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霜专利>正文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56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包括格构梁结构本体,所述格构梁结构本体包括多个相互活动接触的回形梁,所述回形梁的四角均设为扇弧形结构,相邻的四侧扇弧形结构形成一个圆状孔,回形梁的前侧四角均开设有卡孔,相邻的四个回形梁之间设置有同一个锚固机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与对应的四个回形梁前侧活动接触的锚头,锚头的后侧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锚固时对相邻的四个回形梁自动插装卡固的方式,便于将多个回形梁快速组装固定,提高组装效率,且通过在锚杆插入边坡后控制多个横插锥横向插入边坡内的方式,能够提高锚杆的抓地力,进而提高固定稳定性,实现将回形梁与边坡稳定固定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格构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格构梁是一种护坡框格,有整体式护坡框格和分体式护坡框格两种,分体式护坡框格是由多个回形框格相互组装形成的大面积护坡框格,分体式护坡框格具有方便拆分运输的优点,被常应用于岩土边坡的防护工作。
[0003]现有的分体式护坡框格,多个回形框格之间以及与坡面之间缺少相互快速组固的结构,相邻的回形框格的组装固定多利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以最终将多个回形框格连成一个整体,此种固定方式效率低,在连成一体后另需单独使用锚杆对整体固定,以防止在坡面滑动位移,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包括格构梁结构本体,所述格构梁结构本体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包括格构梁结构本体,所述格构梁结构本体包括多个相互活动接触的回形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梁(100)的四角均设为扇弧形结构(101),相邻的四侧扇弧形结构(101)形成一个圆状孔,回形梁(100)的前侧四角均开设有卡孔(102),相邻的四个回形梁(100)之间设置有同一个锚固机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与对应的四个回形梁(100)前侧活动接触的锚头(1),锚头(1)的后侧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柱(2),卡柱(2)活动卡装在对应的卡孔(102)内,锚头(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端为锥形结构的锚杆(3),锚杆(3)的前端开设有方槽(4),方槽(4)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穿出孔(5),方槽(4)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驱动组件,螺纹驱动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插锥(8),横插锥(8)活动套设在对应的穿出孔(5)内,螺纹驱动组件上固定套设有两个齿轮(9),方槽(4)内滑动套设有与对应的两个齿轮(9)顶部相啮合的旋转驱动组件,锚头(1)的前侧开设有圆形槽(14),旋转驱动组件的前端延伸至对应的圆形槽(14)内并固定连接有摇盘(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用格构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方槽(4)两侧内壁之间的两个第一螺杆(7),位于同一个方槽(4)内的两个第一螺杆(7)上螺纹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杆(6),移动杆(6)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霜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