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性生物质碳/腐殖质/化肥调理红壤的协同施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与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生物质碳/腐殖质/化肥调理红壤的协同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土壤以红壤为主,存在酸化严重(pH<6)、重金属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20g/kg)、氮磷等营养元素流失严重等问题,已成为限制我国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红壤进行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添加土壤调理剂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提升土壤质量的技术方法。土壤调理剂是指具有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石灰类、矿物和工业副产品、有机物料等。研究表明,土壤调理剂具有调节土壤pH、减少化肥用量,稳定土壤重金属、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养分有效性、优化微生物种群结构等功能。生物质碳因其比表面积大、表面官能团丰富、来源广、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酸性土壤、盐碱地、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改良。生物质碳在控氮、重金属稳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无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聚糖改性生物质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改性生物质碳的制备方法包括:S1:提供生物质碳源,在惰性气氛或氮气气氛条件下进行热解气化,制备得到生物质碳;S2:用碱溶液浸泡所述生物质碳,烘干后制备得到碱改性生物质碳;S3:向乙酸溶液中加入壳聚糖、所述碱改性生物质碳和戊二醇,进行交联反应,然后调节pH为9.5~10.5后静置,制备得到反应物,将所述反应物用乙酸和水润洗后进行烘干,即制备得到壳聚糖改性生物质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改性生物质碳,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生物质碳源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份数将30~45份玉米秸秆、15~30份稻壳、20~30份牛粪、15~45份发酵废渣和10~15份沼渣混合均匀,即为生物质碳源的原料;将所述生物质碳源的原料用水浸泡1~3h,然后依次经过滤、烘干,即制备得到所述生物质碳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聚糖改性生物质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采用0.22μm滤纸进行过滤;优选地,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5~6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改性生物质碳,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热解气化的温度为400~900℃;升温速率为1~5℃/min;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热解气化的时间为1~5h。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改性生物质碳,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碱溶液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剂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碱溶液的浓度为0.5~2.5M;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浸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骏,刘萌,席北斗,林爱军,郑明霞,何小松,谭笑,任萌,油畅,柳榭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