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6853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包括边坡本体、通过加固组件固定于边坡本体顶部面上的植生结构件,所述植生结构件由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植生板本体组成,植生板本体的顶部面设置有植生孔;所述植生板本体的顶部面固定有凸座,凸座的内部由蓄水腔和肥料腔构成,蓄水腔的内壁设置有挡水结构,肥料腔的内壁设置有遮料结构;所述凸座的顶端设置有自动浇灌放料部;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呈环绕植生结构件状设置于边坡本体顶部面的混凝土层、设置于植生结构件周边缝隙处的填土层;所述自动浇灌放料部包括转动连接于蓄水腔底部内壁的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成对植被的自动灌浇处理,以防植被生长由于缺水而旱死。以防植被生长由于缺水而旱死。以防植被生长由于缺水而旱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生态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山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矿产开采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增强,矿厂开始对开采过的矿山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69314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固定框、固定连接于固定框底面用于放置种子和土壤的种植座,还包括插接在固定框内用于与山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固定框的一侧设有连接凸起,固定框与连接凸起相背的一侧设有连接凹槽,若干个固定框组成横向框组,横向框组内的固定框的连接凸起与相邻的固定框的连接凹槽插接,若干个横向框组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组成若干列竖向框组,相邻竖向框组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依次穿过相邻竖直框组中每个固定框的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连接杆的截面设置为正多边形,连接杆的截面设置为正四边形,连接杆的两端固定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上述专利中的矿山生态修复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种植座内无法进行蓄水,故而会导致其内种植的植物常会因为缺水而旱死。为此,提出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包括边坡本体、通过加固组件固定于边坡本体顶部面上的植生结构件,所述植生结构件由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植生板本体组成,植生板本体的顶部面设置有植生孔;
[0006]所述植生板本体的顶部面固定有凸座,凸座的内部由蓄水腔和肥料腔构成,蓄水腔的内壁设置有挡水结构,肥料腔的内壁设置有遮料结构;
[0007]所述凸座的顶端设置有自动浇灌放料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呈环绕植生结构件状设置于边坡本体顶部面的混凝土层、设置于植生结构件周边缝隙处的填土层。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浇灌放料部包括转动连接于蓄水腔底部内壁的连杆、设置于连杆底端外壁的顶撑块、固定连接于连杆顶端的叶片,且叶片的底部面转动连接于凸座的顶部面。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结构包括设置于蓄水腔底部内壁的泄水孔、固定连接
于泄水孔一侧内壁的定位柱、滑动连接于定位柱圆周外壁上的挡水块、固定连接于挡水块和泄水孔相对一侧面的扭簧,且扭簧设置于定位柱的圆周外壁;
[0011]所述泄水孔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植生孔的内壁相贯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料结构包括设置于肥料腔底部内壁的卸料孔、设置于卸料孔底端的挡料柱、固定连接于挡料柱底端的顶块、设置于挡料柱外壁上的缓冲器,且缓冲器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顶块的顶部面上;
[0013]所述卸料孔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十字框。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滤网。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生板本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榫块,榫块的内壁设置有铆钉,植生板本体另一侧外壁设置有与榫块相匹配的榫槽。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生孔采用风钻俯角45
°
打孔。
[0017]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8]1、通过设置自动浇灌放料部等结构,当风吹起叶片旋转时,其经连杆带动顶撑块转动,顶撑块被动作周转运动时,其在经过挡水块时,会抵接其顺延定位柱前移一定角度,进而使得泄水孔露出,以便使得蓄水腔内的水可以经泄水孔流入植生孔内,从而完成对植被的自动灌浇处理,以防植被生长由于缺水而旱死。
[0019]2、顶撑块被动作周转运动时,其在经过顶块下方时,会经顶块顶动挡料柱顶端远离卸料孔,使得肥料腔内的肥料颗粒顺延挡料柱柱身与卸料孔之间的缝隙处掉落至蓄水腔内溶解,以便自动调制营养液体浇灌植被。
[0020]3、初步将固定植生结构件固定于边坡本体坡面上后,先在每排/列植生结构件周边铺设混凝土层,然后再在植生结构件与混凝土层之间,以及植生结构件与植生结构件之间的缝隙处填充填土层,进一步提高植生结构件在边坡本体上的使用稳固性;在植生孔内种植多株藤蔓植物,利用爬藤类植物根系固土的原理,深粗根系的锚固作用、浅细根系的纤维加筋作用,在铆钉等被腐蚀之前由爬藤类植物藤茎把植生板本体固定在原位,从而解决植生板本体因铆钉腐蚀发生掉落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0021]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的整体运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的植生板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的植生板本体剖面结构
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的挡料柱测试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的挡水块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

边坡本体、2

植生板本体、3

填土层、4

植生孔、5

凸座、6

榫槽、7

铆钉、8

榫块、9

滤网、10

叶片、11

连杆、12

蓄水腔、13

肥料腔、14

顶撑块、15

挡水块、16

泄水孔、17

卸料孔、18

挡料柱、19

缓冲器、20

顶块、21

定位柱、22

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包括边坡本体(1)、通过加固组件固定于边坡本体(1)顶部面上的植生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结构件由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植生板本体(2)组成,植生板本体(2)的顶部面设置有植生孔(4);所述植生板本体(2)的顶部面固定有凸座(5),凸座(5)的内部由蓄水腔(12)和肥料腔(13)构成,蓄水腔(12)的内壁设置有挡水结构,肥料腔(13)的内壁设置有遮料结构;所述凸座(5)的顶端设置有自动浇灌放料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呈环绕植生结构件状设置于边坡本体(1)顶部面的混凝土层、设置于植生结构件周边缝隙处的填土层(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浇灌放料部包括转动连接于蓄水腔(12)底部内壁的连杆(11)、设置于连杆(11)底端外壁的顶撑块(14)、固定连接于连杆(11)顶端的叶片(10),且叶片(10)的底部面转动连接于凸座(5)的顶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山生态修复用植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结构包括设置于蓄水腔(12)底部内壁的泄水孔(16)、固定连接于泄水孔(16)一侧内壁的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武张文学王太强李天庆白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