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专利>正文

用于为两轮车转向机构提供复位矩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08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说明了用于为两轮车转向机构提供复位矩的设备,具有:支承装置,用于将设备支承在两轮车架处;连接装置,用于将设备与叉杆连接,其中连接装置具有旋转轴线;用于储存复位力的储能装置;以及力传递装置,用于将转向力传递给储能装置,其中力传递装置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偏心的力传递点,其中力传递装置形成穿过偏心的力传递点和力传递装置在储能装置处的接合点的力作用线,用于将转向力传递给储能装置,其中在设备的中性位置中力作用线与穿过旋转轴线和接合点延伸的直线围成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说明了两轮车架、两轮车转向装置和两轮车。两轮车转向装置和两轮车。两轮车转向装置和两轮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为两轮车转向机构提供复位矩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为两轮车转向机构提供复位矩的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两轮车架、一种两轮车转向装置和一种两轮车。

技术介绍

[0002]在行驶速度较低的情况下,两轮车的运转行为可能是不稳定的。在运转稳定性较低的情况下,两轮车的前轮可能倾向于向侧面偏斜。偏斜的前轮和由此摆向侧方的车把可能导致危险的行驶状况。
[0003]即使在两轮车的前轮被抬高的情况下,前轮也可能向侧面偏斜并且车把可能摆向侧方。例如,两轮车的停驻或抬高或者两轮车的运输可能由此受到不利影响并且可能在两轮车的周围导致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为两轮车转向机构提供复位矩的设备。所述设备可以被适配为用于取决于转向角度来提供复位矩。所述两轮车转向机构可以为自行车转向机构或摩托车转向机构。
[0005]复位矩可以为用于使叉杆或布置在叉杆处的两轮车把手(可以为自行车把手或摩托车把手)复位的复位矩。因此,复位矩可以为叉杆复位矩或把手复位矩或者可以产生叉杆复位矩或把手复位矩。转向角度可以基于两轮车转向机构的两轮车把手的转动角度。所述设备可以为可补装在两轮车上的两轮车部件。所述设备可以支承在两轮车的两轮车架处并且可以与两轮车的叉杆连接。所述两轮车部件可以为自行车部件和/或摩托车部件。
[0006]复位矩可以实现两轮车转向机构向所述设备的中性位置复位。所述中性位置可以是所述设备的能够引起两轮车的直线行驶的状态。所述中性位置还可以为所述设备的如下状态:其中所述设备在没有外部转向力作用的情况下可以处于力矩平衡或力平衡。
[0007]所述设备可以具有支承装置,以便将所述设备支承在两轮车架处。所述支承装置可以安置在所述两轮车架处。所述支承装置可以被适配为用于将所述设备牢固地支承在所述两轮车架处。替代于此,所述支承装置还可以被适配为用于将所述设备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两轮车架处,例如用于将所述设备旋转铰接式地支承在所述两轮车架处。例如所述支承装置可以具有支承销,所述设备可以经由所述支承销而旋转铰接式地支承在所述两轮车架处。
[0008]所述设备可以具有连接装置,以便将所述设备与叉杆防旋转地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可以被适配为用于将所述设备与所述叉杆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地连接。例如所述连接装置可以为可以防旋转地紧固在把手杆处的圆形夹或夹子。转向角度因此可以对应于所述叉杆的旋转角度。所述两轮车把手可以经由把手立管(Lenkervorbau)与所述叉杆防旋转地连接。转向角度因此可以对应于所述两轮车把手的转动角度。
[0009]所述连接装置可以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轴线可以对应于所述叉杆的旋转轴
线。所述旋转轴线可以为所述叉杆和所述连接装置的共用的旋转轴线。所述叉杆可以围绕所述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两轮车架的头管中的头组件。
[0010]根据所述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装置可以为前轮叉。所述设备由此可以经由所述前轮叉与所述叉杆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可以例如为所述前轮叉的叉臂。所述设备由此还可以经由所述叉臂与所述叉杆连接。所述设备由此可以以特别紧凑的方式被补装在前轮处。
[0011]所述设备可以具有储能装置,以便储存复位力。复位力可以为用于使叉杆或布置在叉杆处的两轮车把手复位的复位力。因此,复位力可以为叉杆复位力或把手复位力或者可以产生叉杆复位力或把手复位力。所述储能装置可以被适配为用于提供或输出在所述连接装置旋转时增大的复位力。所述连接装置的旋转可以基于所述把手杆的旋转或者所述两轮车把手的转动。
[0012]所述设备可以具有力传递装置,以便将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所述力传递装置还可以被适配为用于将所述复位力传递给所述连接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可以被适配为用于将所储存的复位力引入所述力传递装置中。
[0013]所述力传递装置可以具有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偏心的力传递点。所述力传递点可以形成力杠杆的力接合点,以便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或提供所述复位矩。所述力杠杆可以形成或实现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力传递点之间的单侧力杠杆。
[0014]所述力传递装置可以通过所述偏心的力传递点和所述力传递装置在所述储能装置处的接合点形成力作用线,以便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所述力作用线可以被适配为用于传递基于所述转向力的拉力。所述力线还可以被适配为用于将所述复位力从所述储能装置传递给所述连接装置。
[0015]根据所述设备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力传递点和/或所述接合点可以被布置在车架纵轴线上或者可布置或被布置在车架中心。替代于此,所述力传递点和/或所述接合点可以被布置为相对于车架纵轴线偏移或者可布置或被布置为偏离车架中心。
[0016]在所述设备的中性位置中所述力作用线与穿过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接合点延伸的直线可以围成角度。所述力作用线与所述直线可以以所围成的角度相交。所述角度可以为不是180
°
的角度。所述角度尤其为锐角。所述力作用线可以为在从所述中性位置起设定的转向角度下起作用的力线。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可以有利地在设定在从所述中性位置起的预定转向角度区域中的转向角度下在增大复位矩时创造所述储能装置的直接响应行为。利用穿过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接合点的直线间隔开的力传递点以及由此得出的且倾斜于所述直线形成的力作用线,可以直接保证用于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的有效连接。因此可以利用所述设备来减小或消除在设定在从所述中性位置起的预定转向角度区域中的转向角度下的力传递中初始的死区域。
[0017]作为有利的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两轮车的改进的行驶行为。利用本专利技术尤其可以使两轮车的运转行为更稳定。另外,利用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实现自行车的改进的操作性。尤其可以阻止抬起的前轮的摆动。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别有利的效果在于,由于利用本专利技术设备的两轮车的改进的行驶行为和提高的运转稳定性,在两轮车的转向几何形状参数设计中实现了增大的自由空间。由此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在更大的参数范围内改变两轮车的转向几何形状参数,而不会由
此妨害两轮车的运转稳定性。例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由此在适配或改变把头角度、前轮直径、叉弯曲度或在前轮转向情况下的跟随作用时存在更大的自由空间。
[0019]根据所述设备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力传递装置可以具有两个力传递元件以便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根据这个实施方式,所述力传递元件可以分别具有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偏心的力传递点。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一个偏心的力传递点和所述接合点形成力作用线,以便在向右转向时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所述力传递装置可以在所述储能装置处具有另外的接合点,以便将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所述另外的接合点可以与所述接合点间隔开地形成在所述储能装置处。可以形成穿过另一个偏心的力传递点和所述接合点或所述另外的接合点的另外的力作用线,以便在向左转向时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在所述设备的中性位置中,穿过所述另一个偏心的力传递点的力作用线与穿过所述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为两轮车转向机构提供复位矩的设备(100),所述设备具有:

