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复合焊料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38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复合焊料及其加工方法,对Cu粉末、Sn粉末、Ni粉末物质的量比为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复合焊料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封装微互连
,具体而言,涉及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复合焊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封装和组装领域中,锡基焊料是一种重要的芯片级、封装级和板级组装级互连材料,锡基焊料形成微焊点后可实现两个金属表面间的电、信号和机械连接的功能。常见的SnAgCu系,SnAg系和SnCu系锡基焊料的熔点为222~245℃,而由于很多电子元器件对温度敏感,如发光二极管(LED)、柔性材料和太阳能板光伏焊带等,只有在低温下焊接才能保证其产品良率。因此,SnBi焊料以其相对较低的熔点(138℃)、良好的润湿性、低廉的价格和较高的抗拉强度,成为微电子制造行业低温焊接领域的重要焊料。但是,SnBi焊料的延展性较差,焊后呈脆性断裂模式。同时,由于Bi元素本身的脆性,使得SnBi焊料的抗蠕变性能较差,力学强度不足。这都阻碍了其在低温封装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0003]研究表明,采用微米或纳米颗粒增强的方法是提高SnBi焊料合金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纳米Ag颗粒增强的SnBi复合焊料能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但对于剪切强度提升并不明显且增强相制备成本高昂。金属间化合物(IMC)Cu6Sn5作为锡基钎料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生成物,可以作为增强相添加到SnBi焊料中,能有效地改善复合焊料合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但是目前使用还原沉淀方法制备Cu6Sn5纳米颗粒的制备流程较为复杂,原材料需求也多种多样。碳纳米管(CNTs)的添加可以细化Sn
/>Bi钎料微观组织,从而提高焊点的强度和力学性能,但是其在制备过程中不易控制,在形成晶格缺陷的同时容易导致碳纳米管的长度过短,失去原始碳纳米管具有的性能。
[0004]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是迄今为止最强的金属材料(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最高)。近年来,虽然由金属间化合物(IMC)颗粒引起的无铅焊料增强已有研究,但对于非晶态或近非晶态IMCs合金颗粒,其对SnBi焊料的影响尚未被研究。
[0005]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复合焊料及其加工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对Cu粉末、Sn粉末、Ni粉末物质的量比为2.5

3.0:3.0

3.5:1的原料进行烧结,所述烧结步骤主要作用温度为450℃

550℃。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烧结步骤包括:于15

25min内将烧结温度由15

25℃升温至450℃

550℃,保温20

40min;随后于100

130min内将处理温度降至20

25℃;
[0010]优选地,所述烧结步骤真空度在1
×
10
‑2以下;
[0011]优选地,所述烧结步骤对物料施加45

55Mpa的压力。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烧结后依次进行熔炼和急冷凝固;
[0013]优选地,所述熔炼步骤温度为950

1050℃;
[0014]优选地,所述熔炼步骤真空度在1
×
10
‑2以下;
[0015]优选地,所述极冷凝固是在30

60s内将熔融物料温度降至20

30℃。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熔炼和急冷凝固在真空熔炼甩带炉内进行;
[0017]优选地,所述急冷凝固过程中甩带炉辊轮速度为30

40m/s。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急冷凝固得到的物料进行粉碎,得到颗粒状的近非晶态增强材料;
[0019]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
[0020]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中磨球为氧化锆材质;
[0021]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中磨球包括直径10mm的大球和直径5mm的小球,所述大球和小球的重量比为1.2

1.5:1;
[0022]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中球料比约为18

22:1;
[0023]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采用湿磨的方式,球磨时间为60

75小时,球磨机转速为280

320r/min;
[0024]优选地,所述湿磨是向球磨罐内加入无水乙醇至覆盖物料和球体;
[0025]优选地,湿磨后将物料至于50

60℃环境下干燥20

28h;
[0026]优选地,湿磨后使用2300目筛网进行筛分获得尺寸小于5μm的颗粒状的近非晶态增强材料。
[00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烧结前,还包括将所述Cu粉末、所述Sn粉末以及所述Ni粉末的混合粉末压制成块状的混合物料;
[0028]优选地,所述Cu粉末、所述Sn粉末以及所述Ni粉末的粒径独立地为70

80μm;
[0029]优选地,使用石墨模具对混合粉末进行压制,所述石墨模具采用顶柱+垫片+石墨纸+粉末样品+石墨纸+垫片+顶柱的形式装配;
[0030]优选地,所述熔炼步骤前去除物料表面杂质;
[0031]优选地,所述混合粉末是由所述Cu粉末、所述Sn粉末以及所述Ni粉末于行星式球磨机以及不锈钢球磨罐中混合而得;
[0032]优选地,混合时间为8

12min,混合转速280

320r/min。
[003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焊料,含有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得到的焊料用增强材料。
[003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料用增强材料占复合焊料总重的0.25

1%。
[003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焊料的加工方法,将含有Sn粉末、Bi粉末和近非晶态增强材料粉末的原料置于280

320℃中熔化后冷却,得到复合焊料。
[003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速率为8

12℃/min;
[0037]优选地,将所述复合焊料切割后置于熔融松香中重熔,得到球状复合焊料;
[0038]优选地,所述Sn粉末、Bi粉末的重量比为42:58;
[0039]优选地,所述含有Sn粉末、Bi粉末和近非晶态增强材料粉末的原料熔化前先混合均匀并在8

12Mpa下保压3

5min制成压块;
[0040]优选地,所述含有Sn粉末、Bi粉末和近非晶态增强材料粉末的原料在球磨机中,并
在280

320r/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Cu粉末、Sn粉末、Ni粉末物质的量比为2.5

3.0:3.0

3.5:1的原料进行烧结,所述烧结步骤主要作用温度为450℃

5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步骤包括:于15

25min内将烧结温度由15

25℃升温至450℃

550℃,保温20

40min;随后于100

130min内将处理温度降至20

25℃;优选地,所述烧结步骤真空度在1
×
10
‑2以下;优选地,所述烧结步骤对物料施加45

55Mpa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后依次进行熔炼和急冷凝固;优选地,所述熔炼步骤温度为950

1050℃;优选地,所述熔炼步骤真空度在1
×
10
‑2以下;优选地,所述极冷凝固是在30

60s内将熔融物料温度降至20

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和急冷凝固在真空熔炼甩带炉内进行;优选地,所述急冷凝固过程中甩带炉辊轮速度为30

40m/s。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焊料用增强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急冷凝固得到的物料进行粉碎,得到颗粒状的近非晶态增强材料;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中磨球为氧化锆材质;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中磨球包括直径10mm的大球和直径5mm的小球,所述大球和小球的重量比为1.2

1.5:1;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中球料比约为18

22:1;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采用湿磨的方式,球磨时间为60

75小时,球磨机转速为280

320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红波梁泾洋黄家强李望云杨道国张国旗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