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434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采用黄粉虫蛹作为益蝽的猎物,大豆苗作为益蝽的寄主植物供益蝽栖息及成虫产卵。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昆虫人工饲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黄粉虫蛹饲养成本低,营养丰富,保存时间长,能够保证益蝽饲养过程中的食物需求,并通过添加大豆苗为益蝽提供栖息场所,减少了自残。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益蝽的存活率,延长了益蝽成虫寿命,并提高了益蝽雌虫的产卵率。益蝽雌虫的产卵率。益蝽雌虫的产卵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人工饲养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药工业体系的建立,化学防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化学农药的不当使用导致了化学农药使用过度、害虫抗药性的迅速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利用天敌昆虫防控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得到了重视,各种天敌昆虫的扩繁和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必要。
[0003]益蝽属于半翅目蝽科益蝽亚科,可捕食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美国白蛾等多种重要的鳞翅目等害虫,捕食范围广,是生物防治上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并且,益蝽具有捕食能力强、捕食量大、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在多种重要的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4]目前益蝽主要利用粘虫幼虫进行饲养。但是粘虫饲养成本高,难度大,投喂复杂,容易腐烂发臭,而且不易储存。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提高益蝽饲养效果的益蝽人工饲养技术,以补充益蝽相关研究,并支持我国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来克服以粘虫幼虫为猎物时饲养成本高,猎物反抗导致益蝽死亡的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益蝽若虫的存活率和成虫获得率,并能够提高雌虫的产卵量和产卵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采用黄粉虫蛹作为益蝽的猎物,大豆苗作为益蝽的寄主植物供益蝽栖息及成虫产卵。
[0007]优选的,所述益蝽孵化为若虫后,将益蝽若虫接入放有大豆苗的养虫笼,待益蝽发育至二龄时,向养虫笼内添加黄粉虫蛹。
[0008]优选的,所述益蝽若虫发育至成虫后,按雌雄比例为1:1将2

4头益蝽接入放有大豆苗的饲养瓶,每天向成虫提供2

3头黄粉虫蛹。
[0009]优选的,将所述益蝽成虫中雌虫、雄虫各一头,同时接入放有大豆苗的饲养瓶,并每天在饲养瓶内放入2

3头黄粉虫蛹,在饲养瓶中完成交配,并产卵于大豆苗叶片上。
[0010]优选的,所述益蝽孵化的步骤包括:在培养皿中放置湿润脱脂棉,益蝽卵的产卵介质朝下,卵面朝上置于脱脂棉上,每天向脱脂棉添加水分保持湿润,直到益蝽孵化为若虫。
[0011]优选的,所述饲养瓶底部放置离心管,所述离心管为锥形压盖塑料离心管,剪掉部分锥部,以锥部朝上、盖朝下的方式粘在饲养瓶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离心管中插入大豆苗水培。
[0013]优选的,所述离心管中插入的大豆苗培养方法包括:用种植盆种植大豆苗,待大豆苗长至10

20cm时剪下5

8cm,将剪下的大豆苗插入饲养瓶底部的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注入水,每1

2天向离心管中添加一次水,待大豆苗枯萎后更换新的大豆苗。
[0014]优选的,所述黄粉虫蛹为刚进入化蛹状态、乳白色、活跃的健康虫蛹,或化蛹后在4
℃保存15天以内的虫蛹。
[0015]优选的,所述人工饲养益蝽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
±
1℃、湿度60
±
5%、光周期L:D为16:8,光强度为6000

