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照明器具的组装方法和电梯轿厢技术

技术编号:358938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6
照明器具(1)具备:发光基板(2),其具有射出光的发光部(20);散热器(3),其具有底部(3a)、散热片(3c)以及筒状的侧壁部(3b),并对从发光部(20)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发光基板(2)配置于底部(3a),筒状的侧壁部(3b)收纳发光基板(2),散热片(3c)形成于侧壁部(3b)的外周面;反射部件(4),其收纳于侧壁部(3b),并且被配置成包围发光部(20),对光进行反射;以及壳体(6),其至少一部分收纳于侧壁部(3b),当设射出光的方向为出射方向、设出射方向的相反方向为反出射方向时,侧壁部(3b)形成为延伸到比底部(3a)靠反出射方向侧的位置,发光基板(2)配置于底部(3a)的出射方向侧,反射部件(4)配置于发光基板(2)的出射方向侧,壳体(6)配置于反射部件(4)的出射方向侧,对底部(3a)与壳体(6)进行紧固的紧固部件(7)从底部(3a)的反出射方向侧穿过反射部件(4)而配置。侧穿过反射部件(4)而配置。侧穿过反射部件(4)而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照明器具、照明器具的组装方法和电梯轿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器具、照明器具的组装方法和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0002]公开了一种照明器具,其具备:发光部和反射体,其收纳于圆筒状的器具主体的内部;以及多个散热片,其一体地形成于器具主体的外周面及底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构成发光部的发光模块安装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芯片作为固体发光元件。反射体与发光模块对置配置,具有将光朝向出射方向反射并且将光的配光角设定为规定的角度的多个反射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1125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是将发光模块及反射体从光的出射方向侧相对于器具主体紧固的结构,若为了确保组装时的作业性而欲从光的反出射方向侧紧固发光模块及反射体,则需要扩大从器具主体延伸的散热片的间隔或使散热片稀疏,存在因散热面积的减少而发光模块的温度上升的课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散热效率的照明器具、照明器具的组装方法和电梯轿厢。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具备:发光基板,其具有射出光的发光部;散热器,其具有底部、散热片以及筒状的侧壁部,并对从发光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发光基板配置于底部,筒状的侧壁部收纳发光基板,散热片形成于侧壁部的外周面;反射部件,其收纳于侧壁部,并且被配置成包围发光部,对光进行反射;以及壳体,其至少一部分收纳于侧壁部,当设射出光的方向为出射方向、设出射方向的相反方向为反出射方向时,侧壁部形成为延伸到比底部靠反出射方向侧的位置,发光基板配置于底部的出射方向侧,反射部件配置于发光基板的出射方向侧,壳体配置于反射部件的出射方向侧,对底部与壳体进行紧固的紧固部件从底部的反出射方向侧穿过反射部件而配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照明器具的组装方法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照明器具的组装方法,照明器具在发光基板、散热器的底部、反射部件以及壳体各自的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从出射方向侧向反射方向侧贯通的通孔,照明器具的组装方法具有以下工序:按照散热器、发光基板、反射部件以及壳体的顺序,在各自的通孔中从反出射方向侧插入具有设置于与通孔对应的位置的引导销的组装辅具,使散热器、发光基板、反射部件以及壳体组合;从组合的散热器、发光基板、反射部件以及壳体的通孔向反出射方向侧拔出组装辅具;以及在从通孔拔出了组装辅
具且保持着组合的散热器、发光基板、反射部件以及壳体的通孔中,从底部的反出射方向侧向壳体的通孔插入紧固部件,将底部和壳体紧固,固定散热器、发光基板、反射部件以及壳体。
[0012]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是具备轿厢地板部、电梯顶棚部、壁部以及门部的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具备设置于电梯顶棚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照明器具,电梯顶棚部具有对置配置的顶板部和顶棚金属板,顶棚金属板配置于比顶板部靠轿厢地板部侧的位置,在顶板部与顶棚金属板之间形成有空间部,照明器具从形成于顶棚金属板的安装孔设置到空间部内,且不从顶板部突出。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确保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概略示意图。
[0017]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0018]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纵剖面示意图。
[0020]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其他照明器具的概略示意图。
[0022]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照明器具的概略示意图。
[0024]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0025]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0026]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照明器具的概略示意图。
[0027]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梯轿厢的概略示意图。
[0028]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梯轿厢的顶棚的概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方式1
[0030]在以下所示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相对尺寸关系以及形状等与实际的照明器具1不同的情况。此外,为了容易理解,适当使用表示方向及位置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及“后”等)。但是,这些表述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记载的,并不限定各构成部件的配置和朝向。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标号的部分是相同或与其相当的部分。
[0031]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1的概略示意图。在图2中,比照明器具1的中心轴L1靠纸面左侧的是示出照明器具1的纵剖面示意图,靠纸面右侧的是示出照明器具1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1的立体图。
[0032]在图1~3中,将连结对置配置的安装弹簧8(后述)的方向设为X轴,将与X轴垂直的
方向设为Y轴。Z轴表示照明器具1的高度方向。X轴、Y轴以及Z轴分别垂直。XY平面和设置照明器具1的设置面(例如顶棚)为水平的,XZ平面以及YZ平面与设置照明器具1的设置面垂直。将X轴、Y轴及Z轴的各箭头所朝向的方向设为正方向,分别表示为+X轴、+Y轴及+Z轴。将与X轴、Y轴及Z轴的各箭头所朝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负方向,分别表示为

