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樟醇香料的缓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173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芳樟醇香料的缓释方法以硝酸改性的活性炭为载体,通过吸附负载芳樟醇香料,达到控制芳樟醇缓慢释放的目的。其中,浓度为0.50~1.50 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活性炭18~24小时,硝酸溶液和活性炭的液固比为5∶2;静态吸附条件为:改性活性炭和芳樟醇香料各自独立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在30℃温度下下静态吸附处理24~48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改性活性炭的中孔平均孔径得到明显增大,有利于分子体积较大的芳樟醇的静态吸附,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改性后的活性炭对芳樟醇的吸附量大,环境释放时间长。环境释放时间长。环境释放时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樟醇香料的缓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芳樟醇香料的缓释方法,具体属于香料香精加工


技术介绍

[0002]芳樟醇是一种挥发性萜类物质,其气味纯正、圆和、甜润、幽雅,是香精香料行业中使用最常见的香料。此外,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抑郁、神经保护、驱虫和杀虫等功效,还是中医药的主要原料之一。
[0003]由于芳樟醇自身特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其挥发性能的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其使用范畴和新产品开发。因此,寻找和开发一种挥发性能稳定、吸附量大的缓释负载材料是解决芳樟醇挥发不稳定的有效途径。
[0004]目前,香料的缓释手段可通过溶剂法、胶束法、包合法和物理化学吸附等方法来实现。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对小分子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领域,而对芳樟醇的吸附却鲜有报道。鉴于芳樟醇具有较大的分子体积,一般很难被吸附到微孔材料中,而它具有的羟基官能团则能够增加芳樟醇与吸附材料的结合力。综合以上因素,要提升芳樟醇在活性炭中的吸附量和吸附效果,关键在于增大材料孔径和增多材料表明的含氧官能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原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芳樟醇香料的缓释方法,采用硝酸改性的活性炭来吸附芳樟醇香料,以达到控制芳樟醇香料向环境缓慢释放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芳樟醇香料的缓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方法以硝酸改性的活性炭为载体,通过静态吸附负载芳樟醇香料,达到控制芳樟醇的缓慢释放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活性炭的改性室温下,采用浓度为0.50~1.50 mol/L硝酸溶液浸泡活性炭18~24小时,其后活性炭经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经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活性炭;其中,按mL /g计,硝酸溶液和活性炭的液固比为5∶2;步骤2:芳樟醇香料的吸附负载活性炭将改性活性炭和芳樟醇香料各自独立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在30℃温度下下静态吸附处理24~48小时,得到吸附负载了芳樟醇香料的改性活性炭;通过上述处理,能够控制芳樟醇香料在环境中缓慢释放。
[0007]所述的硝酸溶液优选为0.90~1.30 mol/L。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性活性炭,活性炭的中孔平均孔径得到明显增大,有利于分子体积较大的芳樟醇的静态吸附。本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改性后的活性炭对芳樟醇的吸附量大,环境释放时间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活性炭气相吸附芳樟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有活性炭的表面皿;2、装有芳樟醇的表面皿;3、密闭的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以1.00 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活性炭18小时,其后活性炭经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经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改性活性炭。其中,硝酸溶液用量为50mL,活性炭的用量为20g。采用比表面积分析法,分析改性前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和中孔平均孔径大小变化。活性炭经过改性后,其比表面积发生了明显的减小,从原来的913.3084 m
²
/g减少到793.2463m
²
/g;中孔平均孔径从改性前的6.3526nm增加到改性后的6.4463nm。
[0011]采用如图1所示的芳樟醇的气相吸附装置,将7 g改性活性炭和20g芳樟醇香料各自独立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在30℃温度下静态吸附处理24小时,得到吸附负载了芳樟醇香料的改性活性炭,通过上述处理,能够控制芳樟醇香料在环境中缓慢释放。采用热重分析方法,温度上升范围为25~350℃,吸附负载了芳樟醇香料的改性活性炭的失重率为12.1%。
[0012]实施例2以0.50 mol/L的硝酸溶液浸泡活性炭18小时,其后活性炭经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经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改性活性炭。其中,硝酸溶液用量为50mL,活性炭的用量为20g。采用比表面积分析法,分析改性前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和中孔平均孔径大小变化。活性炭经过酸碱改性后,其比表面积发生了明显的减少,从原来的913.3084m
²
/g减少到856.4459 m
²
/g;中孔平均孔径从改性前的6.3526 nm增加到改性后的6.4135nm。
[0013]采用如图1所示的活性炭气相吸附芳樟醇装置,将7 g改性活性炭和20g芳樟醇香料各自独立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在30℃温度下静态吸附处理24小时,得到吸附负载了芳樟醇香料的改性活性炭,通过上述处理,能够控制芳樟醇香料在普通环境的中的缓慢释放。采用热重分析方法,温度上升范围25~350℃,吸附负载了芳樟醇香料的改性活性炭的失重率为9.7%。
[0014]实施例3采用如图1所示的芳樟醇的气相吸附装置,将7 g未改性的活性炭和20g芳樟醇香料各自独立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在30℃温度下静态吸附处理24小时,得到吸附负载了芳樟醇香料的改性活性炭。采用热重分析方法,温度上升范围25~350℃,吸附负载了芳樟醇香料的改性活性炭的失重率为4.2%。
[0015]通过上述处理和分析表明,未改性的活性炭静态吸附芳樟醇的量明显比改性后的活性炭的低,因而导致改性后的活性炭经过同一静态吸附条件下,负载芳樟醇的改性活性炭的环境释放时间会明显长于未改性的活性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樟醇香料的缓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方法以硝酸改性的活性炭为载体,通过静态吸附负载芳樟醇香料,达到控制芳樟醇的缓慢释放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活性炭的改性室温下,采用浓度为0.50~1.50 mol/L硝酸溶液浸泡活性炭18~24小时,其后活性炭经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经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活性炭;其中,按mL /g计,硝酸溶液和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希张尚玺杨凌峰易青曹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