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天荣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及抑尘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121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及抑尘方法,涉及煤矿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喷雾架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喷雾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载轨道,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内壁卡接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喷雾头、第二喷雾头和压敏感应开关之间的配合,通过运载车在经过喷雾架时对压敏感应开关进行触发,从而通过第一喷雾头对运载车的四周进行喷雾抑尘处理,避免运载车在移动过程中四处洒落粉尘,同时第二喷雾头在对运载车的表面进行喷雾抑尘处理,能够对移动的运载车进行多角度和全方面的喷雾抑尘。面的喷雾抑尘。面的喷雾抑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及抑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及抑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煤矿企业井下煤尘污染问题。采矿过程中的采掘、转运、破碎、洗煤等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粉尘,长期接触粉尘的职工,在防护措施不力的情况下,轻则会引发呼吸道炎症,重则煤尘在肺部长期积聚会引发尘肺病。而且长期大量接触粉尘,也会导致角膜炎、皮肤病等慢性疾病,造成人的视觉、听觉能力下降,严重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同时由于煤尘具有可燃性,粉尘扩散到空气中时,颗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成倍增加,当粉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易被引燃,进而引发爆炸,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但是现有的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及抑尘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4483154A,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包括主控机、一定数量的立体喷雾单元和与立体喷雾单元数量相等的位置检测装置,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包括喷雾架(1)和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喷雾架(1),所述底座(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载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扣(8),所述卡扣(8)的内壁卡接有送水管(9),所述送水管(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7),所述喷雾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框(3),所述收集框(3)的内壁边缘处拆卸式连接有盖板(2);所述底座(1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的内壁搭接有过滤仓(10),所述底座(1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压敏感应开关(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7),所述第二输水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暂存箱(15),所述第一暂存箱(15)的侧面与喷雾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暂存箱(15)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喷雾头(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5),所述第一输水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暂存箱(14)的顶部与喷雾架(1)的内壁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暂存箱(14)位于收集框(3)的两侧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暂存箱(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喷雾头(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9),所述固定条(19)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24),所述固定条(19)的顶部搭接有过滤板(20),所述过滤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8),所述过滤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26),所述插杆(26)的外壁与活动槽(24)的内壁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巷道立体喷雾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10)的内壁且位于固定条(19)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杆(23),所述弹性杆(23)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荣
申请(专利权)人:杨天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