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内埋管给药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73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内埋管给药针,包括内埋管、电极套管、给药管,电极套管中固定安装有两根电极丝,内埋管头部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槽,电极套管头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条,第一卡条与第一卡槽配合使电极套管安装在内埋管中;给药管的头部设有手柄,手柄的尾部为锥面型的导向头,电极套管的头部中心设有锥面型的第一导向孔,导向头能够塞入第一导向孔中。有益效果是:该脑内埋管给药针便于拆装,减少拆装时内埋管出现移动或转动,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电极套管、给药管、导向管、第一堵头、第二堵头能够自由与内埋管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内埋管给药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内埋管给药针。

技术介绍

[0002]神经科学研究中,在体研究是当前热门的技术,通常用到生理药理方法、电生理学方法。脑内埋管给药针使在体研究的重要器具,但现有的脑内埋管给药针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螺接的方式,拆装时容易使埋管产生移动或转动,增加患者的疼痛感;2、不同试验功能难以进行自由选择与调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脑内埋管给药针。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脑内埋管给药针,包括内埋管、电极套管、给药管,所述电极套管中固定安装有两根对称的电极丝,所述内埋管头部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电极套管头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卡条与第一卡槽配合使电极套管安装在内埋管中;所述给药管的头部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尾部为锥面型的导向头,所述电极套管的头部中心设有锥面型的第一导向孔,所述导向头能够塞入第一导向孔中;位于所述电极套管上方的电极丝上套有绝缘皮;所述第一卡条的外侧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槽相卡合。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二卡条与第一卡槽配合使导向管安装在内埋管头部;所述导向管的中心设有锥面型的第二导向孔,所述导向头能够塞入第二导向孔中;所述第二卡条的外侧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槽相卡合。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卡条,所述内埋管头部的内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卡条与第二卡槽配合使第一堵头安装在内埋管头部,所述第一堵头上设有供绝缘皮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三卡条的外侧设有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槽相卡合。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堵头的外侧面上设有第四卡条,所述内埋管头部的内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四卡条与第二卡槽配合使第二堵头安装在内埋管头部;所述第四卡条的外侧设有第四定位块,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槽相卡合。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卡条与卡槽卡合的方式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利用定位块与定位槽配合的方式使不同部件之间进行位置固定,使该脑内埋管给药针便于拆装,减少拆装时内埋管出现移动或转动,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电极套管、给药管、导向管、第一堵头、第二堵头能够自由与内埋管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是本技术中内埋管、电极套管、给药管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中内埋管、给药管、导向管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中内埋管、电极套管、第一堵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中内埋管、第二堵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中内埋管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中电极套管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本技术中给药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本技术中导向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本技术中第一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是本技术中第二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2]如图1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一种脑内埋管给药针,包括内埋管1、电极套管2、给药管3、导向管4、第一堵头5、第二堵头6,内埋管1头部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8。
[0023]电极套管2中固定安装有两根对称的电极丝9,给电极丝通电能够进行点刺激治疗研究,将电极丝与生物电检测设备连接能够进行生物电检测,位于电极套管2上方的电极丝9上套有绝缘皮10;电极套管2头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条11,第一卡条11与第一卡槽7配合使电极套管2安装在内埋管1中。
[0024]给药管3的头部设有手柄12,手柄12的尾部为锥面型的导向头13,电极套管2的头部中心设有锥面型的第一导向孔14,导向头13能够塞入第一导向孔14中;第一卡条11的外侧设有第一定位块15,第一卡槽7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槽16,第一定位块15与第一定位槽16相卡合。
[0025]导向管4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卡条17,第二卡条17与第一卡槽7配合使导向管4安装在内埋管1头部;导向管4的中心设有锥面型的第二导向孔18,导向头13能够塞入第二导向孔18中;第二卡条17的外侧设有第二定位块19,第二定位块19与第一定位槽16相卡合。
[0026]第一堵头5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卡条20,第三卡条20与第二卡槽8配合使第一堵头5安装在内埋管1头部,第一堵头5上设有供绝缘皮10穿过的通孔21;第三卡条20的外侧设有第三定位块22,第二卡槽8的槽壁上设有第二定位槽23,第三定位块22与第二定位槽23相卡合。
[0027]第二堵头6的外侧面上设有第四卡条24,第四卡条24与第二卡槽8配合使第二堵头6安装在内埋管1头部;第四卡条24的外侧设有第四定位块25,第四定位块25与第二定位槽23相卡合。
[0028]采用如图1装配的结构既能进行生理药理方法,还能进行电生理学方法;采用如图
2装配的结构能够进行生理药理方法;采用如图3装配的结构能够进行电生理学方法;采用如图4装配的结构为未进行治疗研究时对内埋管进行封堵,避免内埋管内病人机体与空气接触受到感染。
[0029]采用卡条与卡槽卡合的方式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利用定位块与定位槽配合的方式使不同部件之间进行位置固定,使该脑内埋管给药针便于拆装,减少拆装时内埋管出现移动或转动,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电极套管、给药管、导向管、第一堵头、第二堵头能够自由与内埋管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00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内埋管给药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埋管、电极套管、给药管,所述电极套管中固定安装有两根对称的电极丝,所述内埋管头部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电极套管头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卡条与第一卡槽配合使电极套管安装在内埋管中;所述给药管的头部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尾部为锥面型的导向头,所述电极套管的头部中心设有锥面型的第一导向孔,所述导向头能够塞入第一导向孔中;位于所述电极套管上方的电极丝上套有绝缘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埋管给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条的外侧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槽相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内埋管给药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二卡条与第一卡槽配合使导向管安装在内埋管头部;所述导向管的中心设有锥面型的第二导向孔,所述导向头能够塞入第二导向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内埋管给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汶上县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