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258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8
本申请公开一种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及系统,所述消融导管包括手柄、球囊、连接于所述手柄和球囊之间的导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球囊上的多个消融单元,所述消融单元沿所述球囊的周向排布,每一所述消融单元包括与所述球囊连接的柔性电路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上的消融电极,所述消融电极露出所述球囊的外壁面以与消融部位接触;所述导管包括外管和嵌套于所述外管中的内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冷却液的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球囊相连通,使得冷却液能够注入至所述球囊中对消融部位冷却,避免组织碳化形成血栓,同时通过球囊的变形使得消融电极能够与消融部位全方位地贴靠,可以更好地适配血管尺寸,避免局部产生不完全消融。消融。消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进行性代谢疾病,其特征是产生过多的葡萄糖和升高的血糖水平。
[0003]有研究表明,调节和产生葡萄糖的肝脏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展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具体地可能是交感神经过度活跃所致。因此,通过消融仪去除交感神经,可以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出,进而控制血糖浓度,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但是,市面上的消融仪均是针对肾动脉消融设计,目前产品多采用电极或导管形式,采用内置镍钛丝或者编织网篮自膨胀模式,进入血管内,贴靠效果差。基于组织学研究,大部分交感神经离散分布在距离动脉内膜0.5

6mm处。若无良好的电极贴靠,则无法保证消融区域达到满足交感神经消融区域深度,从而无法有效去神经消融,存在局部无法完整消融或过度消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及系统,可以与肝总动脉血管形成良好的贴靠,确保消融效果。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包括手柄、球囊、连接于所述手柄和球囊之间的导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球囊上的多个消融单元,所述消融单元沿所述球囊的周向排布,每一所述消融单元包括与所述球囊连接的柔性电路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上的消融电极,所述消融电极露出所述球囊的外壁面以与消融部位接触;所述导管包括外管和嵌套于所述外管中的内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冷却液的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球囊相连通,使得冷却液能够注入至所述球囊中对消融部位冷却。
[0006]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去交感神经消融系统,包括消融仪、冷却装置以及上述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所述消融仪与所述消融单元电连接,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进液通道对接。
[0007]本申请提供的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及系统通过球囊的变形使得消融电极能够与消融部位全方位地贴靠,可以更好地适配血管尺寸,避免局部产生不完全消融;同时,在消融过程中注入冷却液对消融部位冷却,避免组织碳化形成血栓对操作对象形成二次伤害,全面提升消融效果,特别适用于肝总动脉血管等的交感神经消融。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去交感神经消融系统的方框图。
[0010]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所示消融导管部分放大图。
[0012]图4为图3的剖视图。
[0013]图5为图2所示消融导管的消融单元的平面视图。
[0014]图6为图2所示消融导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图7为图2所示消融导管在使用时,没有冷却液作用下消融部位的温度分布图。
[0016]图8为图2所示消融导管在使用时,有冷却液作用下消融部位的温度分布图。
[0017]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0为图9所示消融导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11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2为图11所示消融导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13为图11所示消融导管的进液管的示意图.
[0022]图1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6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7为本申请第实七施例的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8为图17所示消融导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7]图19为图17所示消融导管的分支消融导管的示意图。
[0028]图20为图19所示分支消融导管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
[0031]本申请提供一种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及系统,优选地应用于肝总动脉的交感神经消融,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出,进而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
[0032]图1所示为本申请去交感神经消融系统200(以下简称消融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所示消融系统200包括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100(以下简称消融导管)、消融仪120、冷却装置140等。消融系统200工作时,如图6所示,消融导管100被插入至血管中需要进行交感神经消融的部位,其消融单元40与血管壁紧密相贴;消融仪120优选地为射频消融仪,为消融单元40提供射频电流,使得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经在生物热效应的作用下坏死;冷却装置140用于向消融导管100注入冷却液,如水、生理盐水、葡聚糖、葡萄糖等,对消融单元40与血管壁的接触面降温,减少甚至避免组织碳化,避免血栓的发生,提升交感神经消融的安全性。
[0033]如图2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消融导管100包括手柄10、导管20、球囊30以及消融单元40。其中,导管20为细长的管体,手柄10连接于导管20的近端(即靠近操作人员的一
端),球囊30设置于导管20的远端(即靠近操作对象的一端),消融单元40设置于球囊30的外壁面上。如图4所示,导管20为双层结构,包括外管22以及嵌套于外管22中的内管24。内管24中形成第一通道25,可以用作医用导丝的工作通道;外管22的内径略大于内管24的外径,两者在径向上相间隔而形成第二通道23,可以用作冷却液的输送通道。较佳地,外管22包括间隔设置的外管内层22a和外管外层22b,外管内层22a和外管外层22b之间形成第三通道21,可以用作消融单元40的电连接通道。
[0034]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球囊30优选地由弹性材料如,硅胶、天然橡胶、PU、PEBAX、PA等制成,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一定的膨胀或者收缩。如,在将球囊30插入至血管待消融部位的过程中,可以使球囊30略微收缩至其外径略小于血管的内径,如此球囊30可以在血管中顺畅地移动以调整位置,与待消融部位对正;在球囊30对正待消融部位后,可以使球囊30略微膨胀至其外径略大于血管的内径,如此球囊30上的消融单元40能够与血管壁紧密地贴靠,确保消融操作的效果。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球囊、连接于所述手柄和球囊之间的导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球囊上的多个消融单元,所述消融单元沿所述球囊的周向排布,每一所述消融单元包括与所述球囊连接的柔性电路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上的消融电极,所述消融电极露出所述球囊的外壁面以与消融部位接触;所述导管包括外管和嵌套于所述外管中的内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冷却液的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球囊相连通,使得冷却液能够注入至所述球囊中对消融部位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柔性电路电连接;所述外管为双层结构,包括外管内层和外管外层,所述柔性电路通过所述外管内层和外管外层之间的通道朝向所述手柄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电极相对于所述球囊的外壁面外凸,所述消融电极为薄片状、梳齿状或者尖刺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为双层结构,包括内球囊层和外球囊层,所述柔性电路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球囊层和外球囊层之间,所述消融电极露出所述外球囊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作为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颜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