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972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属于监测任务管理领域,包括步骤:S1,监测任务维度信息提取:提取监测任务的时段、频段、区域信息;S2,任务维度分析:基于从监测任务提取的信息,分析任务的时域维度、频域维度、空域维度特点,确定合并方法;S3,监测任务合并:根据步骤S2对时域、频域、空域维度分析结果,进行合并。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监测任务数量,提高了监测任务执行效率及提升监测资源利用率,通过将监测任务从时、频、空三个维度进行聚合,避免了多监测任务对监测资源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冗余度。冗余度。冗余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任务管理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体制、多功能电磁用频装备的不断出现,区域电磁态势环境日趋呈现密集性和复杂性,观测电磁频谱使用情况成为监视分析必要手段之一,使得监测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对监测资源高效利用要求凸显重要。早期,监测任务主要通过监测设备所属机构根据排查、监视等任务要求,安排人工操作监测设备以独占方式逐个执行;近几年,自网格化监测概念提出后,能够初步实现远程控制多监测设备执行各项任务,但仍然是独占式逐个执行。目前在重要关键区域增加部署了一些固定、手持、移动等监测设备,但仍然无法满足复杂电磁环境对有限监测资源的利用需求,监测任务多且冗余度高,执行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减少了监测任务数量,提高了监测任务执行效率及提升监测资源利用率,通过将监测任务从时、频、空三个维度进行聚合,避免了多监测任务对监测资源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冗余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监测任务维度信息提取:提取监测任务的时段、频段、区域信息,即:{STTime,STFreq,STArea}信息;
[0007]S2,任务维度分析:基于从监测任务提取的{STTime,STFreq,STArea}信息,分析任务的时域维度、频域维度、空域维度特点,确定合并方法;
[0008]S3,监测任务合并:根据步骤S2对时域、频域、空域维度分析结果,进行合并。
[0009]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包括子步骤:
[0010]步骤S21,时域维度分析:分析任务时段是否能够合并,确定是否能够去除重复的任务时段,对多任务时段进行两两进行合并处理;
[0011]步骤S22,频域维度分析:分析任务涉及的频段是否能够合并,确定是否能够去除重复的任务频段,对多任务频段进行两两合并方式处理;
[0012]步骤S23,空域维度分析:分析任务涉及的频段是否能够合并,将多任务区域的合并简化为两任务区域的合并。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包括子步骤:
[0014]步骤S31,判断三个维度是否均存在重叠情况,若存在均有重叠情况,则按步骤S32进行合并;若不存在,则不合并,结束本轮两两任务合并;
[0015]步骤S32,监测任务时段合并;
[0016]步骤S33,监测任务频段合并;
[0017]步骤S34,监测任务区域合并。
[0018]进一步地,在步骤S21中,包括子步骤:
[0019]步骤S211,提取两个任务{ST1,ST2}时段{STTime1,STTime2},其中,STTime1=[t1,t2],STTime1=[t1′
,t2′
];
[0020]步骤S212,判断两个任务时段{STTime1,STTime2}之间是否有交集,如果无交集,则输出不能合并;如果有交集,则输出能够合并。
[0021]进一步地,在步骤S22中,包括子步骤:
[0022]步骤S221,提取两个任务{ST1,ST2}频段{STFreq1,STFreq2},其中,STFreq1=[f1,f2],STFreq1=[f1′
,f2′
];
[0023]步骤S222,判断两个任务时段{STFreq1,STFreq2}之间是否有交集,如果无交集,则输出不能合并;如果有交集,则输出能够合并。
[0024]进一步地,在步骤S23中,采用多边形顶点链表法分析任务区域是否能够合并;任务区域用多边形来表示,假定一个任务区域为主多边形而另一个任务区域为辅多边形,则利用多边形顶点链表法计算区域并集的步骤如下:
[0025]步骤S231,按照多边形边方向一致,建立两任务区域{STArea1,STArea2}对应主多边形和辅多边形的顶点表{listPt1,listPt2};
[0026]步骤S232,从辅多边形顶点表{listPt2}中依次取出一个顶点Pt
i
,i=0,1,2,

n,n为{listPt2}表内顶点数量,判断是否在主多边形{listPt1}内,若在,则输出两多边形区域相交;若不在,执行步骤S233;
