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434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将保温板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墙板中,混凝土预制墙板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预制墙板内侧设置有混凝土内叶板,对混凝土内叶板内部进行浇筑,将预制楼板铺设在同一高度的水平钢梁上,预制楼板上铺设有水泥砂浆进行封堵,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外叶板在接缝部位做构造防水,缝隙处填塞聚苯乙烯棒,最外侧打密封胶。在现场拼装的时候节省施工时间,便于安装,降低安装成本,并且混凝土钢柱和水平钢梁能提供有效的竖向支撑和较佳的水平抗变形能力。形能力。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钢结构住宅得到初步发展。时至今日,钢结构住宅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己达百余年。在欧美和日本等地,建筑用钢量已达钢产量的三成以上,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约四成以上,形成了各自的钢结构住宅体系。但是目前已有的混凝土钢结构内叶为混凝土预制墙板的承力层;混凝土内叶左右及顶面伸出连接钢筋;且在预制混凝土墙板安装时,先在安装混凝土预制墙板的楼板上铺水泥砂浆,用角钢把混凝土预制墙板顶部埋件与钢梁焊接成整体;混凝土预制墙板左右及顶部钢筋与后浇区域的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后形成整体。内叶为承力层需考虑自身重量是否过大,且经过多次焊接,绑扎,浇筑,施工繁琐,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加快拼装效率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相对设置两个混凝土钢柱,混凝土钢柱上水平相对设置有工型的连接钢,连接钢背离混凝土钢柱一侧的腹板上开设有固定孔;第二步:将保温板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墙板中;第三步:混凝土预制墙板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预制墙板内侧设置有混凝土内叶板;第四步:混凝土内叶板内部且与保温板平行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钢筋网片,两个钢筋网片之间放置有砌块;第五步:混凝土内叶板的顶部放置有工型的水平钢梁,水平钢梁的腹板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孔;第六步:水平钢梁的下翼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混凝土内叶板顶部伸出连接钢筋贯穿连接孔;第七步:对混凝土内叶板内部进行浇筑,浇筑混凝土至水平钢梁顶部,且水平钢梁两端的固定孔露出,不浇混凝土;第八步:将水平钢梁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钢相对,水平钢梁和连接钢的固定孔通过螺栓共同连接有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将混凝土钢柱与混凝土预制墙板固定;第九步:将预制楼板铺设在同一高度的水平钢梁上,预制楼板上铺设有水泥砂浆
进行封堵,然后进行浇筑;第十步:混凝土外叶板在接缝部位做构造防水,缝隙处填塞聚苯乙烯棒,最外侧打密封胶。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将保温包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墙板中,并通过连接钢筋将混凝土内叶板与水平钢梁浇筑为一体,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通过连接板将水平钢梁和连接钢进行固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板在现场拼装的时候可以节省施工时间,便于安装,降低安装成本,并且混凝土钢柱和水平钢梁能提供有效的竖向支撑和较佳的水平抗变形能力。
[0006]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内叶板的侧面均为水洗粗糙面。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中混凝土预制墙板结构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中混凝土预制墙板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混凝土外页板1、混凝土内页板2、保温板3、水平钢梁4、混凝土钢柱5、连接钢6、连接板7、预制楼板8、聚苯乙烯棒9、密封胶10、钢筋网片201、砌块202。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09]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相对设置两个混凝土钢柱5,混凝土钢柱5上水平相对设置有工型的连接钢6,连接钢6背离混凝土钢柱5一侧的腹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0010]第二步:将保温板3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墙板中。
[0011]第三步:混凝土预制墙板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外叶板1,混凝土预制墙板内侧设置有混凝土内叶板2。
[0012]第四步:混凝土内叶板2内部且与保温板3平行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钢筋网片201,两个钢筋网片201之间放置有砌块202。
[0013]第五步:混凝土内叶板2的顶部放置有工型的水平钢梁4,工型的水平钢梁4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中间的腹板,水平钢梁4的腹板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孔。
[0014]第六步:水平钢梁4的下翼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混凝土内叶板2顶部伸出连接钢筋贯穿连接孔。
[0015]第七步:对混凝土内叶板2内部进行浇筑,浇筑混凝土至水平钢梁4顶部,且水平钢
梁4两端的固定孔露出,不浇混凝土。
[0016]第八步:将水平钢梁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钢6相对,水平钢梁4和连接钢6的固定孔通过螺栓共同连接有连接板7,通过连接板7将混凝土钢柱5与混凝土预制墙板固定。
[0017]第九步:将预制楼板8铺设在同一高度的水平钢梁4上,预制楼板8上铺设有水泥砂浆进行封堵,然后进行浇筑。
[0018]第十步:混凝土外叶板1在接缝部位做构造防水,缝隙处填塞聚苯乙烯棒9,最外侧打密封胶10。
[0019]混凝土内叶板2的侧面均为水洗粗糙面,水洗粗糙面能够改善墙板与后续工序的粘结牢固性。
[0020]将保温包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墙板中,并通过连接钢筋将混凝土内叶板与水平钢梁浇筑为一体,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并在混凝土外叶板上做防水结构,通过连接板将水平钢梁和连接钢进行固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板在现场拼装的时候可以节省施工时间,便于安装,降低安装成本,并且混凝土钢柱和水平钢梁能提供有效的竖向支撑和较佳的水平抗变形能力。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及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相对设置两个混凝土钢柱,混凝土钢柱上水平相对设置有工型的连接钢,连接钢背离混凝土钢柱一侧的腹板上开设有固定孔;第二步:将保温板预制在混凝土预制墙板中;第三步:混凝土预制墙板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预制墙板内侧设置有混凝土内叶板;第四步:混凝土内叶板内部且与保温板平行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钢筋网片,两个钢筋网片之间放置有砌块;第五步:混凝土内叶板的顶部放置有工型的水平钢梁,水平钢梁的腹板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孔;第六步:水平钢梁的下翼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混凝土内叶板顶部伸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富丽朱斌斌常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