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气源吸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896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气源吸附系统,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真空模块、第二真空模块及第三真空模块,第一真空模块与前机身站相连接,第二真空模块与中后机身站相连接,第三真空模块分别与第一真空模块和第二真空模块相连接,真空气源吸附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真空模块、第二真空模块及第三真空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真空模块、第二真空模块及第三真空模块、且通过控制模块实现独立控制,构建彼此相对固定、且能够相互顶替的供气关系,避免因单独的真空输出的不稳定现象,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当任一真空模块出现异常时,通过其他真空模块来实现真空供应,避免真空模块出现异常时无真空输出的现象。输出的现象。输出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气源吸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气源吸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飞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出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003]在某型大飞机前机身和中后机身装配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真空吸力进行定位保形,单架份产品真空气源吸附保持时间就长达415h之久,而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气源吸附系统只采用单独的真空输出,虽然能够提供真空气压,但真空输出不稳定,并且在设备存在故障时,会导致无真空输出,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气源吸附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真空气源吸附系统,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真空模块、第二真空模块以及第三真空模块,所述第一真空模块与前机身站相连接、且用于为所述前机身站提供真空控制,所述第二真空模块与所述中后机身站相连接、且用于为所述中后机身站提供真空控制,所述第三真空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模块和所述第二真空模块相连接,所述真空气源吸附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真空模块、所述第二真空模块以及所述第三真空模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真空模块包括第一真空泵以及第一真空缓冲罐,所述第一真空缓冲罐设于所述前机身站与所述第一真空泵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真空模块还包括第一截止阀组件以及第二截止阀组件,所述第一截止阀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泵和所述第一真空缓冲罐,所述第二截止阀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真空缓冲罐和所述前机身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真空模块包括第二真空泵以及第二真空缓冲罐,所述第二真空缓冲罐设于所述中后机身站与所述第二真空泵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真空模块还包括第三截止阀组件和第四截止阀组件,所述第三截止阀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真空泵和所述第二真空缓冲罐,所述第四截止阀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真空缓冲罐和所述中后机身站。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真空模块包括第三真空泵以及第五截止阀组件,所述第五截止阀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组件和所述第三截止阀组件。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截止阀组件和所述第四截止阀组件之间设有第六截止阀组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真空气源吸附指令,并解析出所述真空气源吸附指令中的真空信号。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真空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真空模块、所述第二真空模块以及所述第三真空模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真空模块、第二真空模块以及第三真空模块,实现真空气源吸附系统的单独控制;另外,当任一真空模块出现异常时,通过其他的真空模块来实现真空供应,进一步避免真空模块出现异常时无真空输出的现象,而采用三个真空模块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因单独的真空输出的不稳定现象;各真空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实现独立控制,各真空模块之间构建彼此相对固定、且能够相互顶替的供气关系,进一步提升真空气源吸附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真空气源吸附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真空模块的结构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真空模块的结构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真空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真空气源吸附系统的原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各真空泵电气控制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4]第一真空模块100第四截止阀组件240第二真空模块200第三真空泵310第三真空模块300第五截止阀组件320控制模块400第一截止阀131第十二截止阀500第二截止阀132前机身站600第三截止阀141中后机身站700第四截止阀142第一真空泵110第五截止阀231第一真空缓冲罐120第六截止阀232第一截止阀组件130第七截止阀241第二截止阀组件140第八截止阀242第二真空泵210第九截止阀321第二真空缓冲罐220第十截止阀322第三截止阀组件230第十一截止阀323
[00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
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真空气源吸附系统,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真空模块100、第二真空模块200以及第三真空模块300,所述第一真空模块100与前机身站600相连接、且用于为所述前机身站600提供真空控制,所述第二真空模块200与所述中后机身站700相连接、且用于为所述中后机身站700提供真空控制,所述第三真空模块300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模块100和所述第二真空模块200相连接,所述真空气源吸附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400,所述控制模块40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真空模块100、所述第二真空模块200以及所述第三真空模块300。
[0030]可以理解的,通过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真空模块100、第二真空模块200以及第三真空模块300,实现真空气源吸附系统的单独控制,还能够通过三个真空模块有效避免因单独的真空输出的不稳定现象。
[0031]当任一真空模块出现异常时,通过其他的真空模块来实现真空供应,进一步避免真空模块出现异常时无真空输出的现象;控制模块400对各真空模块实现独立控制,使得各真空模块之间构建彼此相对固定、且能够相互顶替的供气关系,进一步提升真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气源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真空模块、第二真空模块以及第三真空模块,所述第一真空模块与前机身站相连接、且用于为所述前机身站提供真空控制,所述第二真空模块与中后机身站相连接、且用于为中后机身站提供真空控制,所述第三真空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模块和所述第二真空模块相连接,所述真空气源吸附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真空模块、所述第二真空模块以及所述第三真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源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模块包括第一真空泵以及第一真空缓冲罐,所述第一真空缓冲罐设于所述前机身站与所述第一真空泵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气源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模块还包括第一截止阀组件以及第二截止阀组件,所述第一截止阀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泵和所述第一真空缓冲罐,所述第二截止阀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真空缓冲罐和所述前机身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气源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真空模块包括第二真空泵以及第二真空缓冲罐,所述第二真空缓冲罐设于所述中后机身站与所述第二真空泵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付慧桥汪静李斌周广涛易朝辉刘雄武杨晨睿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商用飞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