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77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揿针针具和导电载体的导电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视觉效果较差、可追溯性较差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导电载体、固定在导电载体上的揿针针具;所述导电载体的近肤面设置导电粘胶层,所述导电载体的背肤面上设置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中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与所述揿针针具导电配合,使施针治疗时所述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参与到揿针针具以及导电载体与人体形成的微电流电路中。其效果:揿针针具和导电载体的导电性进一步加强、大为提高视觉效果、并大大增加可塑性。并大大增加可塑性。并大大增加可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医针灸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

技术介绍

[0002]揿针,又称为揿钉型皮内针,揿针埋入穴位以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不断地调节阴阳平衡、促进脏腑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作用。揿针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方便运动、适应症广等优势而备受推崇。
[0003]现有的揿针包括胶布(医用胶布或称医用胶带,也包括导电医用胶布)和固定在胶布上的揿针。当揿针施针在人体的皮肤上之后,胶布贴在皮肤上,并呈裸露状态,常规的胶布为单纯的白色、黑色或肤色。现有的揿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当揿针施针于面部、手背等部位时,裸露的胶布容易影响视觉效果。 2、导电医用胶布与其覆盖区域的皮肤、表皮组织液、汗液等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形成微电流电路,而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导电医用胶布、揿针等导电性有待进一步增强。3、不能直观区分不同厂家生产的揿针、不同部位施针的揿针、不同年龄段的揿针,给施针溯源等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4、胶布不防水,污水容易渗透胶布进入身体,引起发炎等症状。5、胶布通常由纱布和粘胶层组成,不能阻断揿针针具接触到空气,揿针针具容易氧化而影响施针效果。6、容易在胶布上留下操作者指纹痕迹,影响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在所述导电载体上增设油墨层(油墨层可以是纯色彩色层、也可以是彩色图案层),油墨层中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与揿针针具导电配合,使施针治疗时所述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参与到揿针针具以及导电载体与人体形成的微电流电路中;油墨层可以设置LOGO、彩色图案(如各种花、草、植物图案、各种动物图案、各种卡通图案等等)、生产批次、厂家信息、生产日期等识别标识,增加揿针识别性、溯源性(即揿针生产制作源头可溯、进一步增加使用安全性),能够区分不同厂家生产的揿针、不同部位施针的揿针、不同病种的施针、不同年龄段使用的揿针;油墨层还能增加防水性能,能够带着揿针涉水(洗澡、做家务等),防止污水渗透导电载体进入身体而发生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出现;油墨层还能增强揿针针具的抗氧化性,使揿针针具能够持续良好的使用效果;油墨层还能增强防指纹的效果,避免施针者将指纹痕和指纹痕上的微生物遗留在患者的导电载体上导致细菌感染,既提高揿针的安全使用性,又提高视觉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载体、固定在导电载体上的揿针针具;所述导电载体的近肤面设置导电粘胶层,所述导电载体的背肤面上设置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中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与所述揿针针具导电配合,使施针治疗时所述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参与到揿针针具以及
导电载体与人体形成的微电流电路中。
[0006]在所述导电载体上增设油墨层(油墨层可以是纯色彩色层、也可以是彩色图案层),油墨层中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与揿针针具导电配合,使施针治疗时所述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参与到揿针针具以及导电载体与人体形成的微电流电路中,在导电载体、揿针针具与皮肤之间有更多不同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能够增强揿针治疗时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导电效果。
[0007]油墨层还具有以下多种有益效果:
[0008]油墨层可以设置LOGO等识别标识,增加揿针识别性、溯源性,能够区分不同厂家生产的揿针、不同部位施针的揿针、不同病种的施针、不同年龄段使用的揿针;
[0009]油墨层能增加防水性能,能够带着揿针涉水(洗澡、做家务等),防止污水渗透导电载体进入身体而发生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出现;
[0010]油墨层能增强揿针针具的抗氧化性,使揿针针具能够持续良好的使用效果;
