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胀分散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671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胀分散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桶体,桶体上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盖,环形盖的内环悬空在桶体上方,环形盖的外环向外延伸至桶体外部,环形盖的外环端部向下设置有一L形折弯,L形折弯的下折弯端弯向桶体外壁,位于桶体外壁上设置的挡块的下方;桶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桶体底部下方扣接有一挡板。溶胀过程中将桶堆叠在一起,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同时,也能防止空气中的漂浮物落入液体中;所有桶中的高分子材料同时进行溶胀,节省溶胀工时,缩短工艺时间;混合时,也会减少污染。也会减少污染。也会减少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胀分散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溶胀分散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溶胀是高分子聚合物在溶剂中体积发生膨胀的现象。例如,离子交换树脂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当将干的离子交换树脂浸入水中时,其体积常常要变大,这种现象就称为溶胀。
[0003]以卡波姆为例,卡波也称卡波姆(carbomer),属于丙烯酸交联树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流变调节剂,中和后的卡波姆是优秀的凝胶基质,有增稠、悬浮等重要用途,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广泛应用于乳液、膏霜、凝胶中。卡波姆在溶胀时,容易发生溶胀不均匀,溶胀体内部未完全溶胀的问题,如果使用搅拌,容易引入气泡,气泡去除又是一个难题。
[0004]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分批少量溶胀,即在容器内加入少量卡波姆,加入足量水,有利于卡波姆的充分溶胀,但这种操作繁琐,效率也不高。另外还可以采用边溶胀边搅拌的方法,此种操作容易引入大量气泡,为后处理带来麻烦。
[0005]本申请人曾提交过一篇技术申请,申请号为2022203089093,申请日为2022.02.16,一种溶胀分散装置,包括容纳体,还包括固定于容纳体底部或者通过固定装置悬浮于容纳体内部的支柱,所述支柱上套接有若干个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由套筒与连接在套筒底端的隔片组成,所述套筒与支柱尺寸相配合,所述若干个分隔装置的套筒尺寸相配合,隔片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0006]上述装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解决占用多个溶胀装置、节约装置投入及人工操作的问题,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需要的时间要比分批少量溶胀的时间长,拖慢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以上高分子聚合物溶胀溶解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省溶胀时间、简单易操作的溶胀分散组合装置。
[0008]一种溶胀分散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桶体,桶体上方设置有环形盖,所述环形盖的内环边悬空在桶体内上方,所述环形盖的外环边向外延伸至桶体外部,所述环形盖的外环边缘部下方设置有一L形折弯,L形折弯的下折弯端弯向桶体外壁,位于桶体外壁上设置的挡块的下方;
[0009]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桶体底部下方扣接有一挡板。
[0010]所述的溶胀分散组合装置,优选所述桶体纵切面内壁顶端最大宽度大于底端外壁的最大宽度。
[0011]所述的溶胀分散组合装置,优选所述通孔孔径不小于2cm。
[0012]所述的溶胀分散组合装置,优选桶体下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下方活动连接有卡扣,卡扣同挡板的外边缘部相配合。
[0013]所述的溶胀分散组合装置,优选桶体为圆桶。
[0014]所述的溶胀分散组合装置,优选所述环形盖纵切面内环边最大尺寸小于桶体纵切面底端外壁的最大宽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溶胀过程中将桶堆叠在一起,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同时,也能防止空气中的漂浮物落入液体中;
[0017]2、所有桶中的高分子材料同时进行溶胀,节省溶胀工时,缩短工艺时间;混合时,也会减少污染。
