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63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健身球,包括壳体,壳体两侧分别形成供双手把持的把持部位,壳体内部活动设置有在受离心力作用下于壳体内进行圆周转动的配重转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供双手把持的把持部位,并且,在壳体内部设置有配重转动件,配重转动件被配置为在来回甩动壳体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能够在壳体内部进行圆周转动,如此设计,通过双手甩动壳体的往复动作可以控制壳体内配重转动件的圆周转动快慢,而配重转动件又会使得整个健身球产生一定的震感或晃动感,配重转动件转动越快,震感或晃动感则越强,那么双手就需要使用更大的把持力量来把持壳体,进而形成新颖有趣的新型锻炼方式,有效地实现力量控制健身训练。控制健身训练。控制健身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身球


[0001]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健身球。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文献CN209270729U(申请日:2019年06月17日)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健身轮,包括转轮和把手,所述转轮包括第一偏心转轮和第二偏心转轮,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其中,所述第一偏心转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部上,所述第二偏心转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部上,且所述第一把手部和所述第二把手部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在使用组合式健身轮进行健身时,通过改变组合式健身轮的组合方式,从而实现各种不同的健身目的,进而丰富健身轮的使用功能。该技术方案的组合式健身轮虽然可以为训练者提供多样化的锻炼功能,但是这些锻炼功能都较为常规,缺乏新颖性,导致锻炼趣味性不佳的问题,并且其运动数据不能量化地直观体现出来,只能靠训练者自我感受来实现力量控制,较难实现力量精准控制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健身球,通过在壳体两侧形成用于供训练者双手握持的把持部位,同时在壳体内部设置了配重转动件,使在往复晃动壳体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配重转动件能够在壳体内进行圆周运动,进而实现锻炼方式新颖、趣味性佳的新型锻炼方法,并且其配重转动件的转动数据可以通过壳体内的霍尔传感器配合转轴上的磁性件进行检测,以便于实现其配重转动件的转动数据的量化直观体现。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健身球,包括壳体,壳体为由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拼合形成的空心球形壳体结构,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的侧边上形成有供双手把持的把持部位,壳体内部活动设置有在受离心力作用下于壳体内进行圆周转动的配重转动件,壳体内设置有一转轴,转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两侧,配重转动件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壳体内部,转轴的一端上设置有两对称排布的磁性件,且壳体的侧边上设置有与磁性件对应设置的霍尔传感器。
[0006]进一步,配重转动件包括连接部和配重部,连接部一端连接在转轴上,配重部设置在连接部的另一端上。
[0007]进一步,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壁两侧,配重转动件的连接部与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8]进一步,壳体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培林座,轴承安装于培林座中,转轴的两端通过对应的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壁两侧的培林座上。
[0009]进一步,两培林座通过螺丝分别锁固在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的内壁中心位置处。
[0010]进一步,还包括底座,底座上开设有与空心球形壳体结构的外形相适配的定位凹部。
[0011]进一步,配重转动件的配重部为半圆弧板状结构,连接部为折弯杆状结构,折弯杆
状结构的两杆端连接在半圆弧板状结构上,折弯杆状结构的折弯处连接在转轴上。
[0012]进一步,半圆弧板状结构的配重部偏心地连接在连接部上。
[0013]进一步,壳体内设置有与霍尔传感器电连接的PCB板,且壳体内还设置与PCB板电连接的、用于与外部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讯连接的蓝牙模块。
[001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所述的健身球中,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供训练者双手把持的把持部位,并且,在壳体内部设置有配重转动件,配重转动件被配置为在来回甩动壳体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能够在壳体内部进行圆周转动,如此设计,通过双手甩动壳体的往复动作可以控制壳体内配重转动件的圆周转动快慢,而配重转动件又会使得整个健身球产生一定的震感或晃动感,配重转动件转动越快,震感或晃动感则越强,那么双手就需要使用更大的把持力量来把持壳体,进而形成新颖有趣的新型锻炼方式,有效地实现力量控制健身训练。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配重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健身球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健身球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健身球的电路原理图。
[002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配重转动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标号说明:
[0026]1、壳体,2、配重转动件,3、转轴,4、培林座,5、底座,6、磁性件,7、霍尔传感器,11、左半球壳,12、右半球壳,21、连接部,22、配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实施例一
[0030]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8,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健身球,适用于训练者双手握持往复晃动上下或内外等来回甩动进行锻炼,包括壳体1,壳体1为由左半球壳11和右半球壳12拼合形成的空心球形壳体结构,左半球壳11和右半球壳12的侧边上形成有相互配合以供双手把持的把持部位,壳体1内部活动设置有在受离心力作用下于壳体1内进行圆周转动的配重转动件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供训练
者双手把持的把持部位,并且,在壳体1内部设置有配重转动件2,配重转动件2被配置为在来回甩动壳体1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能够在壳体1内部进行圆周转动,如此设计,通过双手甩动壳体1的往复动作可以控制壳体1内配重转动件2的圆周转动快慢,而配重转动件2又会使得整个健身球产生一定的震感或晃动感,配重转动件2转动越快,震感或晃动感则越强,那么双手就需要使用更大的把持力量来把持壳体1,进而形成新颖有趣的新型锻炼方式,有效地实现力量控制健身训练。
[0031]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7,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置有一转轴3,转轴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1两侧,配重转动件2通过转轴3转动设置于壳体1内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转动件2也可以通过其他限位结构可圆周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内部,例如,在壳体1内部设置一个环形闭合的导轨结构,而配重转动件2则通过适配的卡接限位结构活动地滑设在环形闭合的导轨结构上,如此,往复晃动壳体1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壳体1内的配重转动件2便可沿着环形闭合的导轨结构进行圆周转动运动,进而起到健身锻炼效果。
[0032]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7,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为由左半球壳(11)和右半球壳(12)拼合形成的空心球形壳体结构,左半球壳(11)和右半球壳(12)的侧边上形成有供双手把持的把持部位,壳体(1)内部活动设置有在受离心力作用下于壳体(1)内进行圆周转动的配重转动件(2),壳体(1)内设置有一转轴(3),转轴(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1)两侧,配重转动件(2)通过转轴(3)转动设置于壳体(1)内部,转轴(3)的一端上设置有两对称排布的磁性件(6),且壳体(1)的侧边上设置有与磁性件(6)对应设置的霍尔传感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球,其特征在于:配重转动件(2)包括连接部(21)和配重部(22),连接部(21)一端连接在转轴(3)上,配重部(22)设置在连接部(21)的另一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球,其特征在于:转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壳体(1)内壁两侧,配重转动件(2)的连接部(21)与转轴(3)固定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球,其特征在于: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中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锦鸿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