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62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内壁缝接有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充气泵与充气头连通进行充气,每一个角度区间置有一个充气孔,按患者所需的翻身角度进行选择充气,从低角度充气时,阀门关闭,从高角度充气时,阀门打开,可有效保证充气达到标准角度,且当充气达到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

技术介绍

[0002]昏迷、瘫痪、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长期卧床病人,由于不能自行变换体位,造成局部的长期受压,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压疮并发感染会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威胁病人生命,所以预防压疮是家庭照护者和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对预防长期卧床的病人发生压疮,通常都是使用翻身枕,对患者翻身。
[0003]经搜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185913.X,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翻身枕本体的上侧面或下侧面设有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并且凹槽贯穿翻身枕本体相对的两侧。本技术提供的翻身枕,翻身枕本体的上侧面或下侧面设有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在患者翻身时,引流管可以嵌入凹槽内,翻身过程中挤压翻身枕本体,而凹槽内的引流管不会受到明显挤压,以能够防止引流管引流不畅;同时引流管可沿凹槽滑动,在患者身体移动时引流管能够随患者一同移动,能够降低引流管脱出的风险。
[0004]综上所述,现有的翻身枕,不能不同角度对患者翻身,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不同疾病、不同康复需求患者的翻身角度各不相同,而实际生活中,患者所使用的翻身枕角度单一,而体积过大、携带不便,难以满足不同时期的治疗和康复需求,也防滑性差,一般翻身枕都是具有一定角度的,虽然能够实现帮助患者保持侧卧的姿势,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翻身枕容易向外侧发生滑动,需要护理人员不时地进行调整,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强度,不便于使用,降低了使用体验,也不具备抗菌功能,一般翻身枕的材质都是海绵的,患者长时间使用,灰产生汗液,这些汗液进入翻身枕,容易滋生细菌,影响患者的皮肤健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不同角度对患者翻身,防滑性差和不具备抗菌功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内壁缝接有隔层,所述隔层的表面均连通有单向阀,所述气囊的表面连通有充气头和排气头,所述气囊的底部缝接有垫子,所述垫子包括海绵层,抗菌层。吸汗层,耐脏层和防滑层,且抗拒层位于海绵层的表面,且吸汗层位于抗菌层的表面,且耐脏层位于吸汗层的表面,且防滑层位于耐脏层的表面,所述垫子的表面缝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缝接有魔术贴毛面,所述气囊的表面缝接有魔术贴勾面,且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材质为尼龙材质。
[0010]优选的,所述隔层与气囊的夹角由底至上的角度依次为15
°
,30
°
,45
°
, 75
°
和90
°

[0011]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由竹炭纤维和纳米银离子纤维编织而成。
[0012]优选的,所述吸汗层的材质为超吸水纤维材质。
[0013]优选的,所述耐脏层的材质为氟单体水性聚氨酯涂料。
[0014]优选的,所述防滑层的材质为无胶防滑布材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将充气泵与充气头连通进行充气,每一个角度区间置有一个充气孔,按患者所需的翻身角度进行选择充气,从低角度充气时,阀门关闭,从高角度充气时,阀门打开,可有效保证充气达到标准角度,且当充气达到180
°
时,可当普通的头枕使用,使用完毕后,打开排气头放气时,每个角度区间可折叠,有效解决角度单一的问题,方便收纳,便于携带;
[0017]2、本技术通过将固定带放置在患者身体底部,然后将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粘接,将患者固定并配合防滑层,使翻身枕不滑动的方式,能够达到防滑的目的,通过设置抗菌层,有效的防止了细菌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9]图2为技术结构剖面图;
[0020]图3为技术垫子局部结构立体剖面图。
[0021]图中:1、气囊;2、隔层;3、单向阀;4、充气头;5、排气头;6、垫子;7、海绵层;8、抗菌层;9、吸汗层;10、耐脏层;11、防滑层;12、固定带;13、魔术贴毛面;14、魔术贴勾面;15、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包括气囊1,气囊1的内壁缝接有隔层2,隔层2的表面均连通有单向阀3,气囊1的表面连通有充气头4和排气头5,气囊1的底部缝接有垫子6,垫子6包括海绵层7,抗菌层8。吸汗层9,耐脏层10和防滑层11,且抗拒层位于海绵层7的表面,且吸汗层9位于抗菌层8的表面,且耐脏层 10位于吸汗层9的表面,且防滑层11位于耐脏层10的表面,垫子6的表面缝接有固定带12,固定带12的一端缝接有魔术贴毛面13,气囊1的表面缝接有魔术贴勾面14,且魔术贴毛面13和魔术贴勾面14相适配,通过将充气泵与充气头4连通进行充气,每一个角度区间置有一个充气孔,按患者所需的翻身角度进行选择充气,从低角度充气时,阀门关闭,从高角度充气时,阀门打开,可有效保证充气达到标准角度,且当充气达到180
°
时,可当普通的头枕使用,使用完毕后,打开排气头5放气时,每个角度区间可折叠,有效解决角度单一的问题,方便收纳,便于携带,通过将固定带12放置在患者身体底部,然后将魔术贴毛面13和魔术贴勾面14
粘接,将患者固定并配合防滑层11,使翻身枕不滑动的方式,能够达到防滑的目的,通过设置抗菌层 8,有效的防止了细菌的产生。
[0024]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提高防滑性能,固定带1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 15。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了耐用,价便宜,固定带12的材质为尼龙材质。
[0026]请参阅图2所示,为了方便使用,隔层2与气囊1的夹角由底至上的角度依次为15
°
,30
°
,45
°
,75
°
和90
°

[0027]请参阅图3所示,为了提高抗菌能力,抗菌层8由竹炭纤维和纳米银离子纤维编织而成。
[0028]请参阅图3所示,为了提高吸汗能力,吸汗层9的材质为超吸水纤维材质。
[0029]请参阅图3所示,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包括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的内壁缝接有隔层(2),所述隔层(2)的表面均连通有单向阀(3),所述气囊(1)的表面连通有充气头(4)和排气头(5),所述气囊(1)的底部缝接有垫子(6),所述垫子(6)包括海绵层(7),抗菌层(8),吸汗层(9),耐脏层(10)和防滑层(11),且抗拒层位于海绵层(7)的表面,且吸汗层(9)位于抗菌层(8)的表面,且耐脏层(10)位于吸汗层(9)的表面,且防滑层(11)位于耐脏层(10)的表面,所述垫子(6)的表面缝接有固定带(12),所述固定带(12)的一端缝接有魔术贴毛面(13),所述气囊(1)的表面缝接有魔术贴勾面(14),且魔术贴毛面(13)和魔术贴勾面(14)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桥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