[0018]3、即提高了溶胀效率,又简单易操作,节省人力、物力、厂房空间投入。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溶胀分散组合装置示意图,
[0020]图2为溶胀分散组合装置俯视图,
[0021]图3为溶胀分散组合装置组合示意图,
[0022]1、桶体,2、环形盖,3、折弯,4、挡块,5、挡板,6、通孔,7、连接块,8、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4]图1

3分别为一种溶胀分散组合装置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桶体1,桶体1上方设置有环形盖2,环形盖2盖在桶体1的上方,环形盖2的内环边悬空在桶体1内上方,环形盖2的外环边向外延伸至桶体1外部,环形盖2的外环边缘部下方设置有一L形折弯3,折弯3可以在环形盖2的外环端部设置一圈,也可以在对称的位置设置4

6个,根据需要设置即可,本申请不做限制。L形折弯3的下折弯端弯向桶体1外壁,桶体1外壁上设置有挡块4,L形折弯3的下折弯端弯向桶体1外壁的部分与挡块4下部接触配合,目的是防止环形盖2上放置另一个桶体1时,因为太重导致环形盖2移位,通过L形折弯3与挡块4的配合,对环形盖2进行限位。
[0025]桶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6,目的是溶胀后的混合物可以通过通孔6流至下面的桶体1。
[0026]桶体1底部下方扣接有一挡板5,将两个桶体1堆叠在一起后,将上面桶体1的挡板5抽出,桶中的液体就通过通孔6流至下面的桶体1中,实现液体的混合。
[002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若干个桶体1堆叠放置后的稳定性,设置桶体1纵切面内壁顶端最大宽度大于底端外壁的最大宽度,也就是上宽下窄的形状,现实生活中这种设计比较常见,在此就不对细节进行论述了。
[002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因为桶体1中液体有一定粘度,因此设置通孔孔径不小于2cm,孔径过小,不利于液体快速通过。
[002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面的桶体1中的液体如果在桶底有存留,可以用刮板刮一下,促进其全部通过通孔流至下面的桶中,必要时,可以用配方中预留的水进行冲洗,保证配方中物料的准确性。
[003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桶体1下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下方活动连接有卡扣8,卡扣8同挡板5的外边缘部相配合单桶使用时,卡扣8将挡板5固定在桶体1下方,防止液体从通孔6中流出。堆叠使用时,在将上方的桶体1放置在下方桶体1上后,需要将卡扣8与挡板
5脱离,放置卡扣8被压坏,同时挡板5因为上方桶的压力,被固定在两桶之间,液体也不会流出。待溶胀完成,需要将上桶中液体放至下桶时,将挡板5抽出即可。
[003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堆叠使用,桶体1的底部可以接触到环形盖2,所以环形盖2纵切面内环边最大尺寸要小于桶体1纵切面底端外壁的最大宽度,这样才能把桶体1放置在环形盖2上,而不会漏下去。
[003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溶胀及挂壁等因素,优选桶体1为圆桶,可以防止在边角位置液体的滞留。
[003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桶体1的容纳能力,可以设置若干个容积不等的桶,在堆叠时,将容积大的桶放下面,容积小的桶放上面,最下面的桶是容积最大的。
[0034]整个溶胀过程如下:
[0035]在每个单独的桶体1中加入水、待溶胀高分子材料,然后将桶体1按照大小顺序堆叠,待溶胀一定时间后,可以依次从下面第二个桶开始抽出挡板5,液体从上而下经过若干个挡板5,也会形成一定的剪切,达到搅拌的作用。待所有桶中的液体均流入最下面的桶后,将上面的桶移开,扣上挡板5,以备后续使用。
[0036]溶胀时,将桶堆叠在一起,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同时,也能防止空气中的漂浮物落入液体中。所有桶中的高分子材料同时进行溶胀,节省溶胀工时,缩短工艺时间。混合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胀分散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桶体,其特征在于桶体上方设置有环形盖,所述环形盖的内环边悬空在桶体内上方,所述环形盖的外环边向外延伸至桶体外部,所述环形盖的外环边缘部下方设置有一L形折弯,L形折弯的下折弯端弯向桶体外壁,位于桶体外壁上设置的挡块的下方;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桶体底部下方扣接有一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胀分散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纵切面内壁顶端最大宽度大于底端外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敏王守彬朱召贞范云飞曹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霆科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