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玉俊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54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属于智能制造领域。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包括传送带和控制中心;传送带由多块传送板组成;传送板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割成若干个感应单位;传送带包括筛选区、汇合区、调整区、运输区二;筛选区的出口分别连接运输区二与调整区;汇合区的入口分别连接运输区二与调整区;调整区内设置有机械手;传送板的下侧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筛选区和汇合区内的传送板运动方向;控制中心与传送带和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它实现了自动筛选出发生偏移的产品并运输至调整区进行调整,且调整时不受传送带的运输速度影响;未发生偏移的产品持续运输,提高运输的效率。提高运输的效率。提高运输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产品输送线上,产品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碰撞或者是震动而产生位置的偏移,造成后续工序难以准确识别抓取,接收时发生错乱影响生产线的正常流畅运作,而现有的产品调整机构在调整时大多采用两侧导向板进行中心导向或者是直接由移动的机械手进行位置摆放,导向板在导向时会导致产品与导向板发生摩擦碰触,产品容易发生角度的偏动,在最后归复到传送中心时产品角度摆放发生偏斜,而调整机械手多为二轴平移结构,在将调整完后的产品放到传送带上时,移动的传送带会给产品瞬间施加移动的初速度导致产品发生晃动,使得产品再次发生角度和位置的偏动对后续工艺造成影响。
[0003]另外一个机械手一次只能对一个产品进行调整,调整效率低,若是遇到连续多个产品的位置发生偏移可能出现遗漏或来不及调整的情况,影响传送带输送产品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它实现了自动筛选出发生偏移的产品并运输至调整区进行调整,调整效率高,且调整时不受传送带的运输速度影响;未发生偏移的产品持续运输,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包括传送带和控制中心;
[0006]传送带运输产品,传送带由多块传送板组成,每块传送板的结构相同;每块传送板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覆盖传送板表面,压力传感器分割成若干个感应单位;
[0007]传送带包括筛选区、汇合区、调整区、运输区二;
[0008]筛选区的入口接收产品,筛选区的出口分别连接有运输区二的入口与调整区的入口;汇合区的入口分别连接运输区二的出口与调整区的出口,汇合区的出口输出产品;
[0009]调整区内设置有机械手,机械手的数量为多个,机械手具有水平方向移动、竖直方向移动和绕自身轴向转动的能力;
[0010]筛选区和汇合区的下侧均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传送板配合连接,控制组件控制筛选区和汇合区内的传送板的运动方向;
[0011]控制中心与传送带和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控制组件接收、分析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中心向控制组件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传送板的运动方向。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筛选区纵向方向上的出口与运输区二的入口连接,筛选区横向方向上的出口与调整区连接;汇合区纵向方向上的入口与运输区二的出口连接,汇合区横向方向上的入口与调整区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控制组件包括纵转齿轮,纵转齿轮转动方向为纵向,纵
转齿轮与传送板的下端啮合连接,纵转齿轮与传送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纵转齿轮的轴心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电机控制纵转齿轮朝靠近或远离传送带的方向运动;电机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控制组件包括横转齿轮,横转齿轮转动方向为横向,横转齿轮与传送板的下端啮合连接,横转齿轮与传送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横转齿轮的轴心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电机控制横转齿轮朝靠近或远离传送带的方向运动;电机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其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中心分析产品未发生偏移时传送板的标准受力情况数据表、控制中心分析筛选区内的传送板上的产品是否发生偏移、控制中心控制筛选区内的传送板的运动方向、控制中心控制机械手调整产品位置。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控制中心分析产品未发生偏移时传送板的标准受力情况数据表的步骤包括:
[0017]控制中心将每块传送板上的每个感应单元的受力情况分别制成图表,控制中心将每块传送板上坐标相同的区域的受力情况进行对比,则判断位置一致;
[0018]且当两块传送板上的坐标在纵向方向上有所偏移,但不影响产品完全放置于传送板上时,也可判定为位置一致;
[0019]控制中心选取位置相同数量最多的一组坐标和受力数据,作为标准受力情况数据表。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控制中心控制机械手调整产品位置的步骤包括:
[0021]传送板进入调整区后保持静止;
[0022]控制中心确认产品上一个端点的坐标,控制中心控制机械手运动至产品正上方将产品夹起,并控制机械手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进行运动,以使所述端点与标准受力情况数据表内相对应的点的坐标重合;
[0023]控制中心计算出产品恢复未偏移时的位置需要转动的角度w,并控制机械手绕轴自转w后,机械手竖直向下运动,重新将产品放置于传送板上。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角度w的计算公式为:A=(x1‑
x

