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筑混凝土模板用的聚酯纤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30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筑混凝土模板用的聚酯纤维板,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临时设施领域。该聚酯纤维板由数层交替叠加的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和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复合构成。所述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和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均由聚酯纤维增强卷材裁剪得到,且聚酯纤维增强卷材拉制时纵向拉力大于横向拉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酯纤维板结构合理,自重轻、且能够通过多次复合做成标准化的塑料模板,实现模板的重复周转使用,使用完能回收再利用,提高模板的强度,降低模板的使用成本,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筑混凝土模板用的聚酯纤维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浇筑混凝土模板用的聚酯纤维板,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临时设施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桥梁或水利工程等建筑施工领域,采用3毫米至10毫米钢板做面板,面板上采用角铁或槽钢进行加强,制成大块模板,运到施工现场,把制成的大块模板进行拼装,其后加槽钢作为背楞,按设计尺寸拼装好后,再浇筑混凝土。
[0003]房屋建筑剪力墙一般采用13毫米至15毫米木模板做面板,再用钢管做背楞,安装好后,浇筑混凝土;楼板采用搭设钢管支架,在支架上放置木方,再在木方上铺设面板,浇筑混凝土。
[0004]以上模板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易锈蚀,标准化程度低,安装和拆除费工费时,除且存在自重比较重的问题。在施工中,存在着使用周期短、现场安装精度难以达到,无法回收,材料浪费大的问题。另外木模板强度比较低,日晒雨淋易腐烂,受力性能差,抗拉能力也受到限制,特别在受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很难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重轻、受力性能强,抗拉强度高,在工厂内通过多次复合做成标准化的聚酯纤维板,能够耐日晒雨淋,实现模板的重复周转使用,使用完能回收再利用,降低模板的使用成本,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浇筑混凝土模板用的聚酯纤维板,所述聚酯纤维板为矩形平板,该矩形平板由平面形状、尺寸均相同的M+N个聚酯纤维增强层逐层复合构成,且两个相邻聚酯纤维增强层中,一个为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另一个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其中,N为聚酯横向纤维增强层的个数,M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的个数,且M=N+1,即聚酯纤维板的底层和顶层均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
[0008]所述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和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均由聚酯纤维增强卷材裁剪得到,所述聚酯纤维增强卷材由聚酯纤维塑料颗粒通过挤塑机挤塑拉制而成,将在拉制时沿聚酯纤维增强卷材长度方向的拉力定义为纵向拉力F1、沿聚酯纤维增强卷材宽度方向的拉力定义为横向拉力F2,F2=0.2F1~0.5F1;将聚酯纤维增强卷材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径向方向;
[0009]在聚酯纤维板的复合过程中,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所使用的聚酯纤维增强卷材的径向方向与聚酯纤维板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所使用的聚酯纤维增强卷材的径向方向与聚酯纤维板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
[0010]优选地,记所述聚酯纤维板的长度为L、宽度为H、厚度为A1,L=600mm~2500mm,H
=500mm~1500mm,A1=6mm~20mm;记所述聚酯纤维增强卷材的厚度为A2,宽度为H2,A2=1mm~5mm,H2=500mm~1500mm。
[0011]优先的,所述聚酯纤维增强卷材拉制成型后制成卷,根据需要裁剪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和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指定的尺寸。
[0012]优选地,所述聚酯纤维塑料颗粒的材质为聚丙烯、纤维和无机粉土,其重量份数按前述顺序分别为(65~80)∶(18~30)∶(10~20)。
[0013]优选地,所述复合方式为以下两种:
[0014]第一种,超声波焊接方式,即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相邻的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和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复合一起;
[0015]第二种,热压方式,即通过热压方式将相邻的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和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复合一起,其中,热压温度为130℃~280℃。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1、利用聚酯纤维塑料颗粒的特性,通过多次复合,制成由多层结构构成的聚酯纤维板,相对于同等规格的塑料模板提高强度30%至60%,可以替代木模板使用。
[0018]2、如果再在聚酯纤维板上复合塑料合金框架,制成大块标准化塑料合金模板,拼装时加背楞或不加背楞,相对于同等规格的塑料模板提高强度30%至80%,可以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核电、房建等建筑领域。
[0019]3、可以实现模板的标准化,且减少现场施工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聚酯纤维板一角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纤维增强卷材1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聚酯纤维板一角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纤维增强卷材1的平面图。
[0024]由图1、图2可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浇筑混凝土模板用的聚酯纤维板,所述聚酯纤维板为矩形平板,该矩形平板由平面形状、尺寸均相同的M+N个聚酯纤维增强层逐层复合构成,且两个相邻聚酯纤维增强层中,一个为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另一个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其中,N为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的个数,M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的个数,且M=N+1,即聚酯纤维板的底层和顶层均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
[0025]在本实施例中,M为3,N为2,即聚酯纤维板的第1、3、5层为纵向纤维增强层3,第2、4层为横向纤维增强层2。具体的,将一层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作为聚酯纤维板的底层,在该底层上铺设一层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并与该底层复合成为一体,然后在该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上再铺设一层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并复合成为一体,以此类推,直至将2个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和3个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复合成为5层结构的聚酯纤维板。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方式为以下两种:
[0027]第一种,超声波焊接方式,即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相邻的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和横
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复合一起;
[0028]第二种,热压方式,即通过热压方式将相邻的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和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复合一起,其中,热压温度为130℃~280℃。
[0029]所述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和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均由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裁剪得到,所述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由聚酯纤维塑料颗粒通过挤塑机挤塑拉制而成,将在拉制时沿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长度方向的拉力定义为纵向拉力F1、沿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宽度方向的拉力定义为横向拉力F2,F2=0.2F1~0.5F1。将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径向方向。
[0030]在聚酯纤维板的复合过程中,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所使用的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的径向方向与聚酯纤维板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所使用的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的径向方向与聚酯纤维板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
[0031]在本实施例中,记所述聚酯纤维板的长度为L、宽度为H、厚度为A1,L=600mm~2500mm,H=500mm~1500mm,A1=6mm~20mm;记所述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的厚度为A2,宽度为H2,A2=1mm~5mm,H2=500mm~1500mm。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混凝土模板用的聚酯纤维板,所述聚酯纤维板为矩形平板,该矩形平板由平面形状、尺寸均相同的M+N个聚酯纤维增强层逐层复合构成,且两个相邻聚酯纤维增强层中,一个为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另一个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其中,N为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的个数,M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的个数,且M=N+1,即聚酯纤维板的底层和顶层均为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所述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和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均由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裁剪得到,所述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由聚酯纤维塑料颗粒通过挤塑机挤塑拉制而成,将在拉制时沿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长度方向的拉力定义为纵向拉力F1、沿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宽度方向的拉力定义为横向拉力F2,F2=0.2F1~0.5F1;将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径向方向;在聚酯纤维板的复合过程中,纵向聚酯纤维增强层(3)所使用的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的径向方向与聚酯纤维板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横向聚酯纤维增强层(2)所使用的聚酯纤维增强卷材(1)的径向方向与聚酯纤维板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混凝土模板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昌林董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镝伟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