[0011]油墨层还能增强防指纹的效果,避免施针者将指纹痕和指纹痕上的微生物遗留在患者的导电载体上导致细菌感染,既提高揿针的安全使用性,又提高视觉效果;
[0012]将导电载体近肤面的导电粘胶层黏贴在人体穴位上,导电载体可将人体该穴位发出的热量(远红外线反射回)保留在该穴位处,导电载体材料中存在孔隙油墨层可以填堵导电载体中的孔隙,则可减少人体该穴位发出的热量(远红外线)从导电载体材料处逃逸,从而提高了导电载体对人体该穴位发出的热量 (远红外线反射)保留作用;
[0013]将导电载体近肤面的导电粘胶层黏贴在人体穴位上,导电载体覆盖在该穴位对该穴位起到保温作用,导电载体材料中存在孔隙油墨层可以填堵导电载体材料中的孔隙,使得该穴位温度不容易从导电载体材料中的孔隙中散热,从而提高了该穴位的保温效果。
[0014]将导电载体近肤面的导电粘胶层黏贴在人体穴位上,导电载体覆盖在该穴位,导电载体材料中存在孔隙油墨层可以填堵导电载体材料中的孔隙,使得该处穴位皮肤水份不容易从导电载体材料中的孔隙中流失,从而提高了该穴位的保湿效果,更好的提高导电载体揿针微电流效果。
[001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0016]所述油墨层中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能通过所述导电载体的孔隙渗透溢过所述导电载体,特别是当温度提高或有外力作用时(如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时;又如贴敷于人体随之温度升高时;再如贴敷于人体随后在本技术产品外向人体施加作用力按摩时)其孔隙的渗透溢过率将会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使渗透溢过所述导电载体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与所述揿针针具以及导电载体(导电粘胶层)导电配合。本技术方案针对具有孔隙的导电载体而言的。
[0017]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揿针施针应用时,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能够与导电载体(包括导电的基材、导电粘胶层均与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导电配合)和揿针针具共同配合导电。
[0018]本技术方案是针对具有孔隙的导电载体而言的。并且,所述油墨层渗透溢过所述导电载体的孔隙,并在孔隙周边形成孔隙油墨层。
[0019]作为优选,具有孔隙的导电载体技术方案包括:所述导电载体包括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的近肤面的所述导电粘胶层,所述基材为导电布、导电网状片体、导电海绵、导电
泡棉或导电无纺布,所述揿针针具的针柄固定在所述导电粘胶层或具贯穿所述导电载体。
[0020]导电载体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导电载体上没有孔隙,通过揿针针具贯穿导电载体,并且揿针针具的固定端固定在导电载体上并与油墨层接触形成电连接,具体来说:所述导电载体包括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的近肤面的所述导电粘胶层,所述基材为导电薄膜或导电金属片,所述揿针针具贯穿所述导电载体,所述揿针针具与所述油墨层中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导电配合。
[0021]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载体的背肤面复合防污防氧化贴片,所述防污防氧化贴片贴合在所述揿针针具的裸露部位,所述揿针针具的裸露部位与所述导电载体的背肤面配合,所述防污防氧化贴片的尺寸与所述揿针针具的裸露部位适配,并完全覆盖所述揿针针具的裸露部位。防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载体、固定在导电载体上的揿针针具;所述导电载体的近肤面设置导电粘胶层,所述导电载体的背肤面上设置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中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与所述揿针针具导电配合,使施针治疗时所述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参与到揿针针具以及导电载体与人体形成的微电流电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中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能通过所述导电载体的孔隙渗透溢过所述导电载体,使渗透溢过所述导电载体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粒子、离子与所述揿针针具导电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渗透溢过所述导电载体的孔隙,并在孔隙通道及孔隙的近肤端的周边形成孔隙油墨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载体包括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的近肤面的所述导电粘胶层,所述基材为导电布、导电网状片体、导电海绵、导电泡棉或导电无纺布,所述揿针针具的针柄固定在所述导电粘胶层或具贯穿所述导电载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电载体的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载体包括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的近肤面的所述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同张超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元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