)2+(y1‑
y

)2+(x1‑
x1‑
1)2+(y1‑
y1)2‑
(x1+1

x

)2+(y1‑
y

)2,B=2*((x1‑
x

)2+(y1‑
y

)2)
1/2
*((x1‑
x1‑
1)2+(y1‑
y1)2)
1/2
,w=arccos(A/2B)。
[00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筛选区自动筛选出位置发生偏移的产品进入调整区,通过机械手对产品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不影响产品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
[0026]机械手对调整区内的产品进行调整时,传送板保持静止,因此机械手在将调整完后的产品放到传送板上时,不受传送带的运输速度影响,产品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调整精度高;
[0027]机械手的数量为多个,可一次性对调整区的多个产品进行调整,调整效率高;
[0028]传送带工作时,可通过纵转齿轮和横转齿轮的交替使用,将需要调整位置的产品输送至调整区,将无需调整的产品持续运输,同时也可以将已调整完成的产品重新加入到输送至下一道生产线的传送带上,避免了直接在传送带上进行调整导致来不及调整的情况
发生,提高了调整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筛选板块控制需要调整的产品进入调整区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筛选板块控制需要调整的产品进入调整区的侧视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筛选板块控制产品保持在传送带上运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筛选板块控制产品保持在传送带上运输时的侧视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传送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和控制中心;传送带运输产品,传送带由多块传送板(31)组成,每块传送板(31)的结构相同;每块传送板(31)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覆盖传送板(31)表面,压力传感器分割成若干个感应单位;传送带包括筛选区(1)、汇合区(2)、调整区(4)、运输区二(35);筛选区(1)的入口接收产品,筛选区(1)的出口分别连接运输区二(35)的入口与调整区(4)的入口;汇合区(2)的入口分别连接运输区二(35)的出口与调整区(4)的出口,汇合区(2)的出口输出产品;调整区(4)内设置有机械手,机械手的数量为多个,机械手具有水平方向移动、竖直方向移动和绕自身轴向转动的能力;筛选区(1)和汇合区(2)的下侧均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传送板(31)配合连接,控制组件控制筛选区(1)和汇合区(2)内的传送板(31)的运动方向;控制中心与传送带和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控制组件接收、分析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中心向控制组件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传送板(31)的运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其特征在于:筛选区(1)纵向方向上的出口与运输区二(35)的入口连接,筛选区(1)横向方向上的出口与调整区(4)连接;汇合区(2)纵向方向上的入口与运输区二(35)的出口连接,汇合区(2)横向方向上的入口与调整区(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组件包括纵转齿轮(5),纵转齿轮(5)转动方向为纵向,纵转齿轮(5)与传送板(31)的下端啮合连接,纵转齿轮(5)与传送板(3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纵转齿轮(5)的轴心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电机控制纵转齿轮(5)朝靠近或远离传送带的方向运动;电机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组件包括横转齿轮(6),横转齿轮(6)转动方向为横向,横转齿轮(6)与传送板(31)的下端啮合连接,横转齿轮(6)与传送板(3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横转齿轮(6)的轴心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电机控制横转齿轮(6)朝靠近或远离传送带的方向运动;电机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生产线产品传输排码器,其工作方法,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玉俊徐意
申请(专利权)人:欧玉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