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447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有预热、均质、巴氏杀菌、酶解、灭酶、冷却和灌装、冷藏、出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以酶解工艺为核心,结合巴氏杀菌乳生产工艺,生产低乳糖巴氏鲜牛奶,降低了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符合低乳糖牛奶(乳糖含量≤2g/100g)的标准,耗时短,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口感良好,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乳制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但由于乳糖不耐症的存在,使部分消费者饮用牛奶后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影响乳糖不耐症人群对牛奶的正常饮用。低乳糖巴氏鲜牛奶采用低温杀菌技术,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因此,开发低乳糖巴氏鲜牛奶非常有必要。
[0003]现行低乳糖巴氏鲜牛奶生产工艺中,酶解时间在3~12h不等,耗时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且在高温下酶解时间过长,会加速微生物繁殖,影响产品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在较短时间内降低牛奶中的乳糖含量,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的情况下,高效水解乳糖,制备低乳糖巴氏鲜牛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S1.预热:将生鲜乳温度预热至60℃

70℃;S2.均质:采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18Mpa

20Mpa;S3.巴氏杀菌:对完成步骤S2的乳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72℃~80℃,杀菌时间15s;S4.酶解:乳糖酶为中性乳糖酶,乳糖酶添加量300g/1000kg~350g/1000kg,酶解时间1h~1.5h,酶解温度38℃~40℃;S5.灭酶:灭酶温度72℃~80℃,时间15s;S6.冷却:对完成步骤S5的冷却至0℃~6℃,存储时间<4小时;S7.灌装、冷藏、出库:冷藏温度控制在2℃~6℃。
[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S1预热之前要求原料乳符合《GB 19301

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中对原料乳的要求。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S1预热之前对原料奶通过双联过滤器过滤,除去杂质,后经净乳机进行净乳,除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0008]进一步的,在步骤S1预热之前对原料奶的贮存温度控制为0℃~6℃,在12小时内用于生产。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包括步骤有预热、均质、巴氏杀菌、酶解、灭酶、冷却和灌装、冷藏、出库;本专利技术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以酶解工艺为核心,结合巴氏杀菌乳生产工艺,生产低乳糖巴氏鲜牛奶,降低了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符合低乳糖牛奶(乳糖含量≤2g/100g)的标准,耗时短,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口感良好,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S1.预热:将生鲜乳温度预热至60℃

70℃;S2.均质:采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18Mpa

20Mpa;S3.巴氏杀菌:对完成步骤S2的乳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72℃~80℃,杀菌时间15s;S4.酶解:乳糖酶为中性乳糖酶,乳糖酶添加量300g/1000kg~350g/1000kg,酶解时间1h~1.5h,酶解温度38℃~40℃;S5.灭酶:灭酶温度72℃~80℃,时间15s;S6.冷却:对完成步骤S5的冷却至0℃~6℃,存储时间<4小时;S7.灌装、冷藏、出库:冷藏温度控制在2℃~6℃。
[0011]进一步的,在步骤S1预热之前要求原料乳符合《GB 19301

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中对原料乳的要求。
[0012]进一步的,在步骤S1预热之前对原料奶通过双联过滤器过滤,除去杂质,后经净乳机进行净乳,除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0013]进一步的,在步骤S1预热之前对原料奶的贮存温度控制为0℃~6℃,在12小时内用于生产。
[0014]实施例一: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对生乳进行处理。
[0015]原料乳验收:依据《GB 19301

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中对原料乳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原料乳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步工艺。
[0016]净乳:原料奶经过双联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后经净乳机进行净乳,除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0017]冷却、储存:将原料乳冷却至4.3℃,储存于暂存缸。
[0018]均质:采用高压均质机,均质温度为68℃,均质压力为18.5Mpa。
[0019]巴氏杀菌:对均质后的乳进行杀菌,杀菌温度为78.2℃、杀菌时间为15s。
[0020]酶解:乳糖酶添加量320g/1000kg,酶解时间1h,酶解温度40 ℃。
[0021]灭酶:灭酶参数78.3℃,时间15s;冷却:将杀菌后乳的温度降至4.8℃。
[0022]灌装、冷藏:杀菌后的乳迅速进行灌装,并立即入库冷藏,冷藏温度为4.6℃。
[0023]实施例二: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对生乳进行处理。
[0024]原料乳验收:依据GB 19301

2010中对原料乳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原料乳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步工艺。
[0025]净乳:原料奶经过双联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后经净乳机进行净乳,除去牛乳中的机械杂质。
[0026]冷却、储存:将原料乳冷却至5.1℃,储存于暂存缸。
[0027]均质:采用高压均质机,均质温度为61℃,均质压力为18Mpa。
[0028]巴氏杀菌:对均质后的乳进行杀菌,杀菌温度为80℃、杀菌时间为15s。
[0029]酶解:乳糖酶添加量350g/1000kg,酶解时间1h,酶解温度39.4 ℃。
[0030]灭酶:灭酶参数78.9℃,时间15s;冷却:将杀菌后乳的温度降至5.2℃。
[0031]灌装、冷藏:杀菌后的乳迅速进行灌装,并立即入库冷藏,冷藏温度为4.8℃。
[0032]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方法下生产的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分别从乳糖含量及菌落总数进行了评价。
[0033]1、乳糖含量分别检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方法下生产的低乳糖巴氏鲜牛奶中的乳糖含量。
[0034]2、菌落总数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方法下生产的低乳糖巴氏鲜牛奶放置4℃~6℃冷藏条件下,严格按照《GB4789.2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的要求检测菌落总数。
[0035]乳糖含量结果见表1:。
[0036]菌落总数结果见表2:本专利技术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以酶解工艺为核心,结合巴氏杀菌乳生产工艺,生产低乳糖巴氏鲜牛奶,降低了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符合低乳糖牛奶(乳糖含量≤2g/100g)的标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乳糖巴氏鲜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S1.预热:将生鲜乳温度预热至60℃

70℃;S2.均质:采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压力18Mpa

20Mpa;S3.巴氏杀菌:对完成步骤S2的乳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72℃~80℃,杀菌时间15s;S4.酶解:乳糖酶为中性乳糖酶,乳糖酶添加量300g/1000kg~350g/1000kg,酶解时间1h~1.5h,酶解温度38℃~40℃;S5.灭酶:灭酶温度72℃~80℃,时间15s;S6.冷却:对完成步骤S5的冷却至0℃~6℃,存储时间<4小时;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佩陈倩红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祁牧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