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83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液体透镜包括一基座、一第一液体、一第二液体、一第三液体以及一电极组,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被保持在所述基座,并且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沿所述基座的一光轴方向依次地排布,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不相混溶,所述第二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不相混溶,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为导电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为绝缘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液液界面限定一第一界面,所述第二液体和第三液体的液液界面限定一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电极组可电导通于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并绝缘于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终端设备中,摄像模组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高像素、大芯片、小尺寸、大光圈是现有摄像模组的发展趋势。
[0003]根据是否能够变焦来区分摄像模组的类型,其包括变焦摄像模组和定焦摄像模组,顾名思义,变焦摄像模组是指焦距能够被调整的摄像模组,而定焦摄像模组是指焦距不能够被调整的摄像模组。受限于电子设备的尺寸,被配置于电子设备的后侧的摄像模组,即后置摄像模组通常为变焦摄像模组,其通过改变光学镜头相对于感光芯片的相对位置的方式调整变焦摄像模组的焦距,如此光学镜头必须预留较大的行程空间以供镜头组沿着光轴方向运动而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变焦,这导致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尺寸无法被实质性地降低,进而导致变焦摄像模组的发展趋势不符合电子设备的轻薄化的发展方向;被配置于电子设备的前侧的摄像模组,即前置摄像模组通常为定焦摄像模组,其光学镜头相对于感光芯片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虽然光学镜头不必预留行程空间而能够降低定焦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尺寸,但是定焦摄像模组的成像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而进一步限制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
[0004]另外,由于潜望式摄像模组具有光学变焦的能力,被广泛的应用到阵列摄像模组中。然而现有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潜望式摄像模组主要是通过光路转折的方式实现远景拍摄,这导致潜望式摄像模组往往需要配备具有较大焦距的光学镜头,在光学理论的限制下,基于大焦距的光学镜头所构建的光路需要具有足够的长度,通常来讲,长焦潜望式摄像模组可以具有大于或等于15mm的有效焦距,或者可以具有小于等于25度的视场角,较长的焦距必须具有较长的后焦距,成为缩小潜望式摄像模组尺寸的难点之一,而这使得占据电子终端安装空间难以减小,成为限制现有潜望摄像模组在电子终端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潜望式摄像模组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为满足连续变焦和清晰成像,模组内部需要设置致动系统用于驱动至少两可移动的透镜组,其中,一组用于实现变焦,即改变焦距,另一组用于实现对焦,即沿光轴移动镜头,调节光学系统与感光组件的距离,使成像清晰,而至少两透镜组的移动方向相同,均为轴向移动,导致潜望式光变模组的长度过长,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液体透镜基于电润湿效应改变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摄像模组的连续变焦。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液体透镜包括一第一液体、一第二液体以及一第三液体,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互不相容,第二液体与第三液体互不混溶,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之间形成一第一界面、所述第二液体和所
述第三液体之间形成一第二界面,通过电润湿效应控制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曲率,有利于提升所述液体透镜的光焦度。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液体透镜包括一基座和被内置于所述基座的至少一电极组,其中所述电极与所述基座一体地成型,由所述基座固定和支撑所述电极,有利于提高所述液体透镜的结构稳定性。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电极包括一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膜内注塑的方式一体地成型于所述基座,简化了所述液体透镜的制作工艺,提供了结构稳定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包括至少一所述的液体透镜,无需设置驱动所述液体透镜的驱动装置,可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能够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抖动,有利于提高拍摄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组件通过透镜结构改善,提升了光焦度变化,实现变焦能力,可以取消变焦马达,大幅度地降低模组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本专利技术成功地提供一结构紧凑,光变长度小的连续变焦成像模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液体透镜和摄像模组,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变焦响应速度快的连续变焦成像模组,且变焦范围大,成像质量高。
[0014]依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液体透镜,包括:
[0015]一基座;
[0016]一第一液体、一第二液体、以及一第三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被保持在所述基座,并且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沿所述基座的一光轴方向依次地排布,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不相混溶,所述第二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不相混溶,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为导电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为绝缘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液液界面限定一第一界面,所述第二液体和第三液体的液液界面限定一第二界面;以及
[0017]一电极组,其中所述电极组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三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可电导通于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三电极可电导通于所述第三液体,所述第二电极相绝缘于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的密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二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的折射率不同。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液体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液体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液体的折射率大于第三液体的折射率,以满足所述液体透镜所需光焦度范围的透镜的特性。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基座包括一支撑基座,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的一入光侧基板以及一出光侧基板,其中所述入光侧基板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的一入光侧,