支承装置(10),所述支承装置用于将所述设备(100)支承在两轮车架(2)处,

连接装置(60),所述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设备(100)与叉杆(4)连接,其中该连接装置(60)具有旋转轴线(A),

用于储存复位力的储能装置(30),以及

力传递装置(40),所述力传递装置用于将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30),其中所述力传递装置(40)具有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A)偏心的力传递点(P1),其中所述力传递装置(40)通过所述偏心的力传递点(P1)和所述力传递装置(40)在所述储能装置(30)处的接合点(P2)形成力作用线(L),用于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30),并且其中在所述设备(100)的中性位置(N)中所述力作用线(L)与穿过所述旋转轴线(A)和所述接合点(P2)延伸的直线(G)围成角度(W)。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力传递装置(40)具有两个力传递元件(42,42')以便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30),其中所述力传递元件(42,42')分别具有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A)偏心的力传递点(P1,P1'),其中通过一个偏心的力传递点(P1)和所述接合点(P2)形成力作用线(L),以便在向右转向时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30),并且其中通过另一个偏心的力传递点(P1')和所述接合点(P2)形成另外的力作用线(L),以便在向左转向时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设备(100)被配置为用于在所述中性位置(N)中将能量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30),利用所述能量,在所述中性位置(N)中能够将用于稳定所述叉杆(4)的稳定化力经由所述力传递装置(40)传递给所述连接装置(60)。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100),所述设备具有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被配置为用于补偿拉力,所述拉力在设定在从所述中性位置(N)产生的预定转向角度区域中的转向角度下作用于所述力传递装置(40)。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力传递装置(40)被配置为用于在设定在从所述中性位置(N)起的预定转向角度区域中的转向角度下提供所述复位矩的递增式增长。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力传递装置(40)被配置为用于在设定在预定转向角度区域中的转向角度下提供所述复位矩的递减式增长。7.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设备(100),其中用于提供所述复位矩的递增式增长而设定在从所述中性位置(N)起的所述预定转向角度区域中的转向角度小于用于提供所述复位矩的递减式增长而设定在所述预定转向角度区域中的转向角度。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储能装置(30)将所述支承装置(10)和所述连接装置(60)弹性连接。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储能装置(30)包括两个储能元件(30')以便储存复位力,其中这两个储能元件(30')中的一个被形成为用于在向右转向时储存复位力并且这两个储能元件(30')中的另一个被形成为用于在向左转向时储存复位力。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储能装置(30)包括至少一个弹簧(31),以便储存张力能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弹簧(31)被形成为拉伸弹簧(33)。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之一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设备(100)被配置为用于在所述中性位置(N)中用预张紧力来加载所述弹簧(31),利用所述预张紧力,在所述中性位置(N)中能够将用于稳定所述叉杆(4)的稳定化力经由所述力传递装置(40)传递给所述连接装置(60)。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之一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弹簧(31)被配置为在设定在从所述中性位置(N)起的预定转向角度区域中的转向角度下受到弯曲应力。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力传递装置(40)具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将所述连接装置(60)和所述储能装置(30)相连,以便将基于所述转向力的拉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30)。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100),其中所述拉伸机构具有两个拉伸元件(43,43')以便将所述转向力传递给所述储能装置(30),其中力作用线(L)由一个拉伸元件(43)形成,以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J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