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380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煲体,包括烹饪腔;储料部,与煲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存储物料;输送组件,设于煲体,用于将物料输送至烹饪腔。请通过设置相对煲体和输送组件可拆卸的米箱,降低了添料、换料和清洗工序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因操作食物损坏烹饪设备的可能性,从而解决了上述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可操作性差、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具备自动送米功能的电饭煲上,米箱多固定在饭煲主体上无法拆解,为用户换米、添米以及清洗米箱的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以至于电饭煲存在可操作性差,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3]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缺陷的烹饪设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煲体,包括烹饪腔;储料部,与煲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存储物料;输送组件,设于煲体,用于将物料输送至烹饪腔。
[0007]本申请限定了一种烹饪设备,具体地烹饪设备包括煲体、储料部和输送组件。煲体为烹饪设备的主体结构,煲体内形成有烹饪腔,食材在烹饪腔内被加工为成品食物。储料部安装在煲体上,储料部用于存储烹饪所需的物料,以烹饪米饭为例,储料部内所存储的物料可以包含大米、杂粮、绿豆、红豆等食材。输送组件设置在煲体上,输送组件的入口端与储料部连接,输送组件的出口端与烹饪腔连通,输送组件能够将储料部所输出的物料输送至烹饪腔内,以实现烹饪设备的物料自动化添加功能。其中,输送组件可以通过螺杆等运动部件将物料推送至烹饪腔,还可以通过气动件将物料吹送至烹饪腔,对此该技术方案中不对输送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做硬性限定,满足物料输送需求即可。
[0008]为满足电饭煲的全自动化烹饪需求,需要在电饭煲上设置能够存谷物的米箱。但相关技术中,米箱固定在饭煲主体结构上,用户在需要添加谷物时,需要在饭煲上方向米箱内倾倒谷物,以至于用户需要搬运谷物或电饭煲整体,操作不便捷。在用户需要更换谷物种类时,用户需要翻转整个电饭煲才能将米箱中的原有谷物倒出,同样存在操作不便利的问题。在用户需要清洗米箱时,用户同样需要将电饭煲整体搬运至清洗区域,且需要频繁翻转和晃动电饭煲才能完成清洗,清洗难度较大,且存在水误入电饭煲内部损坏电器件、电饭煲易脱手掉落的安全隐患。可见,电饭煲上的米箱存在可操作性差,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9]对此,本申请所提出的烹饪设备中,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煲体和储料部,在需要添料、换料或清洗储料部时,可将储料部由煲体上拆下,以通过单独操作储料部完成上述添料、换料和清洗操作。例如在执行清洗操作时,用户可在拆下储料部后在水龙头处通过水流直接清洗储料部的内外表面,操作难度小且不存在水流误入烹饪设备内部以及烹饪设备掉落的问题。再例如需要更换储料部内部所存储的物料种类时,可在拆下储料部后先将原有物料倾倒对应原有物料种类的外置米箱中,其后将新物料添加至储料部内,相较于搬动整
个烹饪设备更换物料的操作来说,设置可拆卸的储料部降低了操作难度。对应地,在完成上述添料、换料和清洗操作后,将拆下的储料部回装至煲体的预定安装位置上即可完成储料部和输送组件的对接,使输送组件可以在后续烹饪过程中执行物料自动添加工序。
[0010]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设置相对煲体和输送组件可拆卸的米箱,降低了添料、换料和清洗工序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因操作食物损坏烹饪设备的可能性,从而解决了上述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可操作性差、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烹饪设备结构,提升烹饪设备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11]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储料部包括出料口;输送组件包括送料通道,送料通道的第一端与烹饪腔连通,出料口与送料通道的第二端对接。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储料部包括储料仓和连通储料仓的出料口,物料集中存储在储料仓中,自动化烹饪过程中物料由出料口排出储料仓。在此基础上,输送组件包括送料通道,送料通道的第一端与烹饪腔连通,送料通道的第二端与出料口对接。在将储料部由煲体上拆下时,出料口和送料通道的第二端断开连接,对应地在将储料部安装在预定安装位置时,出料口与送料通道的第二端连接,以使物料能够由出料口和送料通道输送至烹饪腔。通过设置位置对应的出料口和送料通道,使出料口和送料通道的通断可以随储料部的拆装动作同步完成,免去手动连接储料箱和输送组件的操作。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结构布局,降低操作难度的技术效果。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下料组件,设于储料部,用于将物料推送出出料口。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下料组件,下料组件设置在储料部上,且下料组件能够通过动作将储料仓内的物料由出料口推送至送料通道。以实现储料部的自动化下料。通过设置下料组件,使储料部的物料输出操作可控。从而一方面,在拆下储料部的情况下,可通过下料组件阻断出料口,以避免物料泄漏。另一方面,可通过控制下料组件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长实现物料的定时输出和定量输出。进而实现提升烹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烹饪设备实用性的技术效果。
[0016]具体地,下料组件可以为翻板结构,翻板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出料口处,当翻板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翻板结构关闭出料口,物料无法输出。在需要输出物料时,翻板结构翻转至第二状态,物料即可由出料口输出。下料组件还可以是螺杆,部分物料堆积在螺杆上的螺纹内,在需要输出物料时,控制螺杆转动以将螺纹内的物料逐步推送至出料口外。下料组件还可以包括转动的叶轮、往复运动的活塞等结构。对此,该技术方案不对下料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做硬性限定,满足物料输出的可控需求即可。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驱动件,设于煲体,与下料组件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下料组件工作。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下料组件工作。具体地,驱动件设置在煲体上,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下料组件可拆卸连接。在需要拆下储料部的情况下,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下料组件断开连接,下料组件同储料部一同拆下煲体。对应地,在重新将储料部安装至预定安装位置时,驱动件的动力输出段与下料组件连接,驱动件即可驱动下料组件控制物料的输出。
[0019]通过设置分体的驱动件和下料组件,并将驱动件设置在煲体上,一方面可以减少储料部上的附加结构,已通过缩减重量降低用户搬运、翻转储料部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将驱动件设置在煲体上,可以为烹饪设备内部布线提供便利条件,免去在可拆卸的储料部上设置电路结构。再一方面,将驱动件设置在煲体上可以避免驱动件在清洗过程中被液体侵蚀,从而延长驱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实现优化驱动件结构布局,提升烹饪设备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下料组件包括:叶轮,可转动的设于出料口内;传动部,设于储料部,传动部的输出端与叶轮连接,传动部的输入端与驱动件可拆卸连接。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下料组件的结构做出说明。具体地,下料组件包括叶轮和传动部。叶轮横设在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煲体,包括烹饪腔;储料部,与所述煲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存储物料;输送组件,设于所述煲体,用于将所述物料输送至所述烹饪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部包括出料口;所述输送组件包括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送料通道的第二端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组件,设于所述储料部,用于将所述物料推送出所述出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设于所述煲体,与所述下料组件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料组件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叶轮,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出料口内;传动部,设于所述储料部,所述传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传动部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件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储料部底部,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储料部和所述煲体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输出轴,所述传动部包括:输入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储料部,与所述输出轴可拆卸连接,和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和所述输入轴同步转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宝周毅秦伟伟潘典国何国达江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