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37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属于绿化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水源收集箱,所述水源收集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支撑框架,所述水源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顶保护机构,顶保护机构用于水源收集箱收集水源的防快速蒸发保护,所述水源收集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施水灌溉组件,施水灌溉组件用于外部的绿植的有效灌溉;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水源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顶保护机构,通过该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对于环境水体的自动收集,实现水资源的利用,同时能够在环境阳光强烈时,对于集水口进行自动封堵,隔绝整体结构唯一能够透入阳光的入口,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收集的水体受到直射,造成水分的蒸发损失,保证使用效果。保证使用效果。保证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化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一般指人为建筑的设施,一般来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房屋是建筑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现如今在一些建筑的顶楼为了对于一些花草进行绿化保护,一般都会设置有建筑框架结构。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CN111492840B)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涉及建筑绿化
,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框架结构主要用于种植养殖,不具备防护功能,在遇到暴雨天气的时候不能对绿化植物进行保护,不利于建筑绿化植被的保护的问题。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两端固定设置有两组剪叉升降机,且剪叉升降机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雨布卷组,通过设置有侧挡板和雨布,为框架结构提供了防护功能,当遇到下雨天的时候,可以通过侧挡板提升保护的高度,展开雨布后能够将植被全部笼罩,防止植被受到雨水的破坏,为植被提供了全面的保护功能,有利于植被的防护,该绿化建筑框架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对于绿植的保护,但并未对于雨水进行有效利用灌溉,有的绿化建筑框架结构虽然设置了对于雨水进行收集的结构,但在雨水收集后,无法长时间对于雨水进行保存,当环境阳光强烈后,雨水蒸发量大,损耗较大,使用效果不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如今的绿化建筑框架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对于绿植的保护,但并未对于雨水进行有效利用灌溉,有的绿化建筑框架结构虽然设置了对于雨水进行收集的结构,但在雨水收集后,无法长时间对于雨水进行保存,当环境阳光强烈后,雨水蒸发量大,损耗较大,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包括水源收集箱,所述水源收集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支撑框架,所述水源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顶保护机构,顶保护机构用于水源收集箱收集水源的防快速蒸发保护,所述水源收集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施水灌溉组件,施水灌溉组件用于外部的绿植的有效灌溉,所述水源收集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内置导轨,两个内置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内置水压承载组件,内置水压承载组件用于收集水源的承载与施水灌溉组件的驱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顶保护机构包括水箱顶盖,所述水箱顶盖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阳光聚集窗口与收水管,所述阳光聚集窗口的内部卡嵌安装有聚光镜,所述收水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水箱顶盖的壳腔内设置有内置板槽。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内置板槽的内部设置有阳光阻挡组件,阳光阻挡组件用于环境阳光的自动阻挡,所述阳光阻挡组件包括伸缩膨胀块与阳光阻挡板,所述伸缩膨胀块固定安装在内置板槽的内部,所述伸缩膨胀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阳光阻挡板。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伸缩膨胀块的内部填充有若干热膨胀粒,所述阳光阻挡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弹簧,两个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内置板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阳光阻挡板的宽度与收水管的宽度大小一致。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施水灌溉组件包括安装轴架,所述安装轴架固定安装在水源收集箱的内壁上,所述安装轴架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三角疏通叶片。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圆台转盘,所述圆台转盘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打水片,所述圆台转盘的顶面上设置有入水孔。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圆台转盘的底面上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漏水孔,所述水源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底导水孔,所述三角疏通叶片位于底导水孔的内侧。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内置水压承载组件包括水压承载板,所述水压承载板的内部为空心状,所述水压承载板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侧滑槽,所述侧滑槽与内置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水压承载板的内部设置有内置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内置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水压承载板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水口。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水压承载板的壳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内置阻水磁铁,两个内置阻水磁铁的磁极相异,两个内置阻水磁铁位于排水口的下方,所述水压承载板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底支撑弹簧,所述底支撑弹簧的底端与安装轴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水源收集箱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方形凹槽,方形凹槽的内部镶嵌安装有吸附磁板,所述吸附磁板与内置阻水磁铁的磁极相异,所述吸附磁板的体积大于内置阻水磁铁的体积。
[00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水源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顶保护机构,在环境有雨时,雨水可通过过滤网过滤后被收水管收入水源收集箱的内部,当环境有阳光时,阳光会直接照射至两个阳光聚集窗口处,阳光会通过两个阳光聚集窗口内的聚光镜进行聚集,聚集的阳光会射入阳光阻挡组件的阳光阻挡组件的伸缩膨胀块内,伸缩膨胀块内的若干热膨胀粒受热会发生膨胀,可使伸缩膨胀块的体积发生扩张,扩张的伸缩膨胀块可直接推动两个阳光阻挡
板侧移,侧移的两个阳光阻挡板可发生接触,从而对于收水管进行自动闭合,闭合后的收水管可阻挡外界阳光进入水源收集箱内,避免收集的水体蒸发,通过该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对于环境水体的自动收集,实现水资源的利用,同时能够在环境阳光强烈时,对于集水口进行自动封堵,隔绝整体结构唯一能够透入阳光的入口,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收集的水体受到直射,造成水分的蒸发损失,保证使用效果。
[002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内设置有施水灌溉组件与内置水压承载组件,当雨水被收集至水源收集箱内后,会承载在内置水压承载组件上,随着收集的水源量的增多,内置水压承载组件上的承载压力逐渐增大,当水压承载板上承载的压力大于底支撑弹簧的弹力后,水压承载板会慢慢下移,在水压承载板下移时,由于水压承载板与螺纹杆的螺纹连接关系,此时螺纹杆可发生转动,带动圆台转盘及外部的打水片转动,此时旋转的打水片可产生扰流,使周围环境气流流速增大,可对于下方的植被上方的飞虫进行驱赶,使其飞离需要灌溉的区域,当水压承载板下移量达到最大后,内置阻水磁铁与吸附磁板为同一水平面后,由于内置阻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包括水源收集箱(2),所述水源收集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收集箱(2)的顶部设置有顶保护机构(3),顶保护机构(3)用于水源收集箱(2)收集水源的防快速蒸发保护,所述水源收集箱(2)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施水灌溉组件(4),施水灌溉组件(4)用于外部的绿植的有效灌溉,所述水源收集箱(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内置导轨(6),两个内置导轨(6)上滑动安装有内置水压承载组件(5),内置水压承载组件(5)用于收集水源的承载与施水灌溉组件(4)的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保护机构(3)包括水箱顶盖(33),所述水箱顶盖(33)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阳光聚集窗口(32)与收水管(36),所述阳光聚集窗口(32)的内部卡嵌安装有聚光镜(31),所述收水管(3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34),所述水箱顶盖(33)的壳腔内设置有内置板槽(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板槽(35)的内部设置有阳光阻挡组件(37),阳光阻挡组件(37)用于环境阳光的自动阻挡,所述阳光阻挡组件(37)包括伸缩膨胀块(371)与阳光阻挡板(373),所述伸缩膨胀块(371)固定安装在内置板槽(35)的内部,所述伸缩膨胀块(37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阳光阻挡板(37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膨胀块(371)的内部填充有若干热膨胀粒,所述阳光阻挡板(37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弹簧(372),两个连接弹簧(372)的一端与内置板槽(3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阳光阻挡板(373)的宽度与收水管(36)的宽度大小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水灌溉组件(4)包括安装轴架(47),所述安装轴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恩陈王文陈王忠黄丽微洪王艺叶景华叶苏张俊杰胡剑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丽水泰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