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东专利>正文

心肌缺血计算机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0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对具有正常心电图的人群进行早期冠心病诊断的心电检查装置。由12路心电导联线,心电放大器,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微型计算机,显示器和打印机组成。在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中,装有一个带掉电保护的电子盘,用于存贮采样驱动程序。该装置在软件控制下,能对病人进行无创伤、不增加心脏负荷,无危险的心电检查。该系统诊断方法先进、准确,设备购置费与检查费很低,适用于各级大、中、小型医院。(*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心脏病诊断装置,尤其是一种心肌缺血计算机诊断装置。目前,对具有正常心电图的人作进一步检查以诊断其心脏是否存在供血不足的方法有二种一是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可以得到非常准确的结论,称之为“金标准”。但在实施造影时,需将导管穿透人体表皮,通过动脉血管而到达心脏部位,故称为有创性检查且有一定的危险。二是进行平板试验,即通过运动方式对患者心脏增加一定负荷,以检查其心脏在不同负荷程度下的供血状况。此方法对高龄、体弱者有一定的危险,故不适用于所有患者。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对具有正常心电图者进行无创伤、不增加心脏负担、无危险的心肌供血状况进行诊断的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心肌缺血计算机诊断装置,由心电导联线(1)、心电放大器(2)、计算机及键盘(3)、显示器(4)、打印机(5)和带有电子盘(12)的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6)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子盘(12)中的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地址线(IA0~IA12)均连接在地址总线上;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数据线(ID0~ID7)均连接在数据总线上;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高位地址线(PA13~16)都分别与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2~O4,O6端连接,片选信号CS1、CS2分别来自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8、O7端;掉电保护电路G1中的四与非门组件U31的A、B门输入端分别连接主机电源VCC和写存贮器信号IMEMW,其输出端连接到静态存贮器U29的WE端和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5端;二极管DD1正向端连接主机电源VCC,反向端连接静态存贮器U29的电源输入端VCCE,同时还经电阻R3连接可充电池BT的正极;DD2反向连接主机电源VCC,正向连接电容C34和静态存贮器U29的片选CS2端;DD3正向连主机电源VCC,反向连电容C35和四与非门组件U31的电源输入端VC。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心肌缺血计算机诊断装置框图;图2心肌缺血计算机诊断装置的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框图;图3心肌缺血计算机诊断装置的电子盘线路图。附图中(1)为十二路心电导联线,(2)是心电放大器,(3)是通用微型计算机(含键盘),(4)是显示器,(5)是打印机,(6)是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7)是模拟多路通道开关,(8)是隔离放大器,(9)是光电隔离器,(10)是程控放大器,(11)是模/数转换器,(12)为电子盘,(13)是控制逻辑电路,(14)是直流电压变换器。U28控制逻辑电路(可编程门阵列)GAL20V8U29静态存贮器HM628128U30只读存贮器27020U31四与非门组件74HCT00DD1,DD2,DD3为晶体二极管BT可充电池R1~R5电阻器C21,C34~C37电容器G1掉电保护电路。电子盘由静态存贮器芯片(U29)和只读存贮器芯片(U30)及掉电保护电路(G1)组成。在存贮器芯片U29、U30中存有系统运行所必须的采样驱动程序。U29、U30均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并通过控制线与控制逻辑电路U28连接。掉电保护电路G1为静态存贮器(U29)提供掉电保护,以防数据的丢失。当电源VCC(来自主机)有电时,VCC和来自主机的存贮器写信号IMEMW经掉电保护电路G1中的U31A和U31B与非门逻辑组合,产生存贮器写允许信号送至U29的WE端,使其变为有效,此时,若U29的片选端(CS1、CS2)为有效,则可进行写操作。同时,VCC通过二极管DD1向U29提供电源(VCCE),并通过R3向备用的可充电池BT充电,还通过二极管DD3向U31组件提供电源VC;另外,VCC通过分压电阻R1、R2和电容C34向U29提供片选CS2有效信号。当VCC掉电以后,电池BT通过R3向U29的VCCE端提供电源,以保证所存数据不会丢失,DD1起反向关断作用;同时,原来有效的WE和CS2均变为无效,使得对存贮器的读、写均被封锁。在VVC掉电、上电过程中,U31A和U31B的组合均使存贮器写IMEMW被封锁,WE无效,从而无法进行写操作。