所述出光侧基板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的一出光侧,并在所述支撑基座的内侧形成一封闭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被保持在所述支撑基座的所述容置空间。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基座包括一支撑主体和被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介电层,其中所述支撑主体为导电材料,所述介电层为绝缘材料,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支撑主体相电气地连接,或者所述支撑主体为所述第二电极,借由所述介电层电绝缘于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介电层包括一介电内层、一介电入光层以及一介电出光层,其中所述介电层的所述介电内层被形成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所述内环面,所述介电入光层被形成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所述入光侧表面,所述介电出光层被形成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所述出光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密封地连接于所述介电入光层,所述第三电极密封地连接于所述介电出光层。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电极组被内嵌于所述支撑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液体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一第一液体、一第二液体、以及一第三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被保持在所述基座,并且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沿所述基座的一光轴方向依次地排布,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不相混溶,所述第二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不相混溶,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为导电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为绝缘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液液界面限定一第一界面,所述第二液体和第三液体的液液界面限定一第二界面;以及一电极组,其中所述电极组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三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可电导通于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三电极可电导通于所述第三液体,所述第二电极相绝缘于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的密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二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的折射率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液体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液体的折射率大于第三液体的折射率,以满足所述液体透镜所需光焦度范围的透镜的特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一支撑基座,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的一入光侧基板以及一出光侧基板,其中所述入光侧基板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的一入光侧,所述出光侧基板被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的一出光侧,并在所述支撑基座的内侧形成一封闭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被保持在所述支撑基座的所述容置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支撑基座包括一支撑主体和被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介电层,其中所述支撑主体为导电材料,所述介电层为绝缘材料,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支撑主体相电气地连接,或者所述支撑主体为所述第二电极,借由所述介电层电绝缘于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介电层包括一介电内层、一介电入光层以及一介电出光层,其中所述介电层的所述介电内层被形成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所述内环面,所述介电入光层被形成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所述入光侧表面,所述介电出光层被形成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所述出光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密封地连接于所述介电入光层,所述第三电极密封地连接于所述介电出光层。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电极组被内嵌于所述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通过模塑的方式一体地成型于所述电极组,通过所述支撑基座固定和支撑所述电极组,其中所述支撑基座为绝缘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第一电极主体,自所述第一电极主体一体延伸的一第一电极内触点以及一第一电极外触点,所述第一电极内触点自所述第一电极主体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第一液体接触,所述第三电极包括一第三电极主体,自所述第三电极主体一体地延伸的一第三电极内触点以及一第三电极外触点,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内触点自所述第三电极主体向内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并且所述
第三电极内触点与所述第三液体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涂覆的方式被形成于所述入光侧基板的内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密封地固定于所述支撑基座的所述介电层,所述第三电极通过涂覆的方式被形成于所述出光侧基板的内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三电极密封地固定于所述介电层。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透镜,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一第一内嵌体、一第二内嵌体以及一第二电极触点,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电极触点自所述支撑基座向外突出,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一内嵌体和所述第二内嵌体被所述支撑基座覆盖,并且所述支撑基座在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一内嵌体的内侧形成一介电层。11.一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液体透镜;至少一镜片单元;以及一驱动器,其中所述液体透镜和所述至少一镜片单元沿同一光轴方向设置,所述液体透镜包括:一基座;一第一液体、一第二液体、以及一第三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液体、梭胡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被保持在所述基座,并且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以及所述第三液体沿所述基座的一光轴方向依次地排布,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不相混溶,所述第二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不相混溶,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为导电液体,所述第二液体为绝缘液体,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液液界面限定一第一界面,所述第二液体和第三液体的液液界面限定一第二界面;以及一电极组,其中所述电极组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三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可电导通于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三电极可电导通于所述第三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立锋周秀秀叶林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