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02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改进型注射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注射器,包括:组合式注射针,组合式注射针包括多组针身和针座,多组针身和针座之间可分离的相互衔接;注射筒,注射筒的前端与组合式注射针一端的针座连接,且注射筒外滑动套设有管壳,注射筒可以在管壳内以每组针身和针座的长度之和为距离单位步进推移;脱针限位销,脱针限位销可收缩的连接于管壳的前端,且脱针限位销的前端位置与针座向管壳内回缩的移动路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的自动换针,相较于现有的注射器,极大地减少了手动换针操作,且省去了拔针操作,更加安全方便。更加安全方便。更加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注射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进型注射器
,具体是一种改进型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兽用连续注射器是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的动物免疫注射器械,它适用于水剂、油剂、铁制剂以及各种混悬液的注射。
[0003]现有技术中具有如下问题:
[0004]为了节约成本和减少麻烦,实际操作中,一些养殖户会选择将注射针头反复使用,这种行为存在明显的安全风险,但是现有的兽用连续注射器,每次更换针头都需要重新插拔,若是将注射针头重复利用,还需要消毒清洗,而且频繁更换针头的插拔过程中,还存在手部被意外刺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注射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注射器,包括:
[0007]组合式注射针,组合式注射针包括多组针身和针座,多组针身和针座之间可分离的相互衔接;
[0008]注射筒,注射筒的前端与组合式注射针一端的针座连接,且注射筒外滑动套设有管壳,注射筒可以在管壳内以每组针身和针座的长度之和为距离单位步进推移;
[0009]脱针限位销,脱针限位销可收缩的连接于管壳的前端,且脱针限位销的前端位置与针座向管壳内回缩的移动路径位置相对应。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针身的尾端与针座固定连接,而针身的尖端与针座插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管壳内滑动设置有至少2根推进辅助臂杆,2根推进辅助臂杆设置于组合式注射针的两侧,且推进辅助臂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组合式注射针的夹头;
[0012]所述夹头靠近组合式注射针的一侧滑动设置有抵块,抵块可收缩于夹头侧边的凹槽内,且抵块与所述凹槽的底边之间连接有抵块支撑弹簧片,并且抵块靠近针座的一端为斜角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注射筒的侧边设置有多个顶推槽,多个该顶推槽之间的距离与针身的长度对应设置;
[0014]所述推进辅助臂杆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单向顶爪,第一单向顶爪包括中部与推进辅助臂杆转动连接的爪条,爪条的一侧与推进辅助臂杆之间还设置有爪条支撑弹簧片,且爪条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且爪条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杆,第一延伸杆的一端延伸至管壳的外侧,且第一延伸杆连接有钩把;
[0015]所述注射筒的侧边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多个回弹限位槽,所述回弹限位槽的长度与针身尖端插入针座内的长度相对应,且所述回弹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和回弹限位槽的长度之和与针身的长度相对应;
[0016]所述管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顶爪,第二单向顶爪的位置所述回弹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单向顶爪的结构与第一单向顶爪的结构相同;
[0017]所述注射筒与管壳之间连接有注射筒复位弹簧。
[0018]进一步的,所述管壳的一侧连接有防脱压扣,防脱压扣为长条形的弹簧片,且防脱压扣的一端设置有向管壳内壁方向弯曲的导向端和向针座方向翘起的压持端,且压持端的位置与次靠近管壳前端的针座的位置相对应。
[0019]进一步的,所述注射筒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包括活塞部和杆体部,且活塞杆的杆体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槽,且所述卡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每组针身和针座的长度之和;
[0020]所述活塞杆的杆体部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定位推杆,定位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单向顶爪,第三单向顶爪的位置与所述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0021]所述活塞杆与注射筒之间连接有活塞杆复位弹簧,所述定位推杆与管壳之间通过定位推杆复位弹簧连接;
[0022]所述注射筒的上侧连接有药罐。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单向顶爪包括第三延伸杆,所述第二单向顶爪包括第二延伸杆,第三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均连接有推把。
[0024]进一步的,所述脱针限位销滑动设置于管壳前端内壁的孔槽内,且脱针限位销的尾端与所述孔槽的底边之间连接有限位销支撑弹簧片。
[0025]进一步的,所述管壳的后端设置有操作把,操作把包括2根弹性铰接的把杆,其中一根把杆与管壳固定连接,而另一根把杆铰接有推动座;
