的数量和方式,更加灵活方便;
[0021]2.主辊轮、辅助辊轮设计,在电缆桥架转角处使用,效果良好;
[0022]3.主辊轮、辅助辊轮设计,可防止敷设电缆过程中电缆滑出刮伤电缆及影响施工效率;
[0023]4.主辊轮、辅助辊轮通孔内轴承设计,转动灵活,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0024]5该专利技术结构小巧,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横截面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拆解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单独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联合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0]图中,1、固定架;11、固定槽;12、固定短轴;2a、辅轴Ⅰ;2b、辅轴Ⅱ;21、辅轴底座Ⅰ;22、辅轴底座Ⅱ;3、辅助辊轮;4、主辊轮;5、主轴;6、连接销;7、夹板螺栓;8、电缆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包括固定架1、辅轴Ⅰ2a、辅轴Ⅱ2b、主轴5和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轴5上的主辊轮4。
[0033]所述固定架1整体为h型,所述固定架1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固定螺孔,所述固定架1通过穿过所述固定螺孔的固定架螺栓固定在电缆桥架8的侧板上。所述固定架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短轴12,用以连接固定下述辅轴底座Ⅰ21。
[0034]进一步,所述固定架螺栓为螺栓结构,共有两个。
[0035]所述辅轴Ⅰ2a及辅轴Ⅱ2b结构、大小相同,所述辅轴Ⅰ2a及辅轴Ⅱ2b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辅助辊轮3,所述辅轴Ⅰ2a的底部设置有辅轴底座Ⅰ21,所述辅轴底座Ⅰ21为正方体结构,所述辅轴Ⅰ2a和所述辅轴底座Ⅰ2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辅轴底座Ⅰ21的左侧连接所述固定短轴12,右侧连接所述主轴5的一端。所述辅轴Ⅱ2b的底部设置有辅轴底座Ⅱ22,所述辅轴底座Ⅱ22为正方体结构,所述辅轴Ⅱ2b与所述辅轴底座Ⅱ2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辅轴底座Ⅱ22的左侧连接所述主轴5的一端,右侧设置有圆形内孔。所述辅轴Ⅰ2a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的中部,所述辅轴Ⅱ2b与所述辅轴Ⅰ2a平行。
[0036]所述主轴5为一圆柱体短杆,所述主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辅轴Ⅰ2a的底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辅轴Ⅱ2b的底端。所述辅轴Ⅰ2a、主轴5及辅轴Ⅱ2b围成U字型电缆容纳槽。
[0037]所述辅助辊轮3对称设置有两个,为圆柱体设计,中间开有通孔,通孔两端各固定设置一个轴承。其中:轴承外环直径等于辅助辊轮3通孔直径,轴承内环直径等于所述辅轴Ⅰ2a及辅轴Ⅱ2b的直径。两轴承内环固定设置在辅轴Ⅰ2a或辅轴Ⅱ2b上,辅助辊轮3可在辅轴Ⅰ2a或辅轴Ⅱ2b上自由转动。
[0038]所述主辊轮4的整体结构类似于细腰鼓,以便于更好的与电缆进行贴合。所述主辊轮4两端的直径相同,所述主辊轮4中间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所述主辊轮4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光顺过度。所述主辊轮4中间开有通孔,通孔两端各固定设置一个轴承。其中:轴承外环直径等于主辊轮4通孔直径,轴承内环直径等于主轴5的直径,两轴承内环固定设置在主轴5上,主辊轮4可在主轴5上自由转动。
[0039]进一步,所述圆形内孔内插接有连接销6,所述连接销6为一圆柱体短杆,其直径等于或稍小于辅轴底座右侧内孔直径,用以插入辅轴的内孔起到连接固定两个电缆桥架8放线辊轮的作用。
[0040]具体使用时,先根据所敷设电缆的直径及数量选择电缆桥架8放线辊轮的数量。
[0041]如图4所示,如敷设一根直径较小的电缆,选择一个电缆桥架8放线辊轮,先把固定架1放置于电缆桥架8的U型侧板一侧上。
[0042]进一步分别拧动固定架1上的两个固定架螺栓使固定架1紧密固定于电缆桥架8的U型侧板一侧上。
[0043]进一步测试辅助辊轮3,主辊轮4是否转动灵活。
[0044]进一步把所施放电缆放置于主辊轮4中间的凹槽上,即可开始放线工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辅轴Ⅰ(2a)、辅轴Ⅱ(2b)、主轴(5)和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轴(5)上的主辊轮(4);所述固定架(1)整体为h型,所述固定架(1)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1);所述辅轴Ⅰ(2a)及辅轴Ⅱ(2b)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辅助辊轮(3),所述辅轴Ⅰ(2a)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的中部,所述辅轴Ⅱ(2b)与所述辅轴Ⅰ(2a)平行;所述主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辅轴Ⅰ(2a)的底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辅轴Ⅱ(2b)的底端;所述辅轴Ⅰ(2a)、主轴(5)及辅轴Ⅱ(2b)围成U字型电缆容纳槽;所述主辊轮(4)两端的直径相同,所述主辊轮(4)中间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所述主辊轮(4)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光顺过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桥架放线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穆金海孙贤强杨海军冯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