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2214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该生产方法包括三乙胺氢氟酸盐与硫酰氯在溶剂存在下发生硫酰氟合成反应得到硫酰氟气体,硫酰氟气体与三乙胺和氟化铵在溶剂存在下发生氟化反应,得到双氟磺酰亚胺三乙胺盐,双氟磺酰亚胺三乙胺盐与氟化锂在保护气体气氛且溶剂存在下发生锂化反应,得到双氟磺酰亚胺锂,本申请通过新的合成路线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不产生额外的水分,降低了制得的双氟磺酰亚胺锂中水分等杂质的含量。氟磺酰亚胺锂中水分等杂质的含量。氟磺酰亚胺锂中水分等杂质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具体涉及公开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电动汽车、电动工具、数码产品等行业,且在“绿色低碳,节能先行”的环保主题下,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设备显得尤为重要。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目前,六氟磷酸锂(LiPF6)是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溶质锂盐,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六氟磷酸锂存在热稳定性差、易水解等问题,易造成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中的氟离子具有很强的吸电子性,使锂盐的阴阳离子间配位作用减弱,锂离子的活动性增强,故与六氟磷酸锂相较而言,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具备更佳的耐低温性能、高温性能、电导率、安全性、相容性等方面性能,双氟磺酰亚胺锂具有远超于六氟磷酸锂的物化性能,是能够替代六氟磷酸锂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
[0003]目前,国内外主要以双氯磺酰亚胺为原料,经氟化剂氟化得到双氟磺酰亚胺,再利用碱金属盐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乙胺氢氟酸盐与硫酰氯在溶剂存在下发生硫酰氟合成反应得到硫酰氟气体;硫酰氟气体与三乙胺和氟化铵在溶剂存在下发生氟化反应,得到双氟磺酰亚胺三乙胺盐;双氟磺酰亚胺三乙胺盐与氟化锂在保护气体气氛且溶剂存在下发生锂化反应,得到双氟磺酰亚胺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酰氟合成反应的温度为20

45℃,硫酰氟合成反应的时间为1

2h;和/或,所述三乙胺氢氟酸盐与硫酰氯的摩尔比为1

3:1;和/或,所述三乙胺氢氟酸盐与溶剂的摩尔比为1

3:1;和/或,所述三乙胺与氟化铵的摩尔比为3

5:1;和/或,所述溶剂选自乙酸乙酯或碳酸二甲酯或乙醚或异丙醚或乙腈或乙醇或丙酮或组合物;和/或,所述氟化反应的温度为20

60℃,氟化反应的压力为0.1

0.4MPa,氟化反应的时间为4

12h;和/或,所述双氟磺酰亚胺三乙胺盐与氟化锂的摩尔比为1:1

3;和/或,所述锂化反应的温度为20

40℃,锂化反应的时间为8

1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化反应后,还包括提纯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纯包括蒸馏、降膜结晶、重结晶和干燥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的温度为85

95℃;和/或,所述降膜结晶过程中结晶温度为115

120℃;和/或,还包括:回收干燥过程中得到的溶剂中的三乙胺盐酸盐。6.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硫酰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良张飞李明全唐倩钟显威邓建伟高毅肖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