以上见图3。在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人体的心电信号,通过十二路心电导联线(1)输入到心电放大器(2)。心电放大器将这十二路心电信号放大800倍后,输入到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6)。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上的模拟多路通道开关(7)在通道选择信号的控制下,将十二路心电输入信号依次通过隔离放大器(8)送入程控放大器(10),其通道选择信号由控制逻辑电路(13)根据计算机(3)的指令产生。程控放大器(10)可以在软件控制下将心电信号按不同倍数进行再放大。然后,经过再放大的心电信号进入模/数转换器(11)进行模拟量的数字量的转换。控制逻辑电路(13)在计算机的指令控制下,产生对模拟多路通道开关(7)、程控放大器(10)、模/数转换器(11)和电子盘(12)的控制信号。经转换的心电信号进入计算机主机,由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比较、判断,以确定是否异常,显示器(4)和打印机(5)用来显示、打印心电波形和诊断结果。(以上见图1、图2)。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它可在具有正常心电图的人群中诊断早期心肌供血不足。2)检查时,病人无创伤、不需以运动方式对病人心脏增加负荷,因而没有任何危险。3)系统购置费和病人检查费均大大低于冠脉造影检查。权利要求1.一种心肌缺血计算机诊断装置,由心电导联线(1)、心电放大器(2)、计算机及键盘(3)、显示器(4)、打印机(5)和带有电子盘(12)的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6)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子盘(12)中的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地址线(IA0~IA12)均连接在地址总线上;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数据线(ID0~ID7)均连接在数据总线上;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高位地址线(PA13~16)都分别与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2~O4,O6端连接,片选信号CS1、CS2分别来自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8、O7端;掉电保护电路G1中的四与非门组件U31的A、B门输入端分别连接主机电源VCC和写存贮器信号IMEMW,其输出端连接到静态存贮器U29的WE端和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5端;二极管DD1正向端连接主机电源VCC,反向端连接静态存贮器U29的电源输入端VCCE,同时还经电阻R3连接可充电池BT的正极;DD2反向连接主机电源VCC,正向连接电容C34和静态存贮器U29的片选CS2端;DD3正向连主机电源VCC,反向连电容C35和四与非门组件U31的电源输入端VC。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对具有正常心电图的人群进行早期冠心病诊断的心电检查装置。由12路心电导联线,心电放大器,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微型计算机,显示器和打印机组成。在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中,装有一个带掉电保护的电子盘,用于存贮采样驱动程序。该装置在软件控制下,能对病人进行无创伤、不增加心脏负荷,无危险的心电检查。该系统诊断方法先进、准确,设备购置费与检查费很低,适用于各级大、中、小型医院。文档编号A61B5/0402GK2253636SQ9522762公开日1997年5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肌缺血计算机诊断装置,由心电导联线(1)、心电放大器(2)、计算机及键盘(3)、显示器(4)、打印机(5)和带有电子盘(12)的多功能隔离模/数转换器(6)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子盘(12)中的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地址线(IA0~IA12)均连接在地址总线上;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数据线(ID0~ID7)均连接在数据总线上;静态存贮器U29和只读存贮器U30的高位地址线(PA13~16)都分别与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2~O4,O6端连接,片选信号CS1、CS2分别来自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8、O7端;掉电保护电路G1中的四与非门组件U31的A、B门输入端分别连接主机电源VCC和写存贮器信号IMEMW,其输出端连接到静态存贮器U29的WE端和控制逻辑电路U28的O5端;二极管DD1正向端连接主机电源VCC,反向端连接静态存贮器U29的电源输入端VCCE,同时还经电阻R3连接可充电池BT的正极;DD2反向连接主机电源VCC,正向连接电容C34和静态存贮器U29的片选CS2端;DD3正向连主机电源VCC,反向连电容C35和四与非门组件U31的电源输入端V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东
申请(专利权)人:许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