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054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3
本申请涉及一种腈纶混纺毛纱,腈纶混纺毛纱由抗菌整理剂处理,抗菌整理剂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混纺纱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如麻/棉、毛/棉、毛/麻/绢、涤/棉、涤/毛等等,打破了原来的棉、麻、毛、丝、化纤之间的界限,能够弥补单一某种纺织材料的不足,体现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以改善织物的服用功能,扩大适用范围。
[0003]腈纶纤维有“人造羊毛”的美称,其弹性和蓬松度类似天然羊毛,它制成的织物具有较好的保暖性、稳定性、耐热性、耐酸、耐氧化剂、耐有机溶剂和耐光性,轻便性较好;腈纶混纺毛纱正是以腈纶和羊毛等混纺而成,使织物获得良好的性能。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的一些腈纶混纺毛纱的抗菌性能仍有所欠缺,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腈纶混纺毛纱的抗菌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腈纶混纺毛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腈纶混纺毛纱,所述腈纶混纺毛纱由抗菌整理剂处理,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30

3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0

12份3

羟基十二烷酸;16

20份N,N

二甲基

1,3

二氨基丙烷;4

5份O

三甲基硅基氯乙酸酯;6
r/>7份丙二醇丁醚;60

80份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六亚甲基双胍为聚阳离子化合物,易被呈负电性的各类细菌、真菌所吸附,抑制细菌的分裂功能,使其丧失生殖能力,具有极强的杀灭细菌和病毒的能力以及长期的抑菌作用;通过3

羟基十二烷酸、N,N

二甲基

1,3

二氨基丙烷和O

三甲基硅基氯乙酸酯在丙二醇丁醚的辅助下生成季铵盐,由季铵盐的季氮原子所带正电荷破坏微生物细胞膜,使蛋白质变性或破坏细胞结构,由此通过聚六亚甲基双胍和季铵盐的复配达到更高的抗菌效果;由3

羟基十二烷酸引入长碳链,增加相对分子量,提高电荷密度,促进细菌的吸附;同时得到的季铵盐产物的支链中还携带羟基亲水基团,可改善亲水能力,使细菌更易吸附并被杀灭,从而达到提高腈纶混纺毛纱抗菌性能的目的。
[0008]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菌整理剂还包括2

3份5

嘧啶甲醛、0.6

0.8份2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胺、0.2

0.3份对甲苯磺酸和4

5份乙醇。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由5

嘧啶甲醛和2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胺缩合得到的嘧啶衍生物可与聚六亚甲基双胍以及季铵盐产物进一
步产生协同杀菌作用,提升腈纶混纺毛纱的抗菌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5

嘧啶甲醛和2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胺的重量份数比为3:1。
[0011]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菌整理剂还包括1

2份3,4

二羟基苯甲酸和2

3份乙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4

二羟基苯甲酸具有优异的抗菌性,用于提升抗菌整理剂性能,达到提高腈纶混纺毛纱抗菌性的作用。
[0013]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菌整理剂还包括0.4

0.6份N

(2

氰乙基)二乙醇胺和0.1

0.2份一水合硫酸氢钠。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一水合硫酸氢钠催化3,4

二羟基苯甲酸和N

(2

氰乙基)二乙醇胺发生酯化反应,对3,4

二羟基苯甲酸进行改性,增大相对分子量,提高电荷密度的同时引入氰基基团,氰基具有强吸电子能力,吸电子基会把中心原子附近的电子吸引过去,使中心原子显正电,呈负电性的各类细菌、真菌更易吸附,有助于抗菌整理剂对细菌表面膜的吸附和结合,抑制细菌分裂并丧失生殖能力,使抗菌整理剂的性能得到提升,以提升腈纶混纺毛纱的抗菌性。
[0015]优选的,所述腈纶混纺毛纱中,腈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80

90%,余下为羊毛。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腈纶混纺毛纱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腈纶混纺毛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抗菌整理剂的制备;将3

羟基十二烷酸加热至110

120℃,然后滴加N,N

二甲基

1,3

二氨基丙烷反应2

3h;加入20

30份水,温度调整至65

70℃,加入O

三甲基硅基氯乙酸酯和丙二醇丁醚,回流反应3

4h,得到季铵盐产物;然后向季铵盐产物中加入聚六亚甲基双胍和剩余的水,继续搅拌15

20min,制得抗菌整理剂;S2.浸轧处理;将腈纶混纺毛纱浸入S1的抗菌整理剂中,在40

50℃下,以轧液率80

85%进行浸轧操作,然后在95

100℃下烘干。
[0017]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将2

3份5

嘧啶甲醛、0.2

0.3份对甲苯磺酸和4

5份乙醇在室温搅拌10

15min,再加入0.6

0.8份2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胺,85

90℃回流反应2

4h,得到嘧啶衍生物;将1

2份3,4

二羟基苯甲酸和2

3份乙醚室温搅拌8

10min,再加入0.4

0.6份N

(2

氰乙基)二乙醇胺和0.1

0.2份一水合硫酸氢钠,升温至90

100℃搅拌反应1

2h,得到酯化产物;向季铵盐产物中加入30

3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同时加入嘧啶衍生物和酯化产物,最后添加剩余的水,继续搅拌15

20min,制得抗菌整理剂。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混纺毛纱由抗菌整理剂处理,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30

3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0

12份3

羟基十二烷酸;16

20份N,N

二甲基

1,3

二氨基丙烷;4

5份O

三甲基硅基氯乙酸酯;6

7份丙二醇丁醚;60

80份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菌整理剂还包括2

3份5

嘧啶甲醛、0.6

0.8份2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胺、0.2

0.3份对甲苯磺酸和4

5份乙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其特征在于:所述5

嘧啶甲醛和2

(三甲基甲硅烷基)乙胺的重量份数比为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菌整理剂还包括1

2份3,4

二羟基苯甲酸和2

3份乙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菌整理剂还包括0.4

0.6份N

(2

氰乙基)二乙醇胺和0.1

0.2份一水合硫酸氢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混纺毛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混纺毛纱中,腈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80

90%,余下为羊毛。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混纺毛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抗菌整理剂的制备;将3

羟基十二烷酸加热至1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缪李丕吞
申请(专利权)人:苍南宝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