[0027]步骤S233,判断辅多边形顶点表{listPt2}是否遍历完,若未遍历完,则重复开始执行步骤S232,若遍历完,则输出两多边形区域不相交。
[0028]进一步地,在步骤S32中,包括子步骤:
[0029]步骤S321,提取两个任务{ST1,ST2}时段{STTime1,STTime2},其中,STTime1=[t1,t2],STTime1=[t1′
,t2′
];
[0030]步骤S322,计算两个任务起止时间中的最小时间min{STTime1,STTime2}和最大时间max{STTime1,STTime2},形成新的任务时段{STTime
new
},STTime
new
=[t1,t2′
]。
[0031]进一步地,在步骤S33中,包括子步骤:
[0032]步骤S331,提取两个任务{ST1,ST2}频段{STFreq1,STFreq2},其中,STFreq1=[f1,f2],STFreq1=[f1′
,f2′
];
[0033]步骤S332,计算两个任务起止时间中的最小频段min{STFreq1,STFreq2}和最大频段max{STFreq1,STFreq2},形成新的任务时段{STFreq
new
},STFreq
new
=[f1,f2′
]。
[0034]进一步地,在步骤S34中,包括子步骤:
[0035]步骤S341,按照多边形边方向一致,建立两任务区域{STArea1,STArea2}对应主多边形和辅多边形的顶点表{listPt1,listPt2};
[0036]步骤S342,提取主多边形和辅多边形的交点{listPt}。
[0037]进一步地,在步骤S342中,包括子步骤:
[0038]步骤S3421,如果无交点,则取辅多边形任意一点,判断是否在主多边形内;若在,则输出主多边形顶点表;若不在,取主多边形任意一点,判断是否在辅多边形内,若在,则输
出辅多边形顶点表,若不在,则输出主、辅多边形顶点表;
[0039]步骤S3422,如果有交点,则将交点按顺序插入两多边形顶点表中,建立双向指针;从主多边形顶点表中选取任意顶点为起点,将其输出到并集顶点表中;跟踪主多边形边,依次将原顶点、交点输出到并集顶点表中;如果是交点,则通过双向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监测任务维度信息提取:提取监测任务的时段、频段、区域信息,即:{STTime,STFreq,STArea}信息;S2,任务维度分析:基于从监测任务提取的{STTime,STFreq,STArea}信息,分析任务的时域维度、频域维度、空域维度特点,确定合并方法;S3,监测任务合并:根据步骤S2对时域、频域、空域维度分析结果,进行合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包括子步骤:步骤S21,时域维度分析:分析任务时段是否能够合并,确定是否能够去除重复的任务时段,对多任务时段进行两两进行合并处理;步骤S22,频域维度分析:分析任务涉及的频段是否能够合并,确定是否能够去除重复的任务频段,对多任务频段进行两两合并方式处理;步骤S23,空域维度分析:分析任务涉及的频段是否能够合并,将多任务区域的合并简化为两任务区域的合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包括子步骤:步骤S31,判断三个维度是否均存在重叠情况,若存在均有重叠情况,则按步骤S32进行合并;若不存在,则不合并,结束本轮两两任务合并;步骤S32,监测任务时段合并;步骤S33,监测任务频段合并;步骤S34,监测任务区域合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1中,包括子步骤:步骤S211,提取两个任务{ST1,ST2}时段{STTime1,STTime2},其中,STTime1=[t1,t2],STTime1=[t1′
,t2′
];步骤S212,判断两个任务时段{STTime1,STTime2}之间是否有交集,如果无交集,则输出不能合并;如果有交集,则输出能够合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2中,包括子步骤:步骤S221,提取两个任务{ST1,ST2}频段{STFreq1,STFreq2},其中,STFreq1=[f1,f2],STFreq1=[f1′
,f2′
];步骤S222,判断两个任务时段{STFreq1,STFreq2}之间是否有交集,如果无交集,则输出不能合并;如果有交集,则输出能够合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谱监测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3中,采用多边形顶点链表法分析任务区域是否能够合并;任务区域用多边形来表示,假定一个任务区域为主多边形而另一个任务区域为辅多边形,则利用多边形顶点链表法计算区域并集的步骤如下:步骤S231,按照多边形边方向一致,建立两任务区域{STArea1,STArea2}对应主多边形和辅多边形的顶点表{listPt1,listPt2};
步骤S232,从辅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立俊王文兵杨玲严少虎李京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