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印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94815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组分包括苦参、黄连、蛇床子、地肤子、白花蛇舌草、白芷、皂角刺、金银花、没药、五倍子、黄芩、丹参、青黛粉、炉甘石、明矾和冰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限定各组分的用量,按比称取各组分后混合,采用低温破壁研磨工艺,过筛成300目中药粉末后与熟石膏和水混合,无需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抗氧剂,调成糊状敷,即得到所述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精选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无需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抗氧剂,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排毒祛痘显著,不易复发。易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6月13日、申请号为201810608804.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中药排毒祛痘面膜及其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是指一种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3]现代美容护肤品大多数含有化学成分如铅、汞甚至带有激素,不但改变不了皮肤,反而给面部留下化妆品后遗症,如激素依赖症,过敏症、黄褐斑,严重引起皮肤损伤和腐烂等。其中,面膜的种类越来越多,为了实现产品的美容效果,现有的面膜产品都会在其中加入特定的化工产品,如抗氧化的物质等。而这些化工产品的添加会导致面膜品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此类化面膜很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永久的伤害。
[0004]痤疮又称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0005]近几年随着中药文化的兴起,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中药面膜,如祛痘祛斑面膜。这些中药面膜普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严重粉刺痤疮治不好,损伤皮肤不能修复,激素依赖症不能改善。其主要原因为大多数传统中药膜只能作用于皮肤表皮,无渗透力,药物成分分离不出,产生药力不足。皮肤本来就有皮肤的天然屏障,这样的药膜根本无法作用于皮肤深层和病灶,因而根本起不到治疗修复的目的。所谓的依赖症就是这些中药成分只能作用于表层,没有彻底消除皮脂深层病因,也就是说没有针对性的靶向性的治疗。所以这种治疗措施很难把皮脂内毒素、病菌消灭干净,残留在皮脂内的毒素会不断增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来,并有了耐药性。
[0006]目前市场上用于祛痘的药物和美容护肤产品很多,但是大部分是激素类产品或含有抗生素,这类产品用于祛痘见效快,但是有副作用,而且痤疮会复发,无法根治。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用于祛痘的纯植物产品、中药产品,但是都存在见效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制备出一种新的无化学添加剂的天然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8~10份、黄连8~10份、蛇床子7~9份、地肤子7~9份、白花蛇舌草6~8份、白芷6~8
份、皂角刺6~7份、金银花6~7份、没药5~7份、五倍子5~7份、黄芩5~6份、丹参5~6份、青黛粉4~6份、炉甘石3~5份、明矾3~5份、冰片2~4份。
[0009]进一步地,一种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9份、黄连9份、蛇床子8份、地肤子8份、白花蛇舌草7份、白芷7份、皂角刺6.5份、金银花6.5份、没药6份、五倍子6份、黄芩5.5份、丹参5.5份、青黛粉5份、炉甘石4份、明矾4份、冰片3份。
[0010]其中,各组分的药理和作用概述如下:
[0011]苦参:抗炎作用,对红细胞有稳定作用,减少炎症、抗过敏作用,能抑制被动和主动的皮肤过敏。苦参碱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12]黄连:有抗病源微生物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及抗毒作用,增强白细胞吞噬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黄连素对多种真菌毒素有明显的抵抗力。
[0013]蛇床子:具有燥湿杀虫,祛风止痒,能抑制皮肤真菌,抗病变作用,抗皮肤过敏作用。
[0014]地肤子:具有清热除湿,散风止痒,抗菌驱恶疮等功效。
[0015]白花蛇舌草:能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如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吞噬细胞活力等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提高,以发挥抗炎作用。
[0016]白芷:具有祛风,消肿化脓的功效,用于疮疡肿毒,白芷辛温行散,善消肿排脓,疮疡初期用之消散,溃后用之排脓,外用之疮肿之要药。含有的当归素具有增白皮肤的作用。
[0017]皂角刺:皂角刺药力锐利,功善拔毒溃疮,消肿排脓,又能祛风止痒。凡痈肿毒疮,肿成不溃及痤疱,过敏用之无所不益。
[0018]金银花:具有抗原微生物作用,能增强皮肤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对通透性增高和渗出性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修复皮肤作用。
[0019]没药: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功善行血散瘀止疼,又能消肿生肌,是外科之常用药。
[0020]五倍子:有沉淀蛋白的作用,皮肤、粘膜、溃疡接触了里面成份鞣酸后其组织蛋白被凝固,形成了一种机械保护膜从而起到收敛作用,更具有广泛的收敛、固涩、解毒消肿之功。
[0021]黄芩:具有抗过敏和抗氧化作用,增强皮肤免疫力作用和抗放射性损伤的作用,能抗肉皮细胞损伤,对治疗化妆品和激素后遗症有特效。
[0022]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促进皮肤组织再生,改善血液循环,修复皮肤作用的功效。
[0023]青黛粉:能影响细胞的核酸代谢,直接杀死有菌细胞,而不影响成熟颗粒的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生存。对机体细胞有免疫功能,巨噬细胞能力增强,功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至要药。
[0024]炉甘石:具有收湿敛疮,拔毒生肌作用,外用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吸收表面的分泌液体而收敛,对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瘙痒、夏季皮炎、日晒有较好效果。
[0025]明矾:外用善于解毒杀虫、收湿止痒,特别是对于疮面湿烂或瘙痒者效果极佳,并能收缩毛孔,能够减少汗液分泌,改善油脂皮肤。
[0026]冰片具有促进透皮吸收作用,冰片里面尤脑成分是一种有效的透皮吸收剂,冰片能增加肉芽组织结构和表皮细胞再生,修复皮肤附属器官而且具有较强的创伤愈合作用。
[0027]现有化妆品和激素依赖症,其主要原因是化妆品里面有的铅、汞、激素作用于皮肤表层破坏了皮肤的天然屏障造成的。普通化妆品和传统中药面膜根本没有作用皮脂深层的功效,所以皮脂深层的病菌就清除不彻底,这些生存下来的病菌就不断增殖,积累到一定的比例就会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了耐药性,并对以后治疗增加了难度,也就是说没有根除病灶所致。
[0028]上述的苦参、黄连、蛇床子、地肤子、白花蛇舌草、白芷、皂角刺、金银花、没药、五倍子、黄芩、丹参、青黛粉、炉甘石、明矾、冰片,组成了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其中苦参、黄连具有解表、抗炎、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白芷、皂角刺、金银花具有活血拔毒,消肿化脓的作用。没药、五倍子有收湿敛疮,消肿生肌的作用。其中黄芩、丹参具有抗敏抗病变、抗氧化,促进肌肤组织再生之功效。白花蛇舌草、青黛粉具有增强肌肤免疫力,改善细胞新陈代谢,清热解毒之要药。明矾、炉甘石具有收敛皮肤,减少油脂分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2)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采用低温破壁研磨工艺,然后过筛成中药粉末,中药粉末的粒径为300目;3)将所述的中药粉末与熟石膏和水混合,无需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抗氧剂,调成糊状敷,即可得本发明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所述中药排毒祛痘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8~10份、黄连8~10份、蛇床子7~9份、地肤子7~9份、白花蛇舌草6~8份、白芷6~8份、皂角刺6~7份、金银花6~7份、没药5~7份、五倍子5~7份、黄芩5~6份、丹参5~6份、青黛粉4~6份、炉甘石3~5份、明矾3~5份和冰片2~4份;所述中药粉末、熟石膏和水的质量比为15:14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苦参9份、黄连9份、蛇床子8份、地肤子8份、白花蛇舌草7份、白芷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印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