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79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装置,涉及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壁板、曝气搅拌棒一,曝气搅拌棒二;进料口,进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出料口,出料口连接BOD传感器,BOD传感器用于检测出料口水质;盖板,盖板盖住壁板形成的空腔,盖板上设置有气孔,气孔通过管道连接流量计传感器;储气罐,储气罐通过管道连接流量计传感器;曝气泵,曝气泵一端连接储气罐,另一端连接曝气搅拌棒一与曝气搅拌棒二;控制器,实现产气量的监测,当产气量较低时,控制气泵进行沼气回流曝气,增强内循环效果,膨化内部的污泥颗粒,实现强化传质,BOD传感器实时监测出水水质情况,并通过曝气搅拌棒一、曝气搅拌棒二进行曝气回流,加快反应速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厌氧发酵
,特别涉及到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厌氧生物处理具有投资省、可回收利用能源的特点,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主要方法。目前常见的反应器各有其优缺点,如内循环反应器能通过自身厌氧发酵反应完成相应循环,不需要额外动力驱动,但当仅依靠气体内循环,当进水水质不太稳定时,易导致其出水水量不稳定,出水水质也相对不稳定,同时,在进行高固体浓度厌氧发酵时,需进行搅拌,而仅靠曝气回流不能充分搅拌。
[0003]如公告号为CN20211125169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循环装置,包括:壁板,壁板环绕形成一个内部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进料口,进料口连接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循环室一包括:气提缝一,三相分离器一,三相分离器一的一端连接气提缝一,下降室一,下降室一上侧连通进料口,厌氧区一,厌氧区一连通下降室一下侧;隔板一,隔板一设置于循环室一的下方;循环室二与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循环室二包括:三相分离器二,下降室二,厌氧区二,厌氧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板,所述壁板环绕形成一个内部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循环室一与循环室二,所述循环室一与所述循环室二分别设置有曝气搅拌棒一(19),曝气搅拌棒二(20);进料口(1),所述进料口(1)连接所述壁板形成的空腔与空腔外部;出料口(14),所述出料口(14)连接BOD传感器(21),所述BOD传感器(21)用于检测所述出料口(14)水质;盖板,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壁板形成的空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气孔(15),所述气孔(15)通过管道连接流量计传感器(16);储气罐(17),所述储气罐(17)通过管道连接流量计传感器(16);曝气泵(18),所述曝气泵(18)一端连接所述储气罐(17),另一端连接所述曝气搅拌棒一(19)与所述曝气搅拌棒二(20);控制器(23),所述控制器(23)连接所述流量计传感器(16)、所述曝气泵(18)与所述BOD传感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室一包括:气提缝一(2),三相分离器一(3),所述三相分离器一(3)一端连接所述气提缝一(2),下降室一(4),所述下降室一(4)上侧连通所述进料口(1),厌氧区一(5),所述厌氧区一(5)连通所述下降室一(4)下侧;隔板一(7),所述隔板一(7)设置于循环室一的下方;所述循环室二与所述循环室一呈水平布置,所述循环室二包括:三相分离器二(10),下降室二(11),厌氧区二(12),所述厌氧区二(12)连通所述下降室二(11)下侧,所述循环室二设置有气提缝二(9),所述气提缝二(9)连接所述三相分离器二(10)的一端,所述循环室二还设置有隔板二(8),所述隔板二(8)与所述隔板一(7)上下分布设置;所述隔板二(8)设置在所述下降室二(11)上侧;所述三相分离器一(3)与所述隔板一(7)之间形成回流缝一,所述回流缝一处设置有阻气板一(6),所述阻气板一(6)设置于所述隔板一(7)上;所述三相分离器二(10)与所述壁板之间形成回流缝二,所述回流缝二处设置有阻气板二(13),所述阻气板二(13)设置于所述壁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慧程德民赵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