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921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评价技术领域,是一种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前者包括将各环境变量与误差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环境变量数据,将误差特征与筛选得到的环境变量数据输入回归模型,得到各环境变量数据与误差特征的回归模型系数,将环境变量数据对应的原始数据散点图与回归模型结果联合分析,确定环境变量与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误差之间的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模型建立环境变量与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误差之间的关系,得到典型环境下对传感器误差具有影响的环境变量及其影响关系,为配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灵活的适用于离线分析或实时线上分析,扩大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使用范围。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评价
,是一种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网一二次融合将二次设备的部分功能深度整合到一次设备,可以提高设备智能化、标准化水平,实现总体设备标准化、功能模块独立化、设备互换灵活化,减少一二次设备采购、组装、联调压力,提升配电设备运行和维护的质量和效率,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促进配电网智能化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0003]目前,智能配电网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系统化、标准化、集成化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配电一二次融合传感器带来的难点、问题缺乏系统研究。且随着电力系统输电容量的不断扩大、电网分布区域的不断拓宽,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数量不断增加,设置环境也不断复杂化,同时需要所设置的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稳定运行,因此需要评估典型环境对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影响,得到典型环境下对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误差具有影响的环境变量及其影响关系,为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帮助,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在典型环境下对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进行评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配电网评估方法不能在典型环境下对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进行评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包括:
[0006]获得环境变量数据和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其中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包括高采样率下标准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被采数据与测试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被采数据之间的比差和角差;
[0007]将各环境变量与误差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对应的相关性系数,对相关性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性系数所对应的环境变量数据;
[0008]将误差特征与筛选得到的环境变量数据输入回归模型,得到各环境变量数据与误差特征的回归模型系数,并统计各环境变量数据所占权重;
[0009]将环境变量数据对应的原始数据散点图与回归模型结果联合分析,确定环境变量与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误差之间的关系。
[0010]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11]上述获得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包括:
[0012]在高采样率下,对标准一二次融合传感器与测试一二次融合传感器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对应的序列其中{i=1,2,3,

,N},N为数据点数;
[0013]获取两组数据的有效值rms
ref
和rms
test
,并利用效值获得对应的比差R;
[0014][0015][0016][0017]其中,coief为变比系数;
[0018]将两组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的相位序列并利用相位序列获得对应的角差;
[0019][0020]其中,df为频谱分辨率。
[0021]上述在获得角差时,其两组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数据长度大于1s,且数据采样频率大于2560,且与50成整倍数关系T为数据时间长度。
[0022]上述根据各环境变量与误差特征的回归模型系数,统计各环境变量数据所占权重,包括:
[0023]获得各环境变量数据与误差特征的回归模型系数,其中回归模型系数包括各环境变量数据与误差特征的权重系数α及偏置量β;
[0024]将权重系数α通过下式得到对应环境变量数据所占权重ω;
[0025][0026]其中,L为与传感器比差、角差具有相关性的环境变量个数。
[0027]上述环境变量包括温度、磁场、湿度、光照、气压、PM2.5;或/和,回归模型为最小均方多元回归模型
[002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装置,包括:
[0029]第一处理单元,获得环境变量数据和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其中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包括高采样率下标准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被采数据与测试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被采数据之间的比差和角差;
[0030]第二处理单元,将各环境变量与误差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对应的相关性系数,对相关性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性系数所对应的环境变量数据;
[0031]第一评估单元,将误差特征与筛选得到的环境变量数据输入回归模型,得到各环境变量数据与误差特征的回归模型系数,并统计各环境变量数据所占权重;
[0032]第二评估单元,将环境变量数据对应的原始数据散点图与回归模型结果联合分析,确定环境变量与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误差特征之间的关系。
[003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能被计算机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中步骤的指令。
[003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四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中步骤的指令。
[0035]本专利技术处理过程简单、复杂度低,将环境变量数据和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有相关性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环境变量数据,并利用回归模型获得环境变量数据的所占权重,适应性的利用环境变量数据对应的原始数据散点图与回归模型结果折线图联合分析环境变量与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误差特征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环境变量与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误差之间的关系,得到典型环境下对传感器误差具有影响的环境变量及其影响关系,为配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本专利技术能灵活的适用于离线分析或实时线上分析,扩大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36]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7]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获得误差特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8]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41]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包括:
[0042]步骤S101,获得环境变量数据和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其中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包括高采样率下标准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被采数据与测试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被采数据之间的比差和角差;
[0043]步骤S102,将各环境变量与误差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对应的相关性系数,对相关性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性系数所对应的环境变量数据;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环境变量数据和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其中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包括高采样率下标准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被采数据与测试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被采数据之间的比差和角差;将各环境变量与误差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对应的相关性系数,对相关性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性系数所对应的环境变量数据;将误差特征与筛选得到的环境变量数据输入回归模型,得到各环境变量数据与误差特征的回归模型系数,并统计各环境变量数据所占权重;将环境变量数据对应的原始数据散点图与回归模型结果联合分析,确定环境变量与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误差之间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被测一二次融合传感器的误差特征,包括:在高采样率下,对标准一二次融合传感器与测试一二次融合传感器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对应的序列其中{i=1,2,3,

,N},N为数据点数;获取两组数据的有效值rms
ref
和rms
test
,并利用效值获得对应的比差R;,并利用效值获得对应的比差R;,并利用效值获得对应的比差R;其中,coief为变比系数;将两组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的相位序列{P
iref
}、{P
itest
},并利用相位序列获得对应的角差;其中,df为频谱分辨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获得角差时,其两组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数据长度大于1s,且数据采样频率大于2560,且与50成整倍数关系T为数据时间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典型环境一二次融合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环境变量与误差特征的回归模型系数,统计各环境变量数据所占权重,包括:获得各环境变量数据与误差特征的回归模型系数,其中回归模型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新张晓磊秦志敏陈文涛丁杨宋辉庄亚杰窦瑞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