[0026]所述推动座与推进辅助臂杆之间通过顶推弹簧连接;
[0027]所述推动座的初始位置与定位推杆的端部之间设有间隔。
[0028]进一步的,所述管壳的前端滑动套设有套盒,套盒与管壳之间连接有套盒复位弹簧;
[0029]所述套盒倾斜向操作把方向延伸,且套盒的延伸端可分离的设置有收集盒。
[0030]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注射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31]其一: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连续射击的枪械,排列着的针头能够快速连续的伸出,且使用过的针头能够自动的脱离,组合式注射针由多组针身和针座组成,形成了多节设计,注射筒每次步进推移都能够让一节针身伸出管壳,进行注射,而注射筒的每次回缩,又能够在脱针限位销的配合下,让伸出管壳外的一节针身和针座脱离,实现快速的自动换针,相较于现有的注射器,极大地减少了手动换针操作,且省去了拔针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0032]其二:本专利技术中,组合式注射针由于能够随着注射筒步进推移,所以在非注射期间能够隐藏于管壳内,仅在注射时伸出,避免了针头暴露,更加安全;
[0033]其三:本专利技术中,2根推进辅助臂杆和夹头能够与组合式注射针同步推进,在组合式注射针的注射过程中,对最前端的针身和针座提供支撑力,让最前端的针身和针座刺进皮肤时不会歪斜;
[0034]其四:本专利技术中,推进辅助臂杆回缩时,第二单向顶爪能够插入注射筒的回弹限位槽中,阻止注射筒缩回原位,让注射筒每步进一段距离都能够保持稳定;且该回弹限位槽的长度与针身尖端插入针座内的长度相对应,使得注射筒在每步进一段距离后,还能够回缩
一小段距离,使得次靠近管壳前端的针身能够从管壳最前端的针座中抽离,实现自动脱针;
[0035]其五:本专利技术中,操作者通过定位推杆推动活塞杆,定位推杆的位置与管壳相对稳定,活塞杆随着注射筒的步进推移而移动,随着活塞杆的步进移动,定位推杆侧边的第三单向顶爪总是能够插入活塞杆的卡槽中,让定位推杆无需步进移动总是能够推动活塞杆,方便注射操作。
附图说明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注射针伸出状态下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管壳和注射筒内部结构俯视图;
[004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射筒推进至极限状态示意图;
[0044]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45]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管壳俯视图;
[0046]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注射针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注射针(01),组合式注射针(01)包括多组针身(011)和针座(012),多组针身(011)和针座(012)之间可分离的相互衔接;注射筒(2),注射筒(2)的前端与组合式注射针(01)一端的针座(012)连接,且注射筒(2)外滑动套设有管壳(9),注射筒(2)可以在管壳(9)内以每组针身(011)和针座(012)的长度之和为距离单位步进推移;脱针限位销(12),脱针限位销(12)可收缩的连接于管壳(9)的前端,且脱针限位销(12)的前端位置与针座(012)向管壳(9)内回缩的移动路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011)的尾端与针座(012)固定连接,而针身(011)的尖端与针座(012)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9)内滑动设置有至少2根推进辅助臂杆(4),2根推进辅助臂杆(4)设置于组合式注射针(01)的两侧,且推进辅助臂杆(4)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组合式注射针(01)的夹头(41);所述夹头(41)靠近组合式注射针(01)的一侧滑动设置有抵块(42),抵块(42)可收缩于夹头(41)侧边的凹槽内,且抵块(42)与所述凹槽的底边之间连接有抵块支撑弹簧片(43),并且抵块(42)靠近针座(012)的一端为斜角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2)的侧边设置有多个顶推槽,多个该顶推槽之间的距离与针身(011)的长度对应设置;所述推进辅助臂杆(4)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单向顶爪(10),第一单向顶爪(10)包括中部与推进辅助臂杆(4)转动连接的爪条(101),爪条(101)的一侧与推进辅助臂杆(4)之间还设置有爪条支撑弹簧片(102),且爪条(10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且爪条(101)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103),连杆(10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杆(104),第一延伸杆(104)的一端延伸至管壳(9)的外侧,且第一延伸杆(104)连接有钩把(11);所述注射筒(2)的侧边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多个回弹限位槽,所述回弹限位槽的长度与针身(011)尖端插入针座(012)内的长度相对应,且所述回弹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和回弹限位槽的长度之和与针身(011)的长度相对应;所述管壳(9)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顶爪(13),第二单向顶爪(13)的位置所述回弹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魏金金曹新民夏小荣朱康乾丁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荣嘉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