12000Lux。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利用大豆苗和黄粉虫蛹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中,黄粉虫蛹营养丰富,作为益蝽的猎物足以保证其完成生长发育,并且黄粉虫蛹可于低温冷藏保存,延长了其利用时间,能够有效的避免饲养过程中益蝽的食物短缺的问题;同时,黄粉虫饲养成本低,饲养方法简单易获得,大大降低了益蝽人工饲养的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大豆苗供益蝽栖息及成虫产卵,大豆苗为益蝽提供了营养和栖息场所,能够有效的减少益蝽间的自残,提高了益蝽的存活率。在益蝽的人工饲养过程中,通过及时清理虫尸和残渣,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为益蝽提供了健康的生存环境。
附图说明
[0018]图1:不同处理组益蝽的若虫发育历期、若虫存活率和成虫雌性比,其中,A:若虫发育历期;B:若虫存活率;C:成虫雌性比;
[0019]图2:不同处理组益蝽成虫寿命,其中,A:雌成虫寿命;B:雄成虫寿命;
[0020]图3;不同饲养方式益蝽的产卵量与不产卵率,其中,A:单雌产卵量;B:雌性不产卵率;
[0021]图4:寄主植物使用时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采用黄粉虫蛹作为益蝽的猎物,大豆苗作为益蝽的寄主植物供益蝽栖息及成虫产卵。黄粉虫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快、繁殖率高的特点,目前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方法比较成熟,黄粉虫蛹富含粗蛋白、几丁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黄粉虫蛹在被取食时无反抗行为,不会对益蝽造成伤害。本专利技术在益蝽饲养过程中添加大豆苗,为益蝽提供了栖息地,增加了益蝽的活动范围,并为益蝽产卵提供了场所,还能供益蝽取食汁液,减少了益蝽的自残、缩短了益蝽若虫发育历期,并能够提高益蝽的存活率。
[0023]本专利技术中,黄粉虫幼虫以麦麸、果皮为食物,在养虫盘里人工饲养,待幼虫化蛹后,挑选刚进入化蛹状态的,乳白色、活跃的健康虫蛹放入塑料瓶中,于4℃保存,能够保存15天,延长了其利用时间,能够有效的避免饲养过程中益蝽的食物短缺的问题。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益蝽孵化为若虫的步骤包括:在培养皿中放置湿润脱脂棉,益蝽卵的产卵介质朝下,卵面朝上置于脱脂棉上,每天向脱脂棉添加水分保持湿润,直到益蝽孵化为若虫。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用水浸湿脱脂棉,将其放在直径为9

15cm的灭菌培养皿中,将新产益蝽卵的产卵介质置于脱脂棉上进行孵化,优选的,脱脂棉要及时更换并保持湿润。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益蝽孵化为若虫后,将益蝽若虫接入放有大豆苗的养虫笼,待益蝽发育至二龄时,按需向养虫笼内添加黄粉虫蛹。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养虫笼规格为35cm
×
35cm
×
35cm,每个养虫笼接入800

2000头初孵化的若虫,优选为接入1000

1500头初
孵化的若虫;饲养笼中放置装有湿润脱脂棉的培养皿,优选的,脱脂棉要及时更换并保持湿润,为若虫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本专利技术在研究中发现,接入上述数量的益蝽有利于益蝽若虫的生长繁殖,如果接入头数过多易导致益蝽若虫自残严重、存活率降低的问题。
[0026]本专利技术中,根据益蝽若虫的存活数量,以及若虫的生长状态合理添加适宜数量的黄粉虫蛹,并根据黄粉虫蛹被取食状况,及时清理黄粉虫蛹残渣,并补充新鲜健康的黄粉虫蛹。本专利技术中,在益蝽若虫饲养过程中,及时清理虫尸,及时更换并清洗养虫笼。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本专利技术中,养虫笼内放入的大豆苗为用种植盆种植的大豆苗,待大豆苗长至5

10cm时放入养虫笼。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益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饲养益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黄粉虫蛹作为益蝽的猎物,大豆苗作为益蝽的寄主植物供益蝽栖息及成虫产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蝽孵化为若虫后,将益蝽若虫接入放有大豆苗的养虫笼,待益蝽发育至二龄时,向养虫笼内添加黄粉虫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蝽发育至成虫后,按雌雄比例为1:1将2

4头益蝽接入放有大豆苗的饲养瓶,每天向成虫提供2

3头黄粉虫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益蝽成虫中雌虫、雄虫各一头,同时接入放有大豆苗的饲养瓶,并每天在饲养瓶内放入2

3头黄粉虫蛹,在饲养瓶中完成交配,并产卵于大豆苗叶片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蝽孵化的步骤包括:在培养皿中放置湿润脱脂棉,益蝽卵的产卵介质朝下,卵面朝上置于脱脂棉上,每天向脱脂棉添加水分保持湿润,直到益蝽孵化为若虫。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瓶底部放置离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真张彬武孟玲刘同先李玉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