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503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检测平台,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左侧安装有拆合装置,所述拆合装置的左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上方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碳滑板,所述碳滑板的上端安装有监测记录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架内腔的驱动电机通电启动,将上端连接的螺纹杆带动进行升降旋转,从而再将螺纹杆上端的上接板拆除掉,使其上接板上端的整体设备无支撑点,方便了拆卸,再由框架内腔的水箱蓄水储存,使用时将水流经过导管输送到循环管里。时将水流经过导管输送到循环管里。时将水流经过导管输送到循环管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受电弓碳滑板是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重要受流电气设备,安装在机车或动车车顶上。在列车的行进过程中,受电弓由于与接触网导线接触而发生电气磨耗和滑动磨耗是必然的,当受电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引发拉网或卡网以及暂时性断电等状况,进而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检测设备在定期维修时,维修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设备拆卸,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0005]2、现有的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长时间运转检测,使整体设备的工作元件温度升高,会对检测设备造成损伤;
[0006]3、现有的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将碳滑板平稳的夹持放置,导致角度不对,后果时,影响检测的精准度;
[0007]4、现有的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记录每一个碳滑板的检测数据,非常的麻烦,也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检测平台,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左侧安装有拆合装置,所述拆合装置的左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上方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碳滑板,所述碳滑板的上端安装有监测记录装置,所述拆合装置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端与检测器的上端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内腔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内腔板,所述内腔板的上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上接板,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外表面与检测器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内腔下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右端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顶端安装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右端设置有风扇。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架的内腔表面与驱动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顶端与内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腔板的上端与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上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框架的内腔表面与水箱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水箱的右侧表面与导管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的顶端与循环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内腔右侧表面与风扇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表面与检测平台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腔中间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两端设置有接板,所述接板的内部安装有收缩杆,所述收缩杆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板,所述接板的上端安装有延伸板。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内腔表面与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两端表面与接板的中间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接板的内部表面与收缩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缩杆的右端与夹持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接板的上端与延伸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测记录装置包括监测架,所述监测架的上端表面与碳滑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监测架的内腔左侧设置有发射器,所述发射器的右端安装有接收器,所述监测架的下端设置有接杆,所述接杆的底端安装有同步记录器。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测架的内腔左表面与发射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发射器的右端与接收器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架的底端与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接杆的底端与同步记录器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通过连接架、驱动电机、内腔板、螺纹杆、上接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无需在设备定期检修时,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设备的拆卸,大大缩短了时间,通过连接架内腔的驱动电机通电启动,将上端连接的螺纹杆带动进行升降旋转,从而再将螺纹杆上端的上接板拆除掉,使其上接板上端的整体设备无支撑点,方便了拆卸。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通过框架、水箱、导管、循环管、风扇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长时间运转工作的元件进行降温,使其设备正常工作,不会对检测设备造成损伤,通过框架内腔的水箱蓄水储存,使用时将水流经过导管输送到循环管里,再由循环管两端连接的制冷器,将水流冷却,产生冷气,再由右端的风扇将冷气吹到温度升高的元件上,进行水冷散热。
[002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通过固定架、电机、接板、收缩杆、夹持板、延伸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碳滑板进行检测时,平稳的夹持放置,不会导致放置的角度不对,更不会影响检测的精准度,通过固定架内腔的电机启动带动两端的连杆带动接板,再由接板带动收缩杆进行收缩运动,再由收缩杆带动夹持板进行夹合,将碳滑板两端平稳夹持,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接板上端的延伸板,可以连接在设备的上端。
[002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通过监测架、发射器、接收器、接杆、同步记录器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无需人工记录每一块碳滑板的检测数据,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不容易出错,通过监测架内腔的发射器放射信号连接网络,再由监测架下端的接杆底端固定的同步记录器时刻记录检测数据,再通过网络信号反馈到接收器里进行储存,方便后续进行数据分析。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主体;2、检测平台;3、检测器;4、操作板;5、拆合装置;6、散热装置;7、夹持装置;8、碳滑板;9、监测记录装置;51、连接架;52、驱动电机;53、内腔板;54、螺纹杆;55、上接板;61、框架;62、水箱;63、导管;64、循环管;65、风扇;71、固定架;72、电机;73、接板;74、收缩杆;75、夹持板;76、延伸板;91、监测架;92、发射器;93、接收器;94、接杆;95、同步记录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检测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检测器(3),所述检测器(3)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操作板(4),所述操作板(4)的左侧安装有拆合装置(5),所述拆合装置(5)的左侧设置有散热装置(6),所述散热装置(6)的上方安装有夹持装置(7),所述夹持装置(7)的上端设置有碳滑板(8),所述碳滑板(8)的上端安装有监测记录装置(9);所述拆合装置(5)包括连接架(51),所述连接架(51)的下端与检测器(3)的上端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51)的内腔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2),所述驱动电机(52)的上端设置有内腔板(53),所述内腔板(53)的上端安装有螺纹杆(54),所述螺纹杆(54)的上端设置有上接板(55);所述散热装置(6)包括框架(61),所述框架(61)的外表面与检测器(3)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61)的内腔下端安装有水箱(62),所述水箱(62)的右端设置有导管(63),所述导管(63)的顶端安装有循环管(64),所述循环管(64)的右端设置有风扇(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1)的内腔表面与驱动电机(5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2)的顶端与内腔板(53)的下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板(53)的上端与螺纹杆(5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54)的顶端与上接板(55)的下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的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61)的内腔表面与水箱(6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水箱(62)的右侧表面与导管(63)的底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懿虹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