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生化水处理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改进的生化水处理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废水处理以生化处理为主,其中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废水在厌氧段和好氧段循环流动降解水中污染物,为保证水质和活性污泥的分部均匀,需要利用水力或机械等方式不断进行搅拌,由于厌氧段生化反应需要吸收热量,为保证厌氧生化反应效率,常常在厌氧段进水或循环进水端加设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结构;而好氧段生化反应需要放热,为保证好氧生化反应效率,尝尝要在进水或循环进水端增加冷却降温结构,这种厌氧段加热、好氧段冷却的结构,增加了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复杂程度和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生化水处理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增加了水处理系统的额外加设的加热和冷却结构,增加了运行能耗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生化水处理循环系统,包括反应段、涡流管一与涡流管二,所述反应段包括厌氧段与好氧段,且厌氧段与好氧段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生化水处理循环系统,包括反应段、涡流管一(11)与涡流管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段包括厌氧段(2)与好氧段(1),且厌氧段(2)与好氧段(1)之间串联或并联,所述厌氧段(2)与好氧段(1)上均开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口,且厌氧段(2)与好氧段(1)内壁位于出水口的下方均设有用于减少水中泥沙的挡泥部件(3),所述厌氧段(2)与好氧段(1)的出水口分别与出水管一(5)、出水管二(4)连接,且出水管一(5)、出水管二(4)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6)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6)的另一端分别与进水管一(9)、进水管二(8)连接,且进水管一(9)、进水管二(8)的另一端分别与涡流管一(11)、涡流管二(10)的进水端(14)连接,所述涡流管一(11)、涡流管二(10)的热流出口(20)均与进水管三并联,所述涡流管一(11)、涡流管二(10)的冷流出口(19)均与进水管四并联,且进水管三与进水管四中分别设有用于控制进水量的控制阀一(12)与控制阀二(13),所述进水管三与进水管四的另一端分别与厌氧段(2)、好氧段(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