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220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通过马氏瓶配合过渡管以及滴液管在电磁阀的控制下,可以对实验土柱内部由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土柱实验装置
,具体为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土地资源丰富,但山地较多、平地稀少,人均土地资源量少,人均耕地占有量更少,未利用土地占较大比例。目前我国沙地面积共计26.1亿亩,影响了近4亿人的生产与生活,沙漠化土地不断扩大的原因除了气候干旱多风外,人为不合理利用也是主要影响因素。沙化土壤具有土粒松散无结构、肥力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特性,主要改良措施有工程改良(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生物改良(植树造林、播种牧草等)、农艺改良(免耕覆盖、轮作等)以及化学改良(土壤改良剂、保水剂等)。随着沙化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施用土壤添加剂改良沙化土壤已成为当前沙化土改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0003]γ

聚谷氨酸不仅具有超强的持水性,而且可促进作物萌芽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与其它的保水剂材料相比,γ

聚谷氨酸具备“环境友好”的优势。采用γ

聚谷氨酸作为土壤添加剂,无法通过入渗试验同时测定不同浓度γ

聚谷氨酸对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的影响。因此急需研发结合γ

聚谷氨酸作为土壤添加剂改良沙化土壤的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设备外壳内部还设置有上下两层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内部配合连接有多组实验土柱,所述实验土柱底部中心处均通过安装架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四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顶部设置有积水层,所述积水层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实验土柱底部还设置有端部堵头,且所述端部堵头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接线端子,且所述接线端子一端电性连接于加热管,另一端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顶盖表面设置有多个马氏瓶,所述马氏瓶底部通过过渡管连接于多个滴液管,所述滴液管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实验土柱顶部中心处,且所述滴液管中段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设备外壳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控制面板。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每组实验土柱的加热管、液位传感器和电磁阀。可以通过每组实验土柱外侧连接的控制面板进行分别单独控制,以达到监测土壤水分入渗的效果。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实验土柱共有4组,且所述每组实验土柱共有3根,且所述实验土柱外壳通过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所述实验土柱内部的填料层由γ

聚谷氨酸与试验用土
按0%,2%,4%,6%配比混合均匀填充组成,形成不同的实验数据,且所述填料层高度不低于40cm;所述积水层高度不低于2cm。实验过程中分别记录各个实验土柱内部的的湿润锋、入渗时间和马氏瓶内部水位的变化,从而达到监测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的效果。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设备外壳底部还均匀排列有4个接料仓,且所述接料仓分别对应设置于每组实验土柱下侧,便于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土柱内部填料层中的土壤混料进行收集处理。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设备外壳内部上层的定位板两端对称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能够通过液压升降装置的升降带动顶盖上升,从而带动马氏瓶以及过渡管和滴液管上升,进而对实验土柱内部的填料进行更换、填充。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表面设置有数据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马氏瓶配合过渡管以及滴液管在电磁阀的控制下,可以对实验土柱内部由γ

聚谷氨酸与试验用土按0%,2%,4%,6%配比混合均匀填充组成填料层进行入渗试验,实验过程中分别记录各个实验土柱内部的的湿润锋、入渗时间和马氏瓶内部水位的变化,从而达到监测土壤水分入渗的效果。同时配合实验土柱内部加热管的作用,可以通过加热管加热,从而使用烘干法测定填料层内部填料的含水率。能够通过一次入渗试验测定不同浓度γ

聚谷氨酸对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的影响,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实验土柱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马氏瓶连接结构侧示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实验土柱底部结构俯视图;
[0018]图中:1

设备外壳、2

定位板、3

实验土柱、4

填料层、5

积水层、6

液位传感器、7

端部堵头、8

加热管、9

接线端子、10

接料仓、11

顶盖、12

马氏瓶、13

过渡管、14

滴液管、15

电磁阀、16

液压升降装置、17

控制面板、18

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1]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包括设备外壳1,设备外壳1顶部设置有顶盖11,设备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上下两层定位板2,定位板2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配合连接有多组实验土柱3,实验土柱3底部中心处均通过安装架18连接有加热管8,加热管8四周设置有填料层4,填料层4顶部设置有积水层5,积水层5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6,实验土柱3底部还设置有端部堵头7,且端部堵头7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接线端子9,且接线端子9一端电性连接于加热管8,另一端连接于外部电源,顶盖11表面
设置有多个马氏瓶12,马氏瓶12底部通过过渡管13连接于多个滴液管14,滴液管14分别对应设置于实验土柱3顶部中心处,且滴液管14中段设置有电磁阀15,设备外壳1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控制面板17。
[0022]本技术中,控制面板17分别电性连接于每组实验土柱3的加热管8、液位传感器6和电磁阀15。控制面板17表面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包括设备外壳(1),所述设备外壳(1)顶部设置有顶盖(11),所述设备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上下两层定位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内部配合连接有多组实验土柱(3),所述实验土柱(3)底部中心处均通过安装架(18)连接有加热管(8),所述加热管(8)四周设置有填料层(4),所述填料层(4)顶部设置有积水层(5),所述积水层(5)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6),所述实验土柱(3)底部还设置有端部堵头(7),且所述端部堵头(7)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接线端子(9),且所述接线端子(9)一端电性连接于加热管(8),另一端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顶盖(11)表面设置有多个马氏瓶(12),所述马氏瓶(12)底部通过过渡管(13)连接于多个滴液管(14),所述滴液管(14)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实验土柱(3)顶部中心处,且所述滴液管(14)中段设置有电磁阀(15),所述设备外壳(1)表面还设置有多个控制面板(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和含水率测定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7)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每组实验土柱(3)的加热管(8)、液位传感器(6)和电磁阀(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升魏彬萌孙小梅王健慕哲哲李俭殷玥萌张钊熔胡琴芬王迎国高世乾王欢元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转化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