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134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涉及区块链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第一用户以及第二单元,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之间通信连接有加密传输模块,加密传输模块包括有区块链节点、加密单元、节点数据库、验证单元以及传输单元,加密传输模块主要用于完成数据点对点加密传输,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均拥有表示个人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编码,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运行数据,第一用语以及第二用户作为数据的所有者对运行数据进行二进制编码,并将身份信息编码作为编码后缀附着在运行数据二进制编码后端,最终打包发送至加密传输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加密效果好。加密效果好。加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数据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它们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数据难以篡改、二是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在区块链的传输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尤其在点对点的传输过程中,因此就需要用到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的传输方法。
[0003]现有的电商用点对点传输方法一般不具备数据加密的功能,导致传输的数据安全性不足,并且不能够在基于区块链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传输,一旦出现文件传输中断的情况就无法对文件进行完整的下载接收,使用存在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第一用户以及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元之间通信连接有加密传输模块;S2:所述加密传输模块包括有区块链节点、加密单元、节点数据库、验证单元以及传输单元:;S3:所述加密传输模块主要用于完成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之间的数据点对点加密传输,通过进行加密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效防止非法用户获取运行数据。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用户以及所述第二用于主要用于产生数据以及查看数据,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均拥有表示个人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编码,所述第一用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运行数据,所述第一用语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作为数据的所有者对运行数据进行二进制编码,并将所述身份信息编码作为编码后缀附着在运行数据二进制编码后端,最终打包发送至加密传输模块,例如第一用户的编码为0001,第二用户的编码为
0010,例如第一用户产生的数据二进制编码后为:10100000101110110101;则编码数组A为101000001011101101010001所述区块链节点与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通信连接,所述区块链节点首先获取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产生的运行数据,所述加密单元首先获取运行数据,所述运行数据为长度较长的二进制编码数组A,所述加密单元首先将编码数组A:101000001011101101010001分割成若干长度相等的子数组(a1、a2、...、an)为(1010、0000、1011、1011、0101、0001),所述加密单元其次产生与6位随机数(12、56、23、17、2、89),按照顺序将n位随机数(12、56、23、17、2、89)与n个长度相等的子数组(12、56、23、17、2、89)一一匹配,在根据n位随机数的大小顺序对一一匹配后的子数组(a1、a2、...、an)进行排序,此处排序为从大到小的排序,排序后为:(0101、1010、1011、1011、0000、0001),得到加密子数组,然后对加密子数组进行收尾缝合得到加密编码数组B:(010110101011101100000001),并将加密编码数组B存储在节点数据库中,节点数据库内同步建立随机数表,随机数表用于存储每一个n位随机数,且每一个n位随机数与加密编码数组B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子表,所述关系子表同步存储在节点数据库中,例如(12、56、23、17、2、89)与编码数组B为对应关系。
[0007]优选地,除所述第一用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外,整个加密传输模块的用户均拥有表示个人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编码,且每个用户私有的身份信息编码不同,每一个运行数据拥有一个单一的名称编码,所述关系子表中对应的元素分为密编码数组B以及名称编码,通过对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建立私有的身份信息编码,同步对其他所用用户进行身份信息编码,不同用户的身份信息编码不同,保证非法用户私自套用对应的用户编码,提高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0008]优选地,对所述节点数据库进行数据安全防护操作,在防护操作过程中采用数据库误用检测技术,当计节点数据库遇受恶意程序或计算机病毒攻击时,误用检测技术会通过全盘查杀的方式,搜寻处隐藏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恶意程序和病毒,并在快速清理恶意程序和病毒,误用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性。
[0009]优选地,所述验证单元包括区块链验证子单元以及若干用户验证子单元,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均拥有与之对应的用户验证子单元,每个用户拥有与之对应的用户验证子单元,主要用于验证其他用户是否拥有权限查看自身运行数据,每个用户对运行数据进行权限划分,为只有自身能够查看的一级运行数据,区块链节点能够查看的二级运行数据以及其他用户能够查看的三级运行数据。
[0010]优选地,所述传输单元主要用于构建第一用户、第二用户以及加密模块之间的通信网络,并完成实时通信数据的传输,本实施例中可以为有线传输亦可以为无线WIFI通信传输。
[0011]优选地,当所述第二用户需要获取第一用户产生的运行数据时,此处也可以为第一用户需要获取第二用户的数据,具体运行步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第二用户通过传输单元向区块链节点发送身份信息编码以及所需要的数据的名称编码,所述区块链验证子单元首先验证第二用户是否为安全用户,若是安全用户,则将第二用户身份信息编码以及所需要的运行数据的名称编码发送至第一用户验证子单元,第一用户验证单元判断第二用户是否拥有权限查看名称编码对应的运行数据,若验证拥有权限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允许通知,区块链节点接收到允许通知后,第二用户从节点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运行数据的加
密编码数组B,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两级权限验证,大大防止非法用户恶意获取数据。
[0012]优选地,第二用户获取加密编码数组B后通过关系子表中的随机数表对加密编码数组B进行解密,最终获取该运行数据,此处数据解密步骤与数据加密步骤相反,先对加密编码数组B按照随机数表进行重新排序,获得原有顺序的子数组,在对子数组进行缝合获得原有数组A,最终实现读取运行数据的内容。
[0013]优选地,第一用户验证单元验证过程中,若不是安全用户,则区块链验证子单元提示用户错误,第一用户验证单元判断第二用户是否拥有权限查看名称编码对应的运行数据过程中若权限不够,则显示该用户权限不够,根据用户需要获取的运行数据为一级运行数据、二级运行数据以及三级运行数据中的哪一种,判断是否拥有权限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第一用户以及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元之间通信连接有加密传输模块;S2:所述加密传输模块包括有区块链节点、加密单元、节点数据库、验证单元以及传输单元;S3:所述加密传输模块主要用于完成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之间的数据点对点加密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以及所述第二用于主要用于产生数据以及查看数据,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均拥有表示个人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编码,所述第一用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运行数据,所述第一用语以及所述第二用户作为数据的所有者对运行数据进行二进制编码,并将所述身份信息编码作为编码后缀附着在运行数据二进制编码后端,最终打包发送至加密传输模块;所述区块链节点与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通信连接,所述区块链节点首先获取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产生的运行数据,所述加密单元首先获取运行数据,所述运行数据为长度较长的二进制编码数组A,所述加密单元首先将编码数A组分割成若干长度相等的子数组(a1、a2、...、an),所述加密单元其次产生与n位随机数,按照顺序将n位随机数与n个长度相等的子数组(a1、a2、...、an)一一匹配,在根据n位随机数的大小顺序对一一匹配后的子数组(a1、a2、...、an)进行排序,得到加密子数组,然后对加密子数组进行收尾缝合得到加密编码数组B,并将加密编码数组B存储在节点数据库中,节点数据库内同步建立随机数表,随机数表用于存储每一个n位随机数,且每一个n位随机数与加密编码数组B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子表,所述关系子表同步存储在节点数据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除所述第一用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外,整个加密传输模块的用户均拥有表示个人身份特征的身份信息编码,且每个用户私有的身份信息编码不同,每一个运行数据拥有一个单一的名称编码,所述关系子表中对应的元素分为密编码数组B以及名称编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点对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卫华张功臣尚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银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