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梁爆破拆除用综合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607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爆破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支撑梁爆破拆除用综合防护装置,用于爆破基坑内的各承重柱之间连接的各支撑梁时起到防尘、防飞溅物的作用,支撑梁包括多根起爆梁体和多个顶层梁体,各起爆梁体沿垂直方向间隔设置于两根相邻的承重柱之间,起爆梁体的顶面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的内部填充有清水,蓄水槽内部设置有防水炸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蓄水槽注水后可以持续对待爆的支撑梁进行湿润,从粉尘产生源头控制爆破粉尘危害,爆炸水雾可以吸附空气中爆破后的爆炸粉尘,基坑口的密目防晒网洒水后能够对爆破之后产生的粉尘产生阻隔作用,并且蓄水槽内安设防水炸药可产生水压爆破效果,改善支撑梁破碎效果。改善支撑梁破碎效果。改善支撑梁破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梁爆破拆除用综合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爆破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梁爆破拆除用综合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改造、扩建工程中,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城市建筑正沿着纵深方向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在城市深基坑工程中,支撑梁拆除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施工环节。爆破拆除作为钢筋混凝土支撑梁拆除的主流方法,带来的诸如爆破振动、爆破个别飞散物、空气冲击波、爆破粉尘和噪声等有害效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减弱甚至消除主要爆破有害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0003]减弱甚至消除支撑梁爆破个别飞散物、空气冲击波以及噪声有害效应方法主要是覆盖防护,也就是采用覆盖胶卷连的方式对爆破部位进行防护;减弱爆破粉尘有害效应的方法主要是爆破前湿润支撑梁,采用人工洒水和水雾喷淋系统降尘。
[0004]现有技防手段有如下缺点:
[0005](1)胶卷帘覆盖防护直接压在支撑梁表面太过紧密,会影响下道装药、填塞、连网等工序的进行或者破坏前道已装药、已填塞、已连网工序的成果,导致盲炮、爆破效果不理想甚至爆破失败;
[0006](2)由于胶卷帘本身重量大,而支撑梁爆破拆除作业时属于高空作业,作业面狭窄,因此防护时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0007](3)人工洒水作业效率低,覆盖面小,效果差;水雾喷淋系统降尘投入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梁爆破拆除用综合防护装置,具有防尘、防飞溅物、综合防护效果好有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工作时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支撑梁爆破拆除用综合防护装置,用于爆破基坑内的各承重柱之间连接的各支撑梁时起到防尘、防飞溅物的作用,所述支撑梁包括多根起爆梁体和多个顶层梁体,各所述起爆梁体沿垂直方向间隔设置于两根相邻的所述承重柱之间,所述起爆梁体的顶面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内部填充有清水,所述蓄水槽内部设置有防水炸药,各所述蓄水槽的所述防水炸药通过导爆索均接入主起爆网路,多根所述顶层梁体顶面覆盖有一层土工格栅网,所述土工格栅网四周的侧边垂入所述基坑内且低于各所述起爆梁体的底面,所述基坑顶部的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柱,若干所述安装柱顶部覆盖有密目防晒网,所述密目防晒网四周的侧边也垂入所述基坑内并低于各所述起爆梁体的底面,且覆盖面积与所述土工格栅网面积相匹配。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槽由两块木板组成,两块所述木板分别
安装于所述起爆梁体左右两侧,并通过涂抹防水胶进行密封处理,多个所述防水炸药沿长度方向等距固定于所述起爆梁体顶面,并通过所述导爆索与雷管连接,起爆前,将所述清水注入所述蓄水槽内。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目防晒网为双层设置,且起爆前,其表面均匀晒满清水进行湿润,所述土工格栅网和所述密目防晒网四周的侧边均低于各所述起爆梁体底面两米以下。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槽在未注入所述清水前可用作工程施工的防护通道。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蓄水槽注水后可以持续对待爆的支撑梁进行湿润,从粉尘产生源头控制爆破粉尘危害,爆炸水雾可以吸附空气中爆破后的爆炸粉尘,基坑口的密目防晒网洒水后能够对爆破之后产生的粉尘产生阻隔作用,并且蓄水槽内安设防水炸药可产生水压爆破效果,改善支撑梁破碎效果。
[0016](2)由于覆盖防护紧密程度适宜,强度得当,采用切断爆破飞散物传播的方法阻挡爆破飞散物的飞散,能有效阻挡爆破飞散物飞出基坑;即使个别爆破飞散物飞出,基坑口的密目防晒网也可作为第二道柔性防护,防护措施安全可靠,覆盖防护重量轻,操作简单,降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
[0017](3)通过将蓄水槽作为钻孔、装药、堵塞和联网的人行通道,可保障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防止物品坠落,爆破网路可在沟槽内传递,覆盖防护不会直接压在已联接好的爆破网路上,不会破坏前道已装药、填塞和联网工序的成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蓄水槽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起爆梁体;2、蓄水槽;3、防水炸药;4、导爆索;5、土工格栅网;6、安装柱;7、密目防晒网;8、清水;9、顶层梁体;10、承重柱;11、主起爆网路;12、雷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
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实施例
[0028]参照附图1

2所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撑梁爆破拆除用综合防护装置,用于爆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梁爆破拆除用综合防护装置,用于爆破基坑内的各承重柱(10)之间连接的各支撑梁时起到防尘、防飞溅物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多根起爆梁体(1)和多个顶层梁体(9),各所述起爆梁体(1)沿垂直方向间隔设置于两根相邻的所述承重柱(10)之间,所述起爆梁体(1)的顶面设置有蓄水槽(2),所述蓄水槽(2)的内部填充有清水(8),所述蓄水槽(2)内部设置有防水炸药(3),各所述蓄水槽(2)的所述防水炸药(3)通过导爆索(4)均接入主起爆网路(11),多根所述顶层梁体(9)顶面覆盖有一层土工格栅网(5),所述土工格栅网(5)四周的侧边垂入所述基坑内且低于各所述起爆梁体(1)的底面,所述基坑顶部的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柱(6),若干所述安装柱(6)顶部覆盖有密目防晒网(7),所述密目防晒网(7)四周的侧边也垂入所述基坑内并低于各所述起爆梁体(1)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罗鹏陈德志黄小武刘昌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爆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