X轴、

Y轴及

Z轴。这些在以下的附图中也相同。以下,将射出光的+Z轴方向称为出射方向,将与出射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反出射方向。
[0033]照明器具1具备发光基板2、散热器3、反射部件4以及壳体6。照明器具1还具备扩散板5、紧固部件7、安装弹簧8以及弹簧紧固部件9。以下,对照明器具1进行详细说明。
[0034]发光基板2具有发光部20和基板21。发光部20例如是SMD(Surface Mount Device:表面贴装器件)。发光部20安装在基板21上。发光部20具有射出440nm~480nm左右的蓝色光的LED芯片(蓝色LED)。发光部20采用通过组合蓝色LED和作为其补色的黄色荧光体来进行白色发光的单芯片方式。在发光部20的LED芯片上涂布或填充有分散或混合有黄色荧光体的密封部件(图1~3中未图示)。从LED芯片射出的蓝色光的一部分将黄色荧光体激发而转换为黄色光。蓝色光与从蓝色光转换而成的黄色光混合,从发光部20射出白色的光。
[0035]基板21是板状的玻璃环氧基板。在基板21上形成有电力供给用的电路图案。在基板21上,除了发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照明器具,其具备:发光基板,其具有射出光的发光部;散热器,其具有底部、散热片以及筒状的侧壁部,并对从所述发光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所述发光基板配置于所述底部,所述筒状的侧壁部收纳所述发光基板,所述散热片形成于所述侧壁部的外周面;反射部件,其收纳于所述侧壁部,并且被配置成包围所述发光部,对所述光进行反射;以及壳体,其至少一部分收纳于所述侧壁部,当设射出所述光的方向为出射方向、设出射方向的相反方向为反出射方向时,所述侧壁部形成为延伸到比所述底部靠反出射方向侧的位置,所述发光基板配置于所述底部的出射方向侧,所述反射部件配置于所述发光基板的出射方向侧,所述壳体配置于所述反射部件的出射方向侧,对所述底部与所述壳体进行紧固的紧固部件从所述底部的反出射方向侧穿过所述反射部件而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所述侧壁部的反出射方向侧的端部的整周都延伸到比所述底部靠反出射方向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所述散热器具有从所述散热片向所述底部延伸而形成的底部散热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具有散热性的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夹在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底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所述侧壁部的反出射方向侧的端部延伸到比所述紧固部件的反出射方向侧的端部靠反出射方向侧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所述照明器具具备扩散板,该扩散板配置于所述反射部件的出射方向侧,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反出射方向侧,使从所述发光部射出的所述光扩散。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所述照明器具具备安装弹簧,所述安装弹簧紧固于所述侧壁部的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堀祐芽近藤真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