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01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法兰接头和第二法兰接头,利用第一结合端和第二结合端紧密贴合形成密封面,再利用卡箍锁紧第一法兰接头和第二法兰接头,再在密封面上设置密封环,利用密封环进行密封,在密封面密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再在密封环分别与第一法兰接头和第二法兰接头的接触面上环设凹槽,通过在凹槽内放置密封圈,在密封环密封的条件下更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面到密封环再到密封圈,层层递进,逐步增强密封效果的同时互不干涉,当其中一个密封失效后,其余密封仍可起到密封作用,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密封,可以有效提高管道的密封可靠性。高管道的密封可靠性。高管道的密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
,尤其是指一种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管道连接密封方式主要以法兰、焊接、螺纹连接和承插等连接方式为主,随着高压管道对材料、结构等方面使用要求的提高,原有的管道连接密封方式已经不满足高压管道连接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常用两个对称的法兰结构进行高压管道之间的连接,两个法兰结构之间设置密封垫片,再将两个法兰分别采用螺栓连接将两个法兰结构紧固,完成高压管道之间的密封,然而在装配的过程中,由于管道中心线不可能绝对同心,因而拧紧螺栓时会对法兰结构产生弯矩,使法兰结构受力不均匀,又由于密封垫片通常为橡胶材质容易受外力而发生形变,法兰结构之间的不匀称的连接使得法兰结构与密封垫片之间的密封面会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密封压力减小,在高压管道长时间的运行载荷下,久而久之容易发生泄压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管道密封连接方式不可靠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包括:
[0005]第一法兰接头,其包括第一结合端;
[0006]第二法兰接头,其包括第二结合端,所述第二法兰接头的第二结合端和所述第一法兰接头的第一结合端紧密贴合形成密封面;
[0007]密封环,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法兰接头与所述第二法兰接头之间,且位于所述密封面上,所述密封环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接头和所述第二法兰接头的接触面上环设有凹槽;
[0008]密封圈,其设置于所述密封环的凹槽内;
[0009]卡箍,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端和第二结合端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箍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端和第二结合端的接触面为坡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接头和所述第二法兰接头贯穿形成通道。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两端均设置有堵头。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贯穿所述密封环。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接头和所述第二法兰接头结构一致且均呈阶梯状。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接头与所述第二法兰接头的外侧面呈锥面。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为金属材质,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材质。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箍为对称式分体结构,由两个半圆形本体组成,两个半圆形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接头与所述第二法兰接头分别与管道焊接。
[001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所述的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法兰接头和第二法兰接头,利用第一结合端和第二结合端紧密贴合形成密封面,利用卡箍锁紧第一法兰接头和第二法兰接头,再在密封面上设置密封环,利用密封环进行密封,再在密封面密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再在密封环分别与第一法兰接头和第二法兰接头的接触面上环设凹槽,通过在凹槽内放置密封圈,在密封环密封的条件下更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本技术通过密封面到密封环再到密封圈,层层递进,逐步增强密封效果的同时互不干涉,当其中一个密封失效后,其余密封仍可起到密封作用,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密封,可以有效提高管道的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法兰接头;2、第二法兰接头;3、密封环;4、密封圈;5、卡箍;6、通道;7、堵头;11、第一结合端;21、第二结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本技术的一种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优选的一实施例。
[0026]参照图1所示,一种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包括:
[0027]第一法兰接头1,第一法兰接头1包括第一结合端11。
[0028]第二法兰接头2,第一法兰接头1与第二法兰接头2分别与管道焊接,第二法兰接头2包括第二结合端21,第二法兰接头2的第二结合端21和第一法兰接头1的第一结合端11紧密贴合形成密封面,利用密封面形成管道的初步密封。
[0029]密封环3,密封环3呈T型,且为金属材质,密封环3设置于第一法兰接头1与第二法兰接头2之间,且密封环3的法兰端位于密封面上,且密封环3的法兰端的外径小于密封面的外径,使得密封面和密封环3组成双重密封,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在密封面和密封环3其中任一密封效果失效后,仍旧不会影响另一密封效果作用的发挥,从而保证密封的长久性,而且金属材质的密封环3受外力不易发生形变,在保证密封长久性的同时,还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此外,密封环3分别与第一法兰接头1和第二法兰接头2的接触面上环设有凹槽。
[0030]密封圈4,密封圈4为橡胶材质,密封圈4的数量为两个,且密封圈4设置于密封环3的凹槽内,分别与第一结合端11和第二结合端21的端面贴合,起到密封的作用,并与密封环3组成双重密封,在密封面与密封环3的密封效果上,更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通过密封面
到密封环3再到密封圈4,层层递进,逐步增强密封效果的同时互不干涉,当其中一个密封失效后,其余密封仍可起到密封作用,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密封,可以有效提高管道的密封可靠性.
[0031]卡箍5,卡箍5分别与第一法兰接头1的第一结合端11和第二法兰接头2的第二结合端21连接,且卡箍5为对称式分体结构,由两个半圆形本体组成,两个半圆形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从而使第一法兰接头1的第一结合端11和第二法兰接头2的第二结合端21紧密贴合,从而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效果,并且,由于卡箍5两侧结构对称,所需螺栓的数目和以及固定位置均相同,所以,在螺栓上施加扭矩扭紧后,使得卡箍5、第一法兰接头1和第二法兰接头2的各个连接处具有同样的承压能力,可以避免出现压力不均衡的情况,避免密封面以及密封环3受外力发生变形,从而提升了整个结构的承压能力。
[0032]具体的,卡箍5分别与第一法兰接头1的第一结合端11和第二法兰接头2的第二结合端21的接触面为坡面,坡面一方面有利于卡箍5的定位、第一法兰接头1和第二法兰接头2的对中以及载荷的传递,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卡箍5分别与第一法兰接头1和第二法兰接头2的挤压面积,减少应力的集中,能保证第一法兰接头1、第二法兰接头2与密封环3可以紧密的啮合在一起,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法兰接头,其包括第一结合端;第二法兰接头,其包括第二结合端,所述第二法兰接头的第二结合端和所述第一法兰接头的第一结合端紧密贴合形成密封面;密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法兰接头与所述第二法兰接头之间,且位于所述密封面上,所述密封环分别与所述第一法兰接头和所述第二法兰接头的接触面上环设有凹槽;密封圈,其设置于所述密封环的凹槽内;卡箍,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端和第二结合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端和第二结合端的接触面为坡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接头和所述第二法兰接头贯穿形成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箍式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仁达许彬孟晓芳王虹简泽文潘咏刘爱慧顾文嵩杨广帆陈吉兵刘在彩李锴徐标王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罗克莱堆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