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84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具体涉及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技术领域,包括通信设备箱本体,通信设备箱本体的内部左侧设有通信供电聚合模块,通信供电聚合模块的表面设有220V输入接口、220V输出接口、24V输出接口、12V输出接口、开关门控制接口、风扇启停控制接口、温湿度检测接口、串口、调试口、触摸屏、千兆光纤接口、千兆以太网线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各输入口和输出口一体化在通信供电聚合模块内,通过MCU控制主板将所有数据统一化管理,并重点强化了数据中心对终端设备的远程控制与大数据采集能力,使得设备安装简便规范、美观清晰,真正做到无人化远程管理。远程管理。远程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

技术介绍

[0002]智能交通一般指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物联网、工业以太网及大数据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信号控制与车路协同,加强车辆、道路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拥堵和节约能源的综合管理系统,智能交通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通信设备箱以将终端设备的数据传送至数据中心。智能交通的终端设备均需铺设电源、网线和光纤至通信设备箱,传统通信设备箱内含有接入前端交换机,环境采集器、空开、插排、接线端子、各类变压器、串口服务器、光电转换器等多供应商配件组成的复杂系统,通信设备箱内设备、线缆摆放混乱,缺乏合理的安排,不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包括通信设备箱本体,通信设备箱本体的内部左侧设有通信供电聚合模块,通信设备箱本体的内侧背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光纤熔接盒和配电盒,通信供电聚合模块的表面设有220V输入接口、220V输出接口、24V输出接口、12V输出接口、开关门控制接口、风扇启停控制接口、温湿度检测接口、串口、调试口、触摸屏、千兆以太网线接口、千兆光纤接口。
[000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的侧端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的内部设有MCU控制主板,所述MCU 控制主板上设有蓝牙芯片。
[000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的底端开设有进线孔和进气孔,所述顶盖的底端开设有出气孔,且所述顶盖内设有散热风扇。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内设有通气格栅,所述通气格栅设在通信供电聚合模块的下方。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后端设有安装架。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门上设有电子锁。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前端上方开设有激光感应传感器固定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本技术通信供电聚合模块上220V输出接口、24V输出接口、 12V输出接口均设置有4路,便于连接不同的智能交通终端设备,如摄像机、雷达及ONU等,通信供电聚合模块上设有四个千兆光纤接口和八个千兆以太网线接口,高带宽便于智能交通终端设备将大流
量的数据通过网线或光纤传送到智能交通管理平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上设有开关门控制接口、风扇启停控制接口、温湿度检测接口,开关门控制接口与激光感应传感器和电子锁相连接,便于指挥中心远程监测箱门开合状态,及白名单人员现场通过APP控制电子锁的开启,风扇启停控制接口与散热风扇相连接,温湿度检测接口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通过平台或APP设置散热风扇的启停温度,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箱体内的温湿度,当箱体内的温湿度达到散热风扇的工作温度和湿度时,温湿度传感器将信息传递到MCU控制主板,MCU控制主板控制散热风扇启动,加速箱体内的空气流通,达到排热除湿的目的;本技术将各电源输出、工业以太网通信、物联网传感采集一体化在通信供电聚合通信供电聚合模块内,一颗芯片管理,一种协议上传,使得设备安装规范简便、施工人员无需调试配置,指挥中心一键管理;同时由于聚合化设计生产,本技术产品的电子元器件及原物料均采用工业级别标准,是整个通信设备箱在户外的整体可靠性、耐高温能力、可管理能力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通信供电聚合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通信供电聚合模块的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通信设备箱的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俯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平面结构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顶盖的仰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内部侧视图;
[0021]图8为本技术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技术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为:1、通信设备箱本体;11、箱体;12、顶盖;13、底盖;14、箱门;15、进线孔;16、进气孔;17、出气孔;18、激光感应传感器固定孔;2、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1、220V输入接口;22、220V输出接口;23、24V输出接口;24、12V输出接口;25、开关门控制接口;26、风扇启停控制接口;27、温湿度检测接口;28、串口; 29、调试口;210、触摸屏;211、千兆以太网线接口;212、千兆光纤接口;213、散热孔;3、光纤熔接盒;4、配电盒;5、固定架;6、安装架;7、通气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根据图1

9所示的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包括通信设备箱本体1,所述通信设备箱本体1由箱体11、顶盖12、底盖13和箱门14组成,所述通信设备箱本体1的内部左侧设有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所述通信设备箱本体1的内侧背部设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光纤熔接盒3和配电盒4,所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的表面设有220V输入接口21、220V输出接口22、24V输出接口23、12V输出接口24、开关门控制
接口25、风扇启停控制接口26、温湿度检测接口27、串口28、调试口29、触摸屏210、千兆以太网线接口211、千兆光纤接口212。
[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的侧端开设有散热孔213,所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的内部设有MCU控制主板,所述MCU控制主板上设有蓝牙芯片,蓝牙芯片便于与移动通信设备 (手机或PAD)蓝牙相连接,便于移动通信设备与MCU控制主板无线连接,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散热风扇、电子锁的工作参数。
[00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13的底端开设有进线孔15 和进气孔16,所述顶盖12的底端开设有出气孔17,且所述顶盖12 内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便于将外界空气从底盖13底端的进气孔16输送到箱体11内,箱体11内的空气从顶盖12底端的出气孔17 流出,便于箱体11的内部散热,底盖13底端的进线孔15便于电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包括通信设备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箱本体(1)由箱体(11)、顶盖(12)、底盖(13)和箱门(14)组成,所述通信设备箱本体(1)的内部左侧设有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所述通信设备箱本体(1)的内侧背部设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光纤熔接盒(3)和配电盒(4),所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的表面设有220V输入接口(21)、220V输出接口(22)、24V输出接口(23)、12V输出接口(24)、开关门控制接口(25)、风扇启停控制接口(26)、温湿度检测接口(27)、串口(28)、调试口(29)、触摸屏(210)、千兆以太网线接口(211)、千兆光纤接口(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抱杆挂壁式智能通信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的侧端开设有散热孔(213),所述通信供电聚合模块(2)的内部设有MCU控制主板,所述MCU控制主板上设有蓝牙芯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