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4629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由预制板A和预制板B组成的分片单元,若干分片单元拼装组成剪力墙墙壁。预制板A、预制板B内部水平钢筋均伸出并在端部形成U型闭合结构,预制板A与预制板B装配时,U型闭合结构分层交叠错位对扣形成钢筋环,钢筋环围合区域内设置有竖向通长钢筋,预制板A与预制板B对接处通过灌注灌浆料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后运输到现场吊装搭接,减少了混凝土浇筑工作量及模板工程量,施工效率高;进行剪力墙墙壁建造时,标准件拼缝连接内外侧均采用弹性密封胶封堵,无需支模,只需装配就位并顶紧后通过灌注灌浆料连接即可,整体性较好,避免了产生裂缝,还减少了模板工程量。还减少了模板工程量。还减少了模板工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墙壁设计
,涉及一种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建筑结构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对外观和内部使用等方面的审美要求也逐步提高。常见的建筑工程结构形式中,形状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应用较为普遍,造型奇特、外观精美的新型建筑结构也层出不穷;规则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然而针对不规则弧形剪力墙结构的现场施工工艺还不够成熟,大多采用现场搭设模板的现浇施工工艺,现浇施工中存在弧度控制、倾斜角控制难以准确定位测量的问题,而且混凝土密实度也较难控制,弧形混凝土构件局部圆弧顺弧度、线条的流畅度欠佳。因此,本技术基于装配式建造理念设计了一种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来拼装组成完整的弧形剪力墙墙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通过若干工厂预制的分片单元拼装组成完整的弧形剪力墙墙壁,可有效减少混凝土浇筑工作量及模板工程量,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且整体施工质量较好。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5]一种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呈弧形且在工厂内分节段浇筑成型的预制板A和预制板B,预制板A和预制板B内部均配置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预制板A以及预制板B内部的水平钢筋两端均伸出且呈U型闭合结构,预制板A以及预制板B的两侧边均设置有与其主体部分整体预制的连接挡板;
[0006]预制板A和预制板B对接形成分片单元,多个分片单元的侧边相互拼接组成弧形剪力墙墙壁;预制板A主体部分两侧边处的连接挡板与预制板B主体部分两侧边贴合,预制板B主体部分两侧边处的连接挡板与预制板A主体部分两侧边贴合,预制板A上的U型闭合结构与预制板B上的U型闭合结构分层交叠错位对扣形成钢筋环围合区域,钢筋环围合区域内设置有竖向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与钢筋环构成类纵筋+箍筋结构,预制板A和预制板B连接处的拼缝内外侧均采用弹性密封胶封堵,通过灌注灌浆料连接成整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板A主体部分两侧边处一体化设置的连接挡板为挡板A,挡板A位于预制板A主体部分前端面;预制板A中的水平钢筋两端外伸至预制板A外所形成的U型闭合结构为U型结构A,U型结构A位于挡板A与预制板A主体部分所形成的凹槽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板B主体部分两侧边处一体化设置的连接挡板为挡板B,挡板B位于预制板B主体部分后端面;预制板B中的水平钢筋两端外伸至预制板B外所形成的U型闭合结构为U型结构B,U型结构B位于挡板B与预制板B主体部分所形成的凹槽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挡板A与预制板B主体部分侧边贴合,挡板B与预制板A主体部分侧
边贴合,U型结构A与U型结构B分层交叠错位对扣,形成椭圆形的钢筋环,钢筋环内设置有4根竖向通长钢筋,预制板A与预制板B的对接处灌注有高强自密实微膨胀灌浆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胶为MS胶。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钢筋的直径为10~25mm,间距不大于200mm,净距大于50mm。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基于装配式技术,将构成弧形剪力墙墙壁的各单元模块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建造弧形剪力墙墙壁时,将预制完成的标准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和搭接即可,有效减少了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工作量及模板工程量,不仅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缩短了施工工期,更重要的是无需现场搭设模板现浇混凝土,避免出现弧度以及倾斜角定位测量难、密实度控制差、弧形混凝土线条流畅度差等问题,还能明显减少建筑资源浪费。
[0014]基于本技术进行墙壁建造时,只需在装配完成后通过灌注灌浆料使其连接成整体即可,在标准件拼缝连接内外侧采用弹性密封胶封堵,有效控制墙壁结构实体质量以及渗漏、裂缝等质量通病的发生。相比干式连接整体性较好、有效避免了裂缝的产生,相比传统湿式连接减少了模板工程量,更加方便快捷。
[0015]同时本技术不仅适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还可推广应用到粮油、煤炭、减材、冶金等工农业领域的仓储结构中,能够有效提高仓储结构建造水平,有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构建标准化、安装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形成绿色高效的建造模式,在提高结构建造质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装配式仓储结构实现产业化落地提供专业的技术参考。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预制板A和预制板B拼装正面示意图;
[0017]图2为预制板A和预制板B拼装俯视图;
[0018]图3为预制板A和预制板B的拼装节点放大图;
[0019]图4为预制板A背面示意图;
[0020]图5为预制板A俯视图;
[0021]图6为预制板B正面示意图;
[0022]图7为预制板B俯视图。
[0023]图中:1

预制板A;100

挡板A;101

U型结构A;2

预制板B;200

挡板B;201

U型结构B;3

通长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英文字母“A”、“B”的使用是为了便于区分各名称相同的部件,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由相互匹配的弧形预制板A1和弧形预制板B2组成的分片单元,实际装配中,若干个分片单元的侧边相互拼装在一起即可组成一个完整的弧形剪力墙墙壁结构。
[0027]预制板A1和预制板B2均在工厂内分节段浇筑成型,预制板A1和预制板B2内部均按照规范以及设计要求配置有双向钢筋,双向钢筋包括圆周向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水平钢筋的直径为10~25mm,间距不大于200mm,净距大于50mm。
[0028]如图4、5所示,预制板A1主体部分两侧边处均设置有挡板A100,挡板A100与预制板A1主体部分为一体化成型结构,且挡板A100与预制板A1主体部分前端面接触;预制板A1中的水平钢筋两端均外伸至预制板A1外,且形成U型结构A101,U型结构A101位于挡板A100与预制板A1主体部分所形成的凹槽中。
[0029]如图6、7所示,预制板B2主体部分两侧边处均设置有挡板B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弧形且在工厂内分节段浇筑成型的预制板A(1)和预制板B(2),预制板A(1)和预制板B(2)内部均配置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预制板A(1)以及预制板B(2)内部的水平钢筋两端均伸出且呈U型闭合结构,预制板A(1)以及预制板B(2)的两侧边均设置有与其主体部分整体预制的连接挡板;预制板A(1)和预制板B(2)对接形成分片单元,多个分片单元的侧边相互拼接组成弧形剪力墙墙壁;预制板A(1)主体部分两侧边处的连接挡板与预制板B(2)主体部分两侧边贴合,预制板B(2)主体部分两侧边处的连接挡板与预制板A(1)主体部分两侧边贴合,预制板A(1)上的U型闭合结构与预制板B(2)上的U型闭合结构分层交叠错位对扣形成钢筋环围合区域,钢筋环围合区域内设置有竖向通长钢筋,预制板A(1)和预制板B(2)连接处的拼缝内外侧均采用弹性密封胶封堵,通过灌注灌浆料连接成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弧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A(1)主体部分两侧边处一体化设置的连接挡板为挡板A(100),挡板A(100)位于预制板A(1)主体部分前端面;预制板A(1)中的水平钢筋两端外伸至预制板A(1)外所形成的U型闭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卓旬高谦詹忠锜朱家栋严俊冯满王少华汪黄东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