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盘式贴胶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78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轮盘式贴胶带机,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一侧的胶带盘及贴附组件,所述背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贴附组件的驱动机构,所述贴附组件包括旋转气动盘,所述旋转气动盘一侧设置有切刀组件,所述贴附组件的一端连接有一棘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驱动所述棘轮的棘轮舌,所述驱动机构工作带动棘轮舌驱动所述贴附组件进行胶带的拉动与贴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连杆组件进行贴附组件的驱动,避免了使用电机,且棘轮的齿数与吸附单元数量相同,每运行一次,则进行一次的贴附,可以很好的避免电机工作带来的误差,使得胶带贴附位置更准确。使得胶带贴附位置更准确。使得胶带贴附位置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盘式贴胶带机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轮盘式贴胶带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吁越来越强烈,国家也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发电模式,增加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发电比例,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光伏组件时由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超白布纹钢化玻璃、EVA、透明TPT背板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其通过层压设备高温层压组成复合层。在光伏组件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一些组件进行胶带的贴合,胶带在贴合过程中需要进行供料、裁切、抓取和贴合等过程,现有的胶带贴合通常需要吸盘抓取裁切好的胶带放置到指定位置,为保证贴合效果,还需要其他机械手的压合,整个装置较为复杂,设备占地面积大。于是出现了轮盘式贴胶带机,但现有的装置一般都采用电机驱动,电机运动带动旋转轴运动过程中会产生误差,误差的累积容易导致贴胶带位置不准而影响胶带的贴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盘式贴胶带机。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轮盘式贴胶带机,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一侧的胶带盘及贴附组件,所述背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贴附组件的驱动机构,所述贴附组件包括旋转气动盘,所述旋转气动盘一侧设置有切刀组件,所述贴附组件的一端连接有一棘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驱动所述棘轮的棘轮舌,所述驱动机构工作带动棘轮舌驱动所述贴附组件进行胶带的拉动与贴附。
[0006]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连接于背板一侧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座一端通过连接块连接于背板,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上连接有一凹形连接块;所述棘轮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一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上设置有一嵌设于所述凹形连接块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一连接轴,所述棘轮舌置于所述连接轴上。
[0007]优选地,所述胶带盘的上方设置有监测机构,所述胶带盘与贴附组件之间设置有导向轮。
[0008]优选地,所述贴附组件包括与外接气源连接的固定通气块,所述固定通气块的一侧设置有气路转接块,所述气路转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气动盘,所述气动盘周圈间隔均布有吸附单元,所述气动盘的外侧还设置有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端面上设置有一环形槽,所述吸附单元的一端通过球轴承与所述环形槽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通气块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气路环,所述气路环设置于气路转接块侧,所述气路环包括第一气路环及第二气路环,所述第一气路环呈半环形状,所述第一气路环与第二气路环分别与单独的外接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一气路环与第二气路环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的吸附单元气道之间的间距。
[0010]优选地,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呈异形。
[0011]优选地,所述棘轮的齿数与吸附单元的数量相同。
[0012]优选地,所述切刀组件包括设置于背板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轴通过连接块与切刀连接,所述气缸轴的运动方向与背板相互垂直,所述切刀为双面切刀。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采用连杆组件进行贴附组件的驱动,避免了使用电机,且棘轮的齿数与吸附单元数量相同,每运行一次,则进行一次的贴附,可以很好的避免电机工作带来的误差,使得胶带贴附位置更准确。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本技术的连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本技术贴附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本技术贴附组件中固定通气块与气路转接块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19]图6:本技术贴附组件中气动盘与导向板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20]其中,1背板、2胶带盘、3监测机构、4导向轮、5固定通气块、51吸附单元、52第一气路环、53第二气路环、54气动盘、55导向板、56环形槽、6驱动气缸、61第二连接块、62切刀、7气缸、71气缸轴、72凹形连接块、73连接销、8气路转接块、81棘轮、9驱动环、91连接杆、92棘轮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轮盘式贴胶带机,结合图1

图6所示,包括背板1、轴向设置于背板1一侧的胶带盘2及贴附组件,所述胶带盘2与所述贴附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辅助胶带连接导向的导向轮4。所述胶带盘2的上方设置有监测机构3,所述监测机构3为光电感应器,用于对胶带盘2上是否有胶带进行感应。所述贴附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切刀组件,所述背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贴附组件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连杆组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贴附组件转动拉动胶带盘2上的胶带,通过切刀组件对贴附组件上的胶带进行切断,再进行胶带贴附。
[0022]进一步的,所述贴附组件包括一机座及设置于机座一侧的固定通气块5,所述固定通气块5与外接气源连接,所述固定通气块5的一侧设置有气路转接块8,所述气路转接块8的一端设置有由气动盘54及设置于所述气动盘54周圈的吸附单元51构成的旋转气动盘。所述旋转气动盘的外侧还设置有一导向板55,所述导向板55的两端通过连接柱与底座连接。所述导向板55内侧端面设置有一异形的环形槽56,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呈异形。所述吸附单元的一端通过球轴承与所述环形槽56连接,即所述球轴承的一端置于环形槽56内。所述固定通气块5的内侧(即面向气路转接块8侧)端面上设置有气路环,所述气路环包括第一气路环52及第二气路环53,所述第一气路环52呈半环形状,所述第一气路环52与第二气路环53分别与单独的外接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一气路环52与第二气路环53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的吸附单元气道之间的间距。当第一气路环52进入到第二气路环53时可以进行无缝衔接。当吸附单元51转动到底部时,其将切换成第二气路环53,并往下运动至待
贴附面,使得吸附单元51上胶带的进行贴附。
[0023]所述机座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环9,所述驱动环9的外侧设置有一棘轮,所述棘轮的齿数与吸附单元的数量相同。所述棘轮与所述旋转气动盘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棘轮转动,带动所述旋转气动盘转动。所述驱动环9的一端与连杆组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工作,带动棘轮转动。
[0024]具体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连接于背板1一侧的气缸7,所述气缸7的气缸座一端73通过连接块连接于背板1,所述气缸7的气缸轴71上连接有一凹形连接块72。
[0025]所述棘轮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一驱动环,所述驱动环9上设置有一嵌设于所述凹形连接块72内的连接杆91,所述连接杆91通过定位销73置于凹形连接块72内。
[0026]所述连接杆91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一棘轮舌92,所述棘轮舌92与棘轮啮合。所述气缸7工作,带动棘轮舌92推动棘轮进行一个棘轮齿的转动。
[0027]所述切刀组件包括设置于背板上的驱动气缸6,所述驱动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轮盘式贴胶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一侧的胶带盘及贴附组件,所述背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贴附组件的驱动机构,所述贴附组件包括旋转气动盘,所述旋转气动盘一侧设置有切刀组件,所述贴附组件的一端连接有一棘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驱动所述棘轮的棘轮舌,所述驱动机构工作带动棘轮舌驱动所述贴附组件进行胶带的拉动与贴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贴胶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连接于背板一侧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座一端通过连接块连接于背板,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上连接有一凹形连接块;所述棘轮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一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上设置有一嵌设于所述凹形连接块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垂直设置有一连接轴,所述棘轮舌置于所述连接轴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贴胶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盘的上方设置有监测机构,所述胶带盘与贴附组件之间设置有导向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贴胶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组件包括与外接气源连接的固定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峰倪启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瑞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