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格构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格构梁是一种护坡框格,有整体式护坡框格和分体式护坡框格两种,分体式护坡框格是由多个回形框格相互组装形成的大面积护坡框格,分体式护坡框格具有方便拆分运输的优点,被常应用于岩土边坡的防护工作。
[0003]现有的分体式护坡框格,多个回形框格之间以及与坡面之间缺少相互快速组固的结构,相邻的回形框格的组装固定多利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以最终将多个回形框格连成一个整体,此种固定方式效率低,在连成一体后另需单独使用锚杆对整体固定,以防止在坡面滑动位移,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包括格构梁结构本体,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包括格构梁结构本体,所述格构梁结构本体包括多个相互活动接触的回形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梁(100)的四角均设为扇弧形结构(101),相邻的四侧扇弧形结构(101)形成一个圆状孔,回形梁(100)的前侧四角均开设有卡孔(102),相邻的四个回形梁(100)之间设置有同一个锚固机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与对应的四个回形梁(100)前侧活动接触的锚头(1),锚头(1)的后侧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柱(2),卡柱(2)活动卡装在对应的卡孔(102)内,锚头(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端为锥形结构的锚杆(3),锚杆(3)的前端开设有方槽(4),方槽(4)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穿出孔(5),方槽(4)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驱动组件,螺纹驱动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插锥(8),横插锥(8)活动套设在对应的穿出孔(5)内,螺纹驱动组件上固定套设有两个齿轮(9),方槽(4)内滑动套设有与对应的两个齿轮(9)顶部相啮合的旋转驱动组件,锚头(1)的前侧开设有圆形槽(14),旋转驱动组件的前端延伸至对应的圆形槽(14)内并固定连接有摇盘(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方槽(4)两侧内壁之间的两个第一螺杆(7),位于同一个方槽(4)内的两个第一螺杆(7)上螺纹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杆(6),移动杆(6)的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