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垫及使用其的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79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垫及使用其的床垫。现有压力垫上的压力传感带横向设置,利用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棉毡和压力检测组件,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若干沿棉毡前后向铺设的压力传感带,棉毡承托预设承载物并形成与预设承载物竖向投影对应的承托区域,压力传感带自前向后穿越承托区域并对承托区域内各前后向连续区段的压力变化进行整体检测。压力传感带沿棉毡前后向铺设且与使用者的躺卧方向一致,既能提升各压力传感带的使用效率,并能通过单根压力传感带检测获得前后向连续的压力数据,有效提升压力数据采集完整性,提升后续使用便利性,还能有效减少压力传感带的数量,进而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垫及使用其的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垫及使用其的床垫。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压力垫上设有密集排布的压力传感带,制作的工艺要求比较高,需要的排线更复杂,费时费力,还伴随着成本的上升。压力垫上的压力传感带均为横向设置,各压力传感带只有局部被使用者压置,且只能对使用者的特定躯段进行压力数据采集,既导致压力传感带的利用效率较低,还需要通过增加压力传感带数量来确保压力数据采集完整性,增加了加工成本和维护难度,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力垫及使用其的床垫,压力传感带沿棉毡前后向铺设,既能通过增加各压力传感带被使用者压置的区段长度来提升压力传感带的使用效率,还能有效减少压力传感带数量,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压力垫,包括棉毡以及设置在棉毡顶面的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若干沿棉毡前后向铺设的压力传感带,棉毡承托预设承载物并形成与预设承载物竖向投影对应的承托区域,所述压力传感带自前向后穿越承托区域并对承托区域内各前后向连续区段的压力变化进行整体检测。压力传感带沿棉毡前后向铺设且与使用者的躺卧方向一致,既能通过增加各压力传感带被使用者压置的区段长度来提升各压力传感带的使用效率,并能通过单根压力传感带检测获得前后向连续的压力数据,有效提升压力数据采集完整性,提升后续使用便利性,还能有效减少压力传感带的数量,进而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0005]作为优选,相邻压力传感带间等距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带的长度与所述棉毡的纵向长度匹配,相邻所述压力传感带间的横向距离为L,20mm≤L≤110mm,以使承托区域至少覆盖两根压力传感带。相邻压力传感带间等距设置,既确保使用者底面沿棉毡宽度方向划分的各区域均能被对应压力传感带覆盖,确保压力检测组件能获得使用者包括手臂、躯干等各横向划分形成区域的前后向连续压力数据,为人机交互装置判定使用者睡姿提供压力数据,方便后续使用。当L<20mm时,相邻压力传感带会因距离过近而出现靠拢叠置的情况,导致两根压力传感带会对使用者底面同一区域进行压力检测,造成采集的压力数据重复的情况;当L>110mm时,相邻压力传感带置带间距离较大,导致压力传感带间的盲区较大,无法对使用者底面各连续区域的压力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存在采集数据不完整的情况,还容易发生局部压力数据错漏的情况。
[0006]作为优选,L=40mm,既确保使用者底面局部各区域的压力数据均能被有效收集,还能有效减少压力传感带的数量。
[0007]作为优选,L=85mm,有效减少压力传感带排布数量,降低加工成本,还确保压力数据被完整有效收集。
[0008]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带互为平行设置,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棉毡前缘且与各压力传感带端部连接的排线以及设置在排线端部的转接口,所述压力传感带通过转接口与外界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压力传感带互为平行设置,使得使用者与前后向延伸的对应区域能被完整连续地采集压力数据,防止压力传感带因疏密设置而出现数据采集偏差的情况。压力检测组件采集到的压力数据通过设置在排线上的转接口向外传递,确保数据传递顺畅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压力垫包括完整包裹所述棉毡和压力检测组件的外套,所述外套包括分别完整覆盖棉毡顶面和底面的上置舒适层和下置舒适层,所述上置舒适层和下置舒适层的对应边缘间通过拉链连接,以使上置舒适层和下置舒适层完整包裹所述棉毡。外套既用于遮挡棉毡和压力检测组件,提升美观性,还对棉毡和压力检测组件起到保护和限位作用。上置舒适层和下置舒适层通过边缘连接来围合形成所述外套,既能利用自身弹性形变来提升躺卧舒适性,有效消除压力检测组件产生的异物感,还能有效保护压力检测组件。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转接口隐藏在所述外套内,所述外套上设有与转接口对应的穿线孔,外套对转接口起到遮挡作用,有效提升压力垫的美观性,穿线孔为穿置导线提供通道,确保导线能在穿越穿线孔后与转接口插置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套上开设通孔,所述转接口通过通孔敞露于外套表面,使用者能在可视情况下对转接口和导线进行插置连接,有效降低装配难度,提升使用体验。
[0012]作为优选,所述棉毡顶面位于相邻压力传感带间区域设有热熔胶块,相邻热熔胶块间形成供对应压力传感带嵌置定位的安装槽,所述压力传感带粘连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热熔胶块毗邻设置并围合形成供压力传感带嵌置定位的安装槽,既确保压力垫顶面平整,减少使用者在躺卧时的异物感,还确保各压力传感带保持平行设置,防止出现受力偏移的情况。
[0013]一种使用所述压力垫的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带压力检测组件的压力垫以及外置的人机交互装置,所述压力检测组件通过转接口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连接并传递数据。在床垫上设置压力垫,使得使用者可在躺卧时进行压力数据采集,并通过为人机交互装置提供分析用的压力数据来获得后续使用功能,提升使用体验。
[0014]作为优选,所述床垫包括设置在压力垫下方的弹性垫,所述压力垫完整覆盖所述弹性垫的顶面。弹性垫能利用自身形变来提升使用者的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还不会影响上方压力垫采集压力数据。
[0015]作为优选,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为无线手持设备,转接口与无线手持设备间进行无线数据传递。转接口与无线手持设备通过无线传输数据,既方便数据传输,不会引导导线脱落而发生无法传输数据的情况,还无需在外套上设置供导线或转接口穿置的通孔,提升外套美观性。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压力传感带沿棉毡前后向铺设且与使用者的躺卧方向一致,既能通过增加各压力传感带被使用者压置的区段长度来提升各压力传感带的使用效率,并能通过单根压力传感带检测获得前后向连续的压力数据,有效提升压力数据采集完整性,提升后续使用便利性,还能有效减少压力传感带的数量,进而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压力垫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二采用无线手持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棉毡,2、压力传感带,3、上置舒适层,4、下置舒适层,5、拉链,6、压力垫,7、人机交互装置,8、弹性垫,9、热熔胶块,10、排线,11、转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垫。
[0024]如图1所示的一种压力垫,由棉毡1以及设置在棉毡1顶面的压力检测组件组成,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若干沿棉毡1前后向铺设的压力传感带2,棉毡1承托预设承载物并形成与预设承载物竖向投影对应的承托区域,所述压力传感带2自前向后穿越承托区域并对承托区域内各前后向连续区段的压力变化进行整体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垫,包括棉毡(1)以及设置在棉毡(1)顶面的压力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若干沿棉毡(1)前后向铺设的压力传感带(2),棉毡(1)承托预设承载物并形成与预设承载物竖向投影对应的承托区域,所述压力传感带(2)自前向后穿越承托区域并对承托区域内各前后向连续区段的压力变化进行整体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垫,其特征在于,相邻压力传感带(2)间等距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带(2)的长度与所述棉毡(1)的纵向长度匹配,相邻所述压力传感带(2)间的横向距离为L,20mm≤L≤110mm,以使承托区域至少覆盖两根压力传感带(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垫,其特征在于,L=40mm;或者,L=85mm。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力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带(2)互为平行设置,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棉毡(1)侧缘且与各压力传感带(2)端部连接的排线(10)以及设置在排线(10)端部的转接口(11),所述压力传感带(2)通过转接口(11)与外界进行数据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垫包括完整包裹所述棉毡(1)和压力检测组件的外套,所述外套包括分别完整覆盖棉毡(1)顶面和底面的上置舒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星光